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记忆 > 中国正能量网 | 青春壮歌 铁血荣光——新四军几位年轻英烈速写

中国正能量网 | 青春壮歌 铁血荣光——新四军几位年轻英烈速写

2024年04月02日 09:39:08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访问量:912 作者:朱冬生

图①:王海纹烈士;图②:李增援烈士;图③:郭猛烈士;图④:陈发鸿烈士。新四军纪念馆供图

有这样一种精神,永远刻骨铭心;有这样一段历史,必定终身铭记。

在新四军纪念馆里,虽然没有生死相搏的枪林弹雨,但仍能感受到金戈铁马、刀枪撞击的铿锵;虽然没有两军对阵的战火弥漫,但仍能感受到抗日杀敌、决胜千里的谋略较量。在这里,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先进政党的形象,一支英勇作战人民军队的形象,更加清晰。纪念馆中展示了新四军将士们的智慧、勇敢、壮烈,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铁军精神。

1937年10月,新四军在抗日烽火中诞生;1941年1月,国共合作中的国民党顽固派把屠刀砍向了坚定抗日的新四军;20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自此,新四军担负起华中地区的抗日重任。

黄海之滨,暖阳洒在苏北大地上,苍茫辽阔间彰显着历史的厚重。蔚蓝天空下,坐落于盐城市建军东路上的新四军纪念馆巍然矗立。

展厅里,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模拟场景,展现了新四军浴火重生、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本文以几位年轻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为线索,追寻新四军辉煌的战斗历程,感悟新四军英烈的铁血荣光。

王海纹:青春芳华展风采

新四军纪念馆里有一个特别的展柜,柜中陈列着一件灰白色绸布花旗袍、一只镶嵌着烈士肖像的银戒指和一张烈士证书。在这些文物背后,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些物品曾属于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戏剧系学生王海纹。读书期间,王海纹在姐姐、中共地下党员俞启英的影响下走出校门,参加社会活动,并逐步展现出戏剧才华。

王海纹的父亲是一位爱国的正直律师,坚持抗日救国的信念,支持共产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同情因参加抗日活动而受迫害的学生,是“七君子”事件的出庭辩护律师。她的母亲在淞沪抗战期间,为了支援前线,赶制救护急需的病号服和绷带。王海纹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自然也受到熏陶。

1941年,日伪军发动夏季大规模“扫荡”。王海纹随新四军向盐城西北方向转移,途经北秦庄时,遭到日伪军的袭击,不幸牺牲,年仅17岁。

李增援:《黄桥烧饼歌》词作者

提起黄桥烧饼,人们定会想起它的香甜,定会想起传唱大江南北的《黄桥烧饼歌》: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李增援。

1937年,李增援在武汉参加了正在筹建中的新四军。1940年,黄桥战役中,当地民众拥护新四军,积极支援前线。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运子弹、抬伤员,成群结队地把美味的黄桥烧饼送上前线,慰劳新四军,情景十分动人。李增援目睹这一切后非常激动,完成了《黄桥烧饼歌》的歌词。这首歌的歌词从黄桥烧饼入手,歌颂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揭示了我军取得胜利的根源。

1941年,李增援在医院里为掩护重伤员撤退英勇牺牲,时年28岁。

一门三烈士:为信仰慷慨牺牲

镇江自古英才辈出。在革命战争年代,杨瑞年、杨青年和杨华年 “一门三烈士”,是这座英雄城市的骄傲。

1937年初冬,杨瑞年与杨青年姐妹二人北上寻求报国之路。妹妹杨青年参加了新四军,大姐杨瑞年参加了八路军第115师学兵队。1938年,杨瑞年在学兵队结业之后,与70余名学员奉调南下参加新四军,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初,17岁的弟弟杨华年在姐姐的召唤下,背起行装来到泾县云岭参加了新四军。

皖南事变爆发后,杨瑞年和杨华年被敌军所俘,后双双就义。

当姐姐和弟弟英勇牺牲的时候,远在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杨青年正朝气蓬勃地战斗在抗日第一线。抗战胜利后,杨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又投入反对国民党挑起内战的斗争中,直到在解放战争中牺牲。

林心平:赤胆忠心女英雄

1936年,林心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她被调往中共中央长江局工作。

1940年,国民党军第40师特务营进驻我游击区中心,对抗日游击队造成很大影响。于是,林心平奉命扮成失学青年投军到特务营。她教战士们识字、唱歌,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很快就摸清了特务营的实力和活动规律。最终,在林心平的帮助下,我军里应外合,不费一枪一弹,未伤一人,将特务营全部编入抗日游击队。林心平“虎胆英雄”之名因此远扬。

1942年,林心平在江苏儒林镇就医。殊不知,医铺当家人见利忘义,向敌人举报。随后,敌人包围了医铺。林心平躺在床上,听到枪响,立刻起身抽出枕头下的手枪,一边进行反击,一边迅速点火焚烧随身带的文件。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

在狱中,敌人对她实施了惨无人道的酷刑,但未从她嘴中撬出半分有用的消息。气急败坏的敌人,在江苏宜兴将她杀害。

郭猛:战斗猛如虎

1929年,郭猛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他率部在江西石灰桥战斗中,不幸右手受伤致残,被转移到青原山红一方面军卫生部总医院休养。

1938年,在卫岗一战中,郭猛率部击毙日军30余人。1941年,日伪军向盐城地区发动大“扫荡”。郭猛率部驰援,并在唐刘河畔地区迎击敌军。不料,他到前沿阵地查看敌情时,不幸中弹负伤,因伤势过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8岁。郭猛牺牲后,当地人民为怀念他的英勇功绩,将他牺牲时所在的护东乡改名为郭猛乡。

陈发鸿:不惧生死的“虎将”

1935年,刚满20岁的陈发鸿毅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0年,陈发鸿随八路军第5纵队东进苏北。皖南事变后,第5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陈发鸿曾任第3师第22团团长。陈发鸿领导的第22团,战斗力强,作战英勇,在新四军第3师中号称“虎团”。陈发鸿则被黄克诚誉为“虎将”。

1944年10月,苏北地区军民向日伪军展开攻势作战。陈发鸿指挥部队,攻下多个炮楼。但是,盘踞在合德的侵华日军仍死守据点,依仗坚固的工事,拒不投降。我军围困两天后,再度发起总攻。陈发鸿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激战中不幸中弹。陈发鸿深知自己伤势严重,但还是鼓励在一旁垂泪的同志们。当天,年仅29岁的陈发鸿终因伤势过重,光荣殉国。

徐佳标:以身堵枪眼

徐佳标是舍身堵枪眼牺牲的烈士。

1943年,徐佳标参加新四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盘踞在淮阴、淮安两城的日伪军拒绝向我抗日武装投降,新四军军部遂决定发起两淮战役。这是一场极为艰巨的攻坚战,也是徐佳标所在特务团成立以后遇到的第一场攻坚战。

9月6日下午,第10旅等部对淮阴守军发起总攻击。当时,最壮烈的战斗场景发生在城南门。在进攻淮阴南门时,特务团突击连战士在火力掩护下迅速越过护城河抵达城墙脚下,将强攻云梯架到城墙上。徐佳标背插红旗,快速攀梯而上。守城敌人集中火力向他射击,竭力阻止他登上城墙。

徐佳标双手紧紧攀住城垛不放,想抬起右腿翻身上城墙,但此时他两腿已受伤、鲜血直流,根本不听使唤,云梯也被敌人炸断,整个人就高高悬在城墙上。就在这危急时刻,徐佳标发现自己右侧城墙上一处暗堡内的机枪又响起来,封锁住护城河上的木桥,阻碍我军后续部队靠近城墙。看到战友倒在敌人枪口下,徐佳标使出最后力气,双手死死抓住城垛,艰难地将身体往右挪动,最终将自己的身体堵在敌人枪口上。随即,我军后续部队迅速通过木桥,攻上城头。徐佳标当时年仅19岁。牺牲时,他上身伏在城墙边上,双手紧紧抓住城垛,身体上布满弹孔。

无名烈士:舍身炸碉堡

1941年7月,日寇侵驻苏北裕华镇,妄图以此为据点,封锁抗日民主根据地南北交通,遏制和破坏苏中和苏北的抗日斗争。新四军军部决定围歼裕华镇之敌,拔掉这个插在根据地内的“钉子”。

但敌人的防御工事构筑得十分坚固,其主堡为钢筋水泥结构,居高临下,视野开阔。除主堡外,还建有瞭望台、暗堡、交通壕、铁丝网等,再加上武器精良,我军要拔掉这个“钉子”相当困难。

8月,总攻开始后,敌堡淹没在一片烈火浓烟中。我军敢死队员一跃而上,越过壕沟、铁丝网,一下冲到敌堡门前,拉响了成捆的手榴弹,敌堡主门被炸开。这时,我军的两位英雄闪身钻进碉堡,拉响了手榴弹,敌人的机枪顿时成了哑巴。战士们一齐冲进敌堡。敌堡内,没有被炸死的鬼子作垂死挣扎,与我军展开肉搏战。经过血战,敌尸累累,横七竖八地躺在阵地上。

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位舍身炸碉堡的英雄,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在新四军的战斗征程中,牺牲将士数以万计,他们中有叶挺、项英、周子昆、袁国平、彭雪枫、罗炳辉等高级将领,还有更多不知姓名的烈士。他们没有能够亲耳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隆隆礼炮声,也没有能够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授衔和授勋,甚至没有留下照片和姓名,但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用生命铸就了铁血军魂。

烈士纪念碑前,火焰在持续燃烧,象征着牺牲的新四军将士在人民心中永生!

图片制作:王鹏企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