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宣资讯 > 中国正能量网 | 历代名家画兔,祝大家兔年大吉!

中国正能量网 | 历代名家画兔,祝大家兔年大吉!

2023年01月31日 17:50:22 来源:中文宣三百 访问量:343

今年是农历癸卯兔年,兔子温暖可爱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是祥瑞生灵的使者,瑞兽榜单的首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留有生肖兔的影子,人们也早已将兔的形象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赋予无数美好寄愿。


《淮南子》中有这样的记载,月中有桂树,果实每年四五月后飘落人间。因玉兔是月中仙童,所以人们常将兔子隐于桂树丛中,先找到的,会有“蟾宫折桂”的祥兆。


清 沈铨 雪中游兔图 立轴 绢本淡设色 230.5×131.7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清 沈铨 双兔


沈铨(1682—1760),字衡之,号南苹,浙江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一作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少时家贫,随父学扎纸花。20岁左右,从事绘画,并以此为生。其画远师黄筌画派,近承明代吕纪,工写花卉翎毛、走兽,以精密妍丽见长,也擅长画仕女。创“南苹派”写生画,深受日人推崇,被称为“舶来画家第一”。


清 冷枚 梧桐双兔图 绢本没色 176.2×9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冷枚,清代宫廷画家,大约生于1669年,卒于1742年。字吉臣,号金门画史,山东胶州人,焦秉贞弟子。善画人物、界画,尤精仕女。所画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色彩韶秀,其画法兼工带写,点缀屋宇器皿,笔极精细,亦生动有致。


明 张路 苍鹰逐兔图 绢本设色 158×9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张路(1464-1538),字天驰,号平山,仅以字行于世,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明代著名画家,擅山水、人物,行笔劲峻顿挫,力可扛鼎。少年聪慧,见吴道子、戴进所画人物,临摹肖其神,以画成名,是明代追随戴进、吴伟的重要浙派画家,在人物上师法吴伟,但秀逸不足,狂放过之,山水上有戴进的风致。张路的绘画艺术很受世人赞誉,明朝詹景风就盛赞他“足当名家”。


明 徐霖 菊石野兔图 绢本设色 纵160×52cm 故宫博物院藏


徐霖(1462-1538),明代画家。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明成化至嘉靖年间。字子仁,号九峰道人,江苏苏州人,家南京。九岁作大书,操笔成体,正书出入欧、颜,后转师赵孟頫,笔力遒劲。旁及篆刻,印文章法,擅画山水、花卉、松竹、蕉石,皆奕奕有致。


清 蒋溥 月中桂兔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蒋溥(1708—1761年),大学士蒋廷锡长子,字质甫,号恒轩,江苏常熟人,清朝大臣,画家,善画花卉,深得家传。雍正八年二甲第一名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性情宽厚而警敏,任职后,精心奉职,勤于政事,是乾隆时期的重臣,亦是蒋派花鸟画艺术的重要代表。蒋溥与其父蒋廷锡一样,皆居高官而擅画,且都得皇帝御赏,父子同贵,一时称为荣宠。乾隆二十六年(1761)四月,病逝于任上。乾隆皇帝亲临祭奠,加赠太子太保,谥曰文恪,入祀贤良祠。


明 朱瞻基 御临黄筌花鸟卷


明宣宗 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 —1435年1月31日),号长春真人,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书画家,年号“宣德”。


明宣宗在书画方面极有造诣,翰墨图书,极为精致。“点墨写生,遂与宣和(宋徽宗)争胜”,书法能于圆熟之外见遒劲。工于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曾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刘奎龄《双兔》


刘奎龄《双兔》


刘奎龄(1885─1967)字耀辰,号蝶隐,自署种墨草庐主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开派巨匠,动物画一代宗师,被誉为“全能画家”,能工善写,擅长动物、植物、人物画及山水画,他描摹的动物种类之多,范围之广至今无人可追。


齐白石《丹桂双兔》


齐白石《双兔》


齐白石喜欢画画,在青年时代就已经如痴如醉。他画画注重作品的真实性,所以他十分喜欢观察生活,也依靠生活中的感受和经验来创作作品。他喜欢创作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虾,蟹,花都成了他笔下的创作对象。在这些动物中,齐白石对兔子的感情颇为独特!


齐白石为了画好兔子,曾亲自养了数只黑白兔子,常常仔细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性,以及细微动作。在观察的基础上,他创作出了一批精彩传神的兔子画,一时吸引慕名而来的人,成群结队来上门“买兔”!


徐悲鸿《双兔》


一白一黑两只兔子,互相映衬,和浅色的草地形成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很传统的西方绘画表现手法。


徐悲鸿《双兔》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笔下的《十二生肖图》,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徐悲鸿是近代动物画的高手,为突显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创作手法随之变化。



END


责编:朋天岳

监制:魏良鹏



扫码关注

传承华夏文明

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中文宣服务热线

400-0027-300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