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长期以来坚持科普宣传报道,与科学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读者中有着深远影响。前不久,光明网承接了中国科协科普信息化项目,直接促成了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的诞生。
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李象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渝生、中国科学院文联主席郭曰方担任科普专家委员会顾问。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担任主任委员,张碧涌、周德进、赵致真、徐九武担任副主任委员。方舟子、 洪定一、朱克勤、朱进、许英、张云泉、夏欣、金振蓉、孙明泉、杨谷等担任专家委员会委员。
王渝生说,科普乃“姓科名普”,科普之“科”来源有两个,科学家和媒体;科普之“普”也应有两层含义,即内容的普及和人群的普及。郭曰方认为, 科普就是把科技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语言诠释出来。过去一些科普作品有知识性而无趣味性,老百姓并不喜欢。好的东西一定要学会包装,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通过新老媒体的各种载体,把科学的精神、思想、道理都作为重要的科普内容传播出去。“从我搞嫦娥奔月工程的经历来看,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科研一定要获得大家的理解,理解就是最大的支持。”欧阳自远院士说,“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就是巨大的推动力,它推着我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投身科普。”洪定一直言,科普工作者要敢于发声,科普要护国、护民、兴业。李象益表示,光明日报在科技和科普报道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和强大影响,应当在科普事业的理论高度发挥引领作用。 陆先高说,在“互联网+”的时代,科普的时代背景、表现形式、传播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光明日报这张老报纸,并没有在互联网大潮中褪色,反而愈加充满 活力和创造力,这是媒体融合的力量。
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在总结发言时指出,广大读者对科学的崇尚、对专家的尊重程度越来越高,光明日报没有理由缺席时代大潮。光明日报提出办报智库化的理念,组建与智库相关的机构,如今天成立的科普专家委员会,就是要为中国的智库、智者搭建一个平台,成为科学思想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力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单位的科普工作负责人参加了今天的成立仪式。(更多报道见光明网科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