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露天电影,北京胡同的老百姓很有些感情。
记得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胡同里的空场儿、小学校的操场经常放映露天电影。那时候,我们这些孩子们一听说晚上要演电影,高兴得不得了。放学回家后,马上催母亲快点做饭,自己也抓紧时间把作业写完,准备晚上踏踏实实地去看场电影。
那时候演电影就在我们家附近。我们家住在东城的报房胡同,在那条胡同里有两个小学校,一个是报房胡同小学,另一个是灯市口小学。学校里的大操场,正是放电影的好地方。露天电影一般安排在夏天的晚上,人们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手里扇着扇子,边看电影边乘凉,十分惬意。
看电影本身已让人很兴奋,但开演前的时光,更让人高兴。
最先知道要演电影消息的,当然是胡同里的孩子们。哪一天演、演什么片子、有没有“加片”(指电影开演前加映的短片),都打听得清清楚楚。从知道消息那会儿起,一直到开演那天,电影便成了这段时间里的主要话题。片子看过没看过?有没有意思?开头如何?结尾怎样?大人、小孩说个没完。
到了开演那天,更热闹了。一张大海报在小学校门口贴了出来,上面写着:“今晚上映:铁道游击队(有加片),票价:每张5分。”一个叫“胖子”的中年人在门前吆喝着卖票:“看电影喽,铁道游击队!”临近傍晚时分,门前的人就多了起来。早早吃罢晚饭的人们,拿着小板凳、小马扎,手里扇着扇子,有的还带上一杯水,相互招呼着往小学校走。
在操场一端的两棵大树间,挂着一大块白底黑边的幕布,大喇叭里播放着音乐,放映机早已安好。我们这些孩子对那装胶片的两个大转盘很感兴趣,围着那演电影的师傅看他不断地调试。那两个大转盘,一高一低,很有些气势。
已经进场的人们,按照次序一排排坐好后闲聊着。有的孩子拿着好几个小板凳“占地”,看见人来了大声叫喊着:“在这儿呢,快来啊!”乐曲声、招呼声、说话声,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
天色渐暗,音乐嘎然而止,人们一下子静了下来。一束光柱从放映机射了出来,随后银幕上出现文字。“加片”演完后,正式的电影开始了。银幕上片名一出现,全场几乎都念出声来:“铁道游击队”。随着音乐,看着刘洪等游击队员的身影,人们完全融入到电影里去了。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演完了,人们既感满足,又不很情愿地站了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议论着。
电影在那个时候是人们的主要娱乐形式。无论男女老少,人们大都爱看电影、喜欢电影;而电影给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那时候,我们这些10来岁的孩子可看了不少的电影,如《平原游击队》、《扑不灭的火焰》、《翠岗红旗》、《海鹰》、《赤锋号》、《无名岛》等等。这些电影使孩子们了解了过去,知道了历史,特别是里面的人物形象,更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今后的成长很有益处。现在五六十岁的人,回忆起此事,大都深有感触。
人们喜欢看电影,还在于那看电影时的氛围。街坊四邻汇聚一堂,男女老少有说有笑,大家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孩子们跑来跑去,追逐嘻笑,首先是一乐。而大爷、大叔、大妈、大婶碰到一块儿,说说话,聊聊天,也是难得清闲。住在一条胡同的人们,低头不见抬头见,脸儿熟,自不待言,但聚在一起悠闲自在地相互交流,得以滋润,却是很可贵的。现在人们的娱乐形式变了,在家里看电视、看光盘,玩手机,较之过去几个星期才看一次露天电影的情形,当然是丰富得多了。但人们也隐然感觉到,人们共处一堂时的欢乐好像没了,相互间的联系似乎少了,情感也有些淡了。时下的人们怀念那露天电影,恐怕其中一个缘由就在于此吧。(刘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