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
我宣布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比肩而立的地位,得以世界性确认。
五千年华夏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不断流的文明。
今天的故宫,也不再是帝国王朝的象征,而更像一把开启传统文化的密钥。现代元素的融入,使绵延不绝的古老文明焕发时代光彩。
打开手机,就能欣赏千年的文物珍品。
这座600多年的紫禁城、90多岁的博物院,如此鲜活地走进现代生活。
走出故宫,北京的大街小巷里,中国的广袤土地上,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在美美与共中开枝散叶,在交流互鉴中蓬勃发展——亘古亘今,亦旧亦新,构成今天中国人的生活场景,标示未来发展的风向……
今天的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宽广的胸怀,创造自己的文化,书写时代的故事,铸造打动人心的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
【同期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福州的三坊七巷,文气氤氲。深邃悠远的古巷,凝固了几个世纪的时光和记忆,巷子尽头高楼林立,这里依然古风犹存。
三坊七巷,兴建于晋、唐,被誉为福州的历史文化之心。近代以来,从这里走出去的,有变法先驱、革命先烈、文化大师……这里的建筑,当然不是普通的老宅旧居,它们见证了大变局中的抗争求索,沉淀下一个民族深沉的思索……
然而,刺眼的“拆”字,却曾被写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故居上。
【采访:林觉民纪念馆首任馆长 李厚威】
这成了笑话,一边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碑,后面就写一个大大的“拆”,要拆掉这个文物,那不是自相矛盾吗?
消息很快传到当时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那里。1991年3月10日下午,习近平在林觉民故居亲自主持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他表示: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们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不久,林觉民故居修缮工程启动,并于当年11月9号、即辛亥革命福州光复80周年纪念日竣工,辛亥革命纪念馆也于同日开放。
【采访:林觉民纪念馆首任馆长 李厚威】
开放以后,一位来自台湾花莲的老先生说,我看了这个展览,他伸出大拇指,共产党办了一件大好事。
一位市委书记的果断决策,保住了三坊七巷。
在《福州古厝·序》中,习近平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激发文化的精神力量,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
【采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辛鸣】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样子?最深层的原因在文化。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最深层、最基础、最可依靠的力量,是深深根植在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中的精神血脉,我们称之为文化DNA(基因)。
【同期声】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句诗,来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这样一个历史性场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以诗抒怀、以梅言志,昭示大国大党的自信与定力,也让人看到他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几千年来精神脉搏的共鸣。
与梅花一样,竹子在中国也是一种高度精神化的植物。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引用过赞美竹子的诗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引用这首郑板桥的诗,勉励领导干部关切民生、倾听民意。
从梅花到竹子,从不慕虚名到仁政爱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屡屡引经据典,用中国传统经典阐释当代的“中国经验”,以中国悠久文化筑基今天的“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一种独特风格。《习近平用典》一书,汇集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很多古典名句。
【采访:人民日报评论员 张铁】
这些古代的典故,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变成了我们走向未来、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的为官做人之道。
无论是尧鼓舜木,还是“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无论是子产不毁乡校,还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崇德重民、民为邦本的仁政思想,一直是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理想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思想,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从深藏厚积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提取思想精华,使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在当代中国获得创新性发展,从而大大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内涵,成就了新时代人民情怀的深沉、壮阔和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