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自古就有“猴祖”起源的说法。十二生肖中,猴一直被视为灵性的象征。古籍《白虎通》有云,“猴,候也”,加之“申猴”排行第九,系阳数中最大的数字,寓意一言九鼎、九五之尊,又为“猴”平添了几分贵族的象征。
历代文人关于猴文化的解读和创作比比皆是,源远流长。日前猴年春晚吉祥物“康康”的发布再度引发大讨论。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李彩萍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了她眼中的“吉祥物”。
“猴寓意”:灵猴献瑞寓封侯
生肖猴具有很多喜庆的特征:第一,猴子的社会组织基本上与人相通,猴与人类最接近,在形貌生理上有亲缘关系。第二,猴是吉祥喜庆的代表,在民间故事中有很多种称法,如灵猴、金猴献瑞等,一个猴骑在马背上寓意马上封侯、老猴背着小猴,寓意辈辈封侯。第三,猴子聪明灵巧有智慧,这在很多民间故事中有记载,比如《狐狸、猴子、兔子》的故事。第四,《西游记》为猴子增加了自由、正义、重情的品质。
与猴有关的民间俗语也是数不胜数,比如反应猴儿急的:猴子唱大戏—忙手忙脚、猴子的屁股—坐不住、猴子耍大刀—乱砍;表现猴儿精的: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反应猴儿相的:猴子背着手走—装人相。还有一些成语:猴子说话—不知轻重、猴儿戴手套—毛手毛脚、心猿意马等。
“猴起源”:猴虎自古一家亲
从考古和文献记载的角度出发,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十二生肖。1975年,湖北云梦县出土的竹简《日书》, 其中记载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它记载的十二生肖是有鹿的,并不完全跟现在的一样。到了两汉时期,已有和我们现在十二生 肖完全一致的文献记载。十二生肖在西汉比较完备,到南北朝运用的比较普遍和广泛,后沿用到今天。
从神话传说的角度,猴生肖是怎么产生的呢?“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传说故事中,猴子与老虎是邻居,猴子某次从猎人的枪下救了老虎,玉皇大帝选生肖,猴子求老虎帮忙说情,终于成为了生肖一员,这是一个传说。
实际上猴成为生肖与古老的天文学和动物崇拜息息相关,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下午的三时至五时为申时,是猴子最活跃的时间,猴生肖与十二地支的“申”搭配。
“猴民俗”:多灵式信仰崇拜
民间信仰没有统一的神系、固定的组织和统一的教义,属于多神信仰和多灵信仰。猴崇拜与民间信仰关系很大。第 一种是猴祖崇拜,认为猴创造和孕育了人类祖先。第二种是生殖崇拜,比如在陕西、山西等地,每逢姑娘出嫁,姐姐会缝制布艺猴子压在箱底随姑娘一起出嫁。第三 种是辟邪纳吉,用猴子辟邪在汉代的画像砖中就有所体现,农村地区家门口的栓马桩上雕刻有猴子,河南地区的渡船上会刻一只小猴子,寓意出行顺利。第四种是寓 意吉祥,比如马上封侯等。
“猿猴抢婚”的传说也体现了动物崇拜和人兽分开的观念,和早期婚姻制度中的掠夺婚有关。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对姑嫂比勤快,约定第二天谁早下到 耕地里就算赢,被猴子听到了。第二天,小姑起的比较早,坐在石碾子上等嫂子,被猴子蒙住眼睛抢走了,数年失联。直到有一天喜鹊看到了这个姑娘,牵线搭桥告 诉小姑家人救回小姑。猴子很生气,跑到家中闹,整日坐在石板上要人。于是小姑的哥哥把磨盘烧红,不知情的猴子坐了上去,毛发尽脱,猴屁股从此变红了。
“猴文学”:孙悟空是个“混血儿”
大多数人从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中了解美猴王,人们喜爱美猴王的形象,喜爱它的自由、正义、重情重义。孙 悟空天不怕地不怕,闯东海龙王宫、大闹天宫,这其中寄予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三打白骨精一回中,孙悟空用火眼金睛识破妖魔鬼怪,坚持正义。护送唐僧取经的 时候,孙悟空不计较唐僧的误解、责难和曲解,是一只有情有义的猴子。
《西游记》成书在明代,但其实在明代之前,唐代、元代都有关于孙悟空的描写,只不过明代的吴承恩使内容更丰富,使孙悟空高度统一了猴性、人性、神性。
对孙悟空原型的说法目前不尽相同,一种说法认为孙悟空是国粹,是在中国传统猴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山海经》关于大禹治水故事中提到的妖怪无支祁 是孙悟空的原型。第二种是“外来说”,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是印度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第三种说法认为孙悟空是“混血猴”,融无支祁和哈奴 曼于一身。
很多史料书籍都在争论孙悟空到底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其中“混血说”较为适宜。但是如果没有本土的猴文化奠基,外来的孙行者也难以渗透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猴今生”:我眼中的吉祥物
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了韩美林关于猴年吉祥物康康的设计,我认为做吉祥物不能离开传统,尤其是十二生肖拥有几千年的历史。鬃人属于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认为用一套鬃人“盘中戏”作为晚会吉祥物或者展览是很好的。
传统文化不仅要靠专业工作人员去传承,更多需要我们年轻人去传承,而传承的根基离不开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里的元素去挖掘、去设计,在传统的基础上去结合现代元素,这样就不会太离谱。
注:鬃人是北京传统手工艺品,始创于清朝末年。北京鬃人是受皮影戏和京剧影响而产生的,人物造型的身高一般约9-16厘米,制作精细,也被称为“铜盘人”或“盘中好戏”。
(光明网记者 韩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