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一座位于江西赣州东部有着悠久历史的客家小城,90多年前,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史选择了于都,长征使这座小城闻名遐迩。
第一次知道于都,源自一首歌——《十送红军》。“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这首歌在激昂婉转的旋律中饱含深情,生动还原了当年中央苏区的百姓与红军依依惜别的情景,也把我的思绪带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于都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26年11月,于都第一个党组织建立。1930年4月,于都县苏维埃政府成立。长征前夕,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等机关都设在于都县城。于都曾被陈毅赞誉为“赣南最红的地方”。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0月上中旬,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政府等领导机关及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宁化等地陆续进抵于都县域,进行集结休整待命与兵员、粮款、武器弹药的补充。17日至20日,中央领导机关及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先后从于都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梓山的山峰坝,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靖石的渔翁埠等8个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据有关资料统计,红军在于都集结休整期间,仅有30万人的于都城,收留了6000多名红军伤员,7000多人报名参军。为保障红军能够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倾其所有,组织了上万劳力,汇集了800多条木船,最终在于都河约30公里的河段上架起了5座横跨600多米宽水面的浮桥。周恩来在离开于都时满怀深情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参加长征的于都籍红军战士有1.7万多人,其中1.3万余人牺牲在长征途中。于都人民的革命精神,真让人敬佩感怀!
第一次深入了解于都,是我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接待前来培训学习的一位于都学员时谈到的一个话题——客家文化。我祖籍原本在山西,祖辈在元末明初时从山西移民到河南,后又移民到了湖北。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也算一个客家人。
于都,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居住,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因北有雩山,取名雩都,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江西最早建县的18个县和赣南最早建县的3个县之一。因所辖地域含今宁都、石城、安远、瑞金、会昌、寻乌诸县,故有“六县之母”之称,曾是赣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特别是因其地处南北要冲,贡江(于都河)穿境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一直都是北方中原人躲避战祸南下闽粤的必经之地。1957年,雩都县改名为于都县。千百年来,南迁的客家人与当地人和睦共处,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至今,于都在方言、饮食、民间文化等方面仍保留着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客家人的传统器乐唢呐“公婆吹”和民间舞蹈茶篮灯舞、珍珠粉制作技艺、客家擂茶等都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接待的学员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客家人。攀谈中,我了解到全球有9000多万客家人,赣南就有900多万,而拥有100多万人口的于都则是全球人口最多的纯客县。新中国成立后,从于都走出来的开国将军有16位,他们是客家人的骄傲!于都,真是一个文化厚重的地方!
第一次真正走进于都,是去江西调研学习期间。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我们从河南驱车到了赣南,在当地朋友的引导下,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终于见到了当年中央红军渡过的那条于都河。
还未到地方,就远远看到河边前方有一座高大的船帆状石碑,上面雕刻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几个大字清晰可见。站在河畔渡口,望着静静流淌的于都河,当年红军渡河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心中不禁涌起对先烈的无限敬仰。于都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将永载史册。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于都考察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全中国人民也要不忘初心,不忘我们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忘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们苏区的父老乡亲们”。
傍晚时,我再次来到于都河边。迎着清冽的江风,我仿佛听到了那首动人心弦的歌曲:“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首歌出自陆定一创作的《长征歌》,亦是当年红军夜渡于都河、踏上长征路的生动写照。革命前辈的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于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于都作为一座英雄城市,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历史赋予了于都无限的荣光,先烈们一往无前的精神也将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