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物种之一,也是我国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其栖息地是宝贵的世界自然遗产。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大熊猫的保护及繁育工作,先后成立了卧龙、王朗等数十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及相关研究机构。特别是成立于1983年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扎根卧龙,围绕大熊猫的繁育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先后建立了卧龙、都江堰、雅安碧峰峡三个基地,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世界一流的大熊猫科研与自然保护教育基地。前不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经过评估后宣布,将大熊猫移出“濒危物种”名单,变为“易危物种”,就充分证明了中国保护大熊猫所取得的成效。
四川雅安,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悉心照料2015年新生的大熊猫宝宝。该中心2015年共繁育大熊猫17胎26仔,成活23仔,种群数量达到218只,创历史新高。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退耕还竹”提供充沛食物
作为我国首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基地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乐土。根据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统计,1974年有145只野生大熊猫生活在卧龙,约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10%;截至2015年底,该处圈养大熊猫数量已达218只,拥有全球最大圈养大熊猫种群。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基地主任张贵权介绍,今年圈养大熊猫繁育配种任务已完成近一半,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大熊猫繁殖已进入高峰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繁衍生息的必备条件。15年前,四川卧龙农民陈应军与当地政府签订了一份合同,将此前种植土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河滩地改种大熊猫爱吃的竹子,由此逐步摘掉了头上戴了多年的贫困帽子。如今,在当地,像陈应军一样,3000多户农民都与政府签订了这样的合同。当地政府规定,参与“退耕还竹”的家庭,每亩地每年可获得补偿1200元。现在的卧龙周边地区,箭竹、方竹等大熊猫喜爱的食物长满了山野,郁郁葱葱。
作为“大熊猫生态走廊”的重要项目,“退耕还竹”的面积达1200亩,栽种了约24万丛大熊猫的主食竹类。如今,这里以“大熊猫之乡”“野生动植物乐园”闻名于世。
与“强强”的完美“邂逅”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周强拥有12年的大熊猫喂养经验,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与大熊猫“强强”的那次完美“邂逅”。据周强回忆,2005年8月1日,有人在四川平武县发现了一只年龄约20岁的野生大熊猫,“两只后腿均严重骨折,由于伤势过重,双腿无法保留,只得立即进行截肢手术”。截肢后的大熊猫无法行走,毛色暗沉无光,精神也极度萎靡,大家都认为“它不久以后就会因为体弱而死去”。
然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却鼓励大家:“既然它来了,这里就是它的家。不管怎样,我们都要让它坚强、快乐地活下去。”后来,经过周强等人的细心照料,大熊猫“强强”开始进食了,手术后的腿部伤口也慢慢愈合,并开始进行康复爬行训练。
一个多月后,“强强”的后肢已经能够配合前肢慢慢地协调前进了。随后的几个月,周强和同事们坚持每天给“强强”做腿部肌肉锻炼,陪着它散步,喂它吃东西。如今,“强强”已经恢复了健康,体重增加到95公斤,除了后肢残疾外,和正常的大熊猫没有什么两样。
大熊猫“强强”的抢救成功,是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它不仅为大熊猫保护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以后拯救濒危动物提供了科学数据。
放归野外与“旅居”海外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一浪高过一浪的熊猫热,张和民与许多豪情万丈的大学生一起来到了卧龙。很快,凛冽刺骨的风雪吹散了年轻的狂热。没过多久,分配到卧龙工作的110名大学生就走掉104个,只留下6个。张和民选择留了下来。
通过人工繁育实现野外放归,拯救大熊猫家族使之不在地球上灭绝,是张和民当初从事大熊猫保护和科学研究的理想。据张和民回忆,当年在跟踪野生大熊猫期间,他与另一名同事在树上吊脚帐篷里手持接收器收听大熊猫活动的声音,而树下饥饿的大熊猫却吃光了他们3天的口粮。
这几年,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一直在从事大熊猫的野化放归研究,从2003年开始,先后将“祥祥”“淘淘”“张想”等多只圈养大熊猫成功放归野外。随着圈养大熊猫发情难、配种难、幼崽成活率低等世界性难题的破解,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大熊猫保护与科研的国际野生动物组织、国外科研机构和动物园纷纷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与中国开展科研合作的机会。
截至2014年底,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与9个国家的11个动物园开展了大熊猫科研及公众展示教育合作项目。24只大熊猫“旅居”海外,先后繁育了19仔,成活了12仔。如今,已有10只后代回到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活,“海归”大熊猫“华美”“美生”“泰山”等,就是国际合作的结晶。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2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