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第一天,我罕有地輪休不用上班,這大概是個好兆頭,打工仔無不期盼唔使做有錢收。不過,天底下冇咁大隻蛤乸隨街跳,多勞多得才是正常現象。
新的一年,我期望能保持充沛體力,以應對越來越多的工作;亦期盼每一分付出,都能有所收穫。
年初一,我都會早起,首先是煮一壺紅棗甜茶,家中各人起床後先喝一杯,然後再添杯。然後,開始煮年齋。年齋主料通常有八樣或十樣,取“發”或“十全十美”的好意頭;再煮一煲白飯,配上生菜,新年的第一餐如此清心素口,卻是滋味無窮。
年齋的材料其實不難找,到了年底,雜貨舖或海味店都有現成包裝的,髮菜、紅棗、百合、冬菇、金針、雲耳、粉絲、腐竹是必然組合;主婦們各自再配上蓮子、花生、豆泡、黃芽白、紅蘿蔔、蜜豆、芹菜之類。煮年齋不可放蔥蒜辣椒和動物油脂,卻要放一兩塊南乳,取其肉味,逐一烹煮起來,就是一鍋美味的年齋了。
新年的第一頓飯是要“添”的,外婆說的是“添福添壽添財添運”,其實,面對這樣一鍋美味的年齋,每個人都樂意飯碗一添再添的。
關於年初一食年齋,似乎是南粵五邑地區的習俗,起源為何?大概要花一番工夫去追溯,倒也是一個飲食研究的好題目。時至今日,能堅持煮年齋的家庭,相信亦不多矣。很多傳統習俗的失傳,除了社會結構的轉變,也與家庭形態的轉變有關,是不能強求的。
這個習慣自我有記憶以來,一直這樣度過;即使在最艱難時期,也從不馬虎忽略。這樣的日子,每年只有一次;這樣的齋飯,每年只有一回;從未覺得厭煩、從不敢輕忘。幾十年匆匆而過,幾十個這樣的日子,當中有着多少難以忘懷的記憶!於是,人生也就因着這道年齋而變得滋味悠長。
花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