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资讯 > 赏花带火春季游

赏花带火春季游

2015年03月18日 05:18:0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访问量:531 作者:尹婕

\

  婺源叠翠  王国红摄

  由赏花而衍生出的各地花节活动轮番上阵,成为发展地方旅游经济、打造地方形象的重要选项。赏花经济已成为旅游业发展中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赏花游为何能成为旅游资源中的一匹黑马?对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春天踩着花开的节奏到来,梅花、油菜花、樱花等早春花卉次第盛开。以赏花、踏青等为主题的春季特色旅游项目,带动着春游市场一起升温。目前,江西婺源、广西阳朔、云南罗平、安徽黄山等地成为赏花的热门目的地,迎来春节小长假之后又一个高峰。

  延伸旅游产业链

   中国幅员辽阔,许多城市都有自己富有特色的花卉品种。而提到赏花,江西婺源无疑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地方。去婺源看油菜花是春季旅游里几乎所有旅行社、旅游网站主推的产品,也正是婺源的成功,让各地意识到油菜花不仅作为简单的农作物而存在,赏花也可以形成产业,带来经济效益,且远远高于其本身的价值。据统计,到婺源赏油菜花的单日游客量已突破10万人次,为当地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

  婺源依靠油菜花及徽派建筑打造“写生经济”,吸引众 多旅游、摄影爱好者前往。据婺源县旅游委员会主任葛健介绍,赏油菜花的成功,带动了婺源打造更丰富的旅游产品。“春天的婺源,万亩梯田,油菜花与远山、近水、徽派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独特画卷;夏天的婺源,蓝天、碧水、青山,风景宜人,是青年朋友游玩的天堂;金秋的婺源,大山的碧绿深潭里飘着零星的红黄 树叶,美不胜收;冬天则可到婺源过大年,感受乡村民俗。”

  油菜花的花期在1个月左右,加上游客主要集中在周末,事实上,婺源的接待旺季 并不长,能给当地带来的食宿收益并不高。但是,婺源油菜花声名在外,带动了当地土特产销售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例如婺源+三清山,婺源+景德镇,婺源+黄山等线路都成为春游热门。再如,武汉以樱花闻名,并提出了“赏花经济发展规划”,湖北省旅游局相关人士预计,今年赏花游带动的湖北旅游收入有望超过 千亿元。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徐虹表示,赏花游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已不局限于一季、一地,对于旅游线路产品的整合、上下游产业的带动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赏花更是赏文化

   据介绍,武汉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花期的变化,推出赏梅花、赏郁金香等节庆旅游产品,依靠赏花带动一年多次的旅游消费热点,打造“新花城”。武汉大学旅游发展与营销研究中心主任熊元斌认为,打造花卉城市符合旅游消费的趋势。徐虹也认为,旅游本身就包含着对美的追求,在这一点上,赏花高度契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需求。

  目前,拥有良好生态环境和优美自然景观的地方打造相应的赏花旅游产品,正成为一种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都难以复制婺源油菜花的成功。究其原因,徐虹认为,与其他旅游产品一样,赏花旅游产品需要有相应的文化内涵。“成功的赏花经济,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赏花。”

   以目前国内著名的两大赏花地婺源和武汉为例,前者主打乡村油菜花,后者以武汉大学校内的樱花闻名。但是二者的名气,更多的来源于其本身深厚的文化内涵: 婺源的油菜花海与徽派建筑相映成趣,武汉大学的樱花有大学历史的衬托。“花只是一种媒介,游客更多的是被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所吸引。”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 市管理学院院长吴志军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应该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历史名人及自然景观,将赏花与其特色紧密结合,从而包装出更多丰富的旅游产品。

  踏青难舍是乡愁

  郑板桥在《春词》中写道:“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天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鱼游遍春水,春鸟啼遍春堂……”中国自古便有春游踏青的传统,遍览山川风光、名胜古迹。

  如今,伴随着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进入城市,人们对踏青、亲近自然有着更深切的渴望。网友“巴小兔”这样写道:“春天到了,我想看遍全国各地的花海,那样的蓝天白云下有我少年时的回忆。”

   大约5年前,我去安徽宏村看油菜花,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老人独守乡间,他的子女都出外打工了,老人的邻居是一对年轻夫妻。清晨,年轻夫妻家新磨了豆腐,他们拿瓷碗盛上一块豆腐,在晨光里,豆腐还丝丝冒着热气,他们“笃笃”地叩门,把新磨的豆腐送给老人尝鲜。这个场景是我那段旅行中认为最美的一个。左邻右舍间这种最质朴的交流与关怀是典型的乡村意象,也是乡土中国的标签。在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副主任董志文看来,独特的风土人情是赏花经济能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尹婕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