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宣三百网络拍卖会
《壶中日月·紫砂壶专场》图录
(第83期)
- 拍卖时间 -
2024.3.14 10:00 — 2024.3.17 22:00
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
中文宣三百诚邀您共赴艺术之约,共飨艺术盛宴。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专场参拍)
顾景舟传世紫砂名壶大全套装
Lot001
尺寸(cm):9*17.5(紫泥),7*15(朱泥),8.5*15(黄泥),10*14(黑泥),8*16(朱泥)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后改名为景舟。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川埠乡上袁村,18岁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19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19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
顾景舟曾自创堂号为自怡轩。他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西施壶
Lot002
尺寸(cm):8*13.5(黑泥)
西施壶,顾名思义:应该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这个壶型在紫砂壶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记载的,而且,最早做这个壶型的,当属徐友泉大师。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石瓢壶
Lot003
尺寸(cm):6.5*13.5(紫泥)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石瓢”是紫砂传统经典款式,型态雅致,舒展挺拔,端庄稳重,刚中有劲,敦实调和。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金钟壶
Lot004
尺寸(cm):7*14(红泥)
金钟壶,以其形似古钟而得名,由传统经典造型演变而来,是紫砂壶传统经典造型之一。其型曲中有直,刚中带柔,匀称协调,颇显作者功力。器型仿效古代钟形,壶体、壶嘴、壶把、盖钮皆比例构造和谐,实用功能保证,且具艺术美感。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紫砂壶
Lot005
尺寸(cm):8.5*13(黑泥)
西施壶,顾名思义:应该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这个壶型在紫砂壶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记载的,而且,最早做这个壶型的,当属徐友泉大师。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仿古壶
Lot006
尺寸(cm):8*14(朱泥)
仿古壶最初由清代紫砂巨匠邵大亨所创制,其造型源于古代战场上的鼓,重点在于点、线、面的和谐构筑,与整体气韵的把控,是掌握传统光素器制作的必修课之一。经历代名家大师的巧手创新,仿古壶逐渐演化出多款具有不同特色的器型,被后人不断摹古,久盛不衰。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德钟壶
Lot007
尺寸(cm):7*13(绿泥)
德钟壶是清代紫砂壶。此壶是大亨所创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泥色紫润,系最佳天青泥之呈色。技艺手法的表现已达紫砂传统基础技艺的巅峰。壶身手感极佳,触摸舒服,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季宫廷之繁缛习气。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水平壶
Lot008
尺寸(cm):8.5*14.5(绿泥)
水平壶要在水中保持水平,壶身需要尽量做的小巧轻薄,厚薄均匀,壶嘴和壶把要重量相当,嘴、把、钮三点要在一条线上,不偏不移。
目前市场上的水平壶大多都做不到在水中保持水平,把壶能否在水中保持水平作为判断一把水平壶好坏的标准更是莫名其妙。
壶盖隆起,饱满有张力,底部圈足大小和壶口接近,既是呼应也是对称。
壶身饱满圆润,和圆珠壶钮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壶嘴挺直朝天,行话叫“剑流嘴”,如宝剑出鞘,气势如虹。当茶壶置于茶海中,这种壶嘴可以有效避免壶外的水流入壶内。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六方掇只壶
Lot009
尺寸(cm):7.5*15(朱泥)
这把六方掇只壶,选用原矿紫泥制成,色泽略显红润,很是喜人。壶体以掇只壶式为基底,塑成六方壶。线条自壶钮出发,伸展至饱满的壶盖,蔓延到圆融的壶身,终结于六方加底。方身,耳形壶柄六面构成,实在是方圆结合的经典。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瑞福壶
Lot010
尺寸(cm):7*13(朱泥)
《瑞福》壶,原矿朱泥制壶,原本应当细腻柔和的泥质偏偏颗粒感强烈,收住了大汉的凛风迅猛,扣住了大汉的崇礼中庸,蕴藏了一份别样的坚韧与气魄。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石瓢壶
Lot011
尺寸(cm):7*14.5(黄泥)
石瓢壶此壶型整个壶身呈金字塔形,三边形组成,壶身丰润饱满,由于重心下垂使用很稳当,更具有极大的观赏性,壶嘴的特色在于短小面有力,为直筒形,使出水更加有力量顺畅,壶钮采用牛角造型,使整款壶在简单中多了一份活力,壶盖与壶身严丝密缝使此壶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将军壶
Lot012
尺寸(cm):8.5*15
整款壶壶体敦厚,显得厚重,同时壶腹较大,经典的“将军肚”,称此壶为将军壶再合适不过了。
从神韵上来讲,此壶仍然不是女性壶之秀美,尤其是朱泥明润的泥色,更给人以明快之感,整款壶晶润若玉美丽动人。喜欢的壶友不要错过!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紫砂壶(盖杯)一个
Lot013
尺寸(cm):10*10
盖碗泡茶自由直观,注水的角度与位置,水流的大小力度都随心所欲,观察容易,如茶色、汤色、叶底。并且,在养护上也十分方便。而盖碗冲泡一定程度上减少器皿对茶汤醇度的影响。但茶壶的设计上较为人性化,有把手不会烫手,从操作上讲相对容易。
盖碗更适合节奏稍快的饮用,而茶壶相对来讲节奏就慢了一些。所以盖碗更适合两三知己一起品鉴,茶壶则更适合人多的时候一起饮用。茶壶泡茶人性化,设计有把手,容易拿握,操作相对简单,茶壶泡茶使茶叶和水的接触面积大,利于出汤,完美诠释茶味。茶壶还能带来仪式感,展示茶道艺术。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中国宜兴 紫砂杯(一对)
Lot014
尺寸(cm):高8.5,直径6.5
【其中一只底部有残,不影响使用】
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紫砂材料透气性优良,具有泡茶不易走味,茶叶不易变质的优点,让茶汤更加香醇美味!
平整光滑富有光泽的外形,用的时间越久,把摩的时间越长,它就会发黯然之光。这也是其它质地的陶土无法比拟的。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龙窑柴烧银毫香炉阁盏
Lot015
尺寸(cm):10.5x5.5
作者:潘建信
潘建信,男、汉族、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人,现任潘盏櫃建盏陶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首席工艺师,国家中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建窑建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南平市建窑建盏十佳新秀、南平市优秀工美艺人、南平市第一届工艺美术民间名艺人,师从建盏非遗传承人吴立主师傅学习陶瓷建盏烧制技艺和自我创作建盏,现任潘盏櫃建盏陶瓷有限公司厂长兼技术总监。在阳光下注满清水,凝神静观,那一根根的兔毫,顿时活了起来,小小的盏中,变幻出森林,云海,大洋,甚至还有万马奔腾,千船竞流。这种景象与变化,是任何一种陶咨都无法与之伦比的。这或许也就是免毫盏形制虽然粗朴,却能成为王公贵族十大夫的珍宠,从而登上宫廷大雅之堂的根本原因。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束口流云(复古银油滴盏)
Lot016
尺寸(cm):12.5x6.5
作者:潘建信
潘建信,男、汉族、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人,现任潘盏櫃建盏陶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首席工艺师,国家中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建窑建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南平市建窑建盏十佳新秀、南平市优秀工美艺人、南平市第一届工艺美术民间名艺人,师从建盏非遗传承人吴立主师傅学习陶瓷建盏烧制技艺和自我创作建盏,现任潘盏櫃建盏陶瓷有限公司厂长兼技术总监。在阳光下注满清水,凝神静观,那一根根的兔毫,顿时活了起来,小小的盏中,变幻出森林,云海,大洋,甚至还有万马奔腾,千船竞流。这种景象与变化,是任何一种陶咨都无法与之伦比的。这或许也就是免毫盏形制虽然粗朴,却能成为王公贵族十大夫的珍宠,从而登上宫廷大雅之堂的根本原因。
备注:拍卖照片与实物存在细微环境因素色差。
作品附带中文宣三百拍卖证书。
责编:王文屹
监制:文宣君
中文宣服务热线
400-002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