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记忆 > 中国正能量网 | 绿色宁都的红色传奇

中国正能量网 | 绿色宁都的红色传奇

2023年04月20日 13:55:26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访问量:450 作者:傅 强
原标题:绿色宁都的红色传奇

  仲春的赣南重镇宁都,满眼皆绿。

  一觉醒来,天色微亮,窗外传来鸟叫声。推开窗,一丛丛杜鹃花红红艳艳,开得灿烂若霞、热烈奔放。花香沁人心脾,微凉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薄雾低垂,水汽氤氲,街角屋边的地上能看到青苔留下的深浅不一的绿痕。

  宁都是一片革命热土,是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的指挥中心,曾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

  大山环抱中的宁都县城,草木葱茏,绿意盎然,处处透露出一份沉静通透之美。早饭后,从宁都县城出发,车子很快便进了山,在郁郁葱葱的丘陵矮山间穿行。车窗外,低矮的丘陵上满是树木,青翠欲滴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从小生长在北方的我,对这种青翠欲滴的绿毫无抵抗力。在葱郁茂密的林间,随处可见需要几人才能合抱的红豆杉、香樟等珍贵树种。道路狭窄,山体触手可及。看得久了,竟然生出些许恍惚的感觉。我禁不住想象着,90多年前,在这偏僻的深山中闹革命,会是怎样的一番情状呢?

  到达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时,强烈的阳光已透过微薄的云层,洒在纪念馆的草书大字上,一片金黄。毛泽东同志曾总结道: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驳壳枪、大刀、扎枪,一件件文物无不诉说着红军将士拼死杀敌的壮烈和勇毅,也见证着宁都这片红色沃土与中国革命的血脉关联。

  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里,静静躺着半部无线电台模型。这台机器是我军无线侦察事业的起点。1930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取得龙冈大捷,歼灭国民党军第18师师部和两个旅共9000余人,俘师长张辉瓒,缴获电台1部,并俘虏了王诤、刘寅等无线电台人员十余名。这些人员和电台被送到红军总部,但红军战士出于仇恨把发报机摔坏了,只剩下收报机。毛泽东指示,今后凡缴获到无线电台机器一律不准损坏,直接送总部。而比这半部机器更宝贵的,是那些受过专业训练、懂得使用机器的人。王诤、刘寅等无线电台人员,经过耐心细致的教育,思想很快彻底转变,自愿加入红军,后来成为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开拓者。他们不仅尽心竭力地侦听敌人的电报,还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年轻的红军学员,培养了一批无线电通信技术骨干。这支新生的通信兵部队从小到大,在历次战斗中屡建奇功。

  在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宁都县小布镇赤坎龚氏家庙里,我看到了当年无线电“报房”工作场景的复现。这里是红军第一部无线电台的诞生地。

  1931年1月,红一方面军在龚氏家庙里的东厢房布置好了“报房”。一部三灯收信机摆在一张八仙桌上,王诤认真地检修好机器,刘寅在室外架起高高的接收天线,秘书处的同志找来了铅笔和电码本,有位首长还送来了怀表。接通电源后,不一会儿就收到了国民党中央社发出的新闻。这是红军以“半部电台”为基础,首次用无线电台侦听到消息,开创了我军无线电侦察工作的先河。从那以后,一道道无线电波在小布镇上空来回穿梭,传递着关乎红军命运和中国革命前途走向的重要消息。这一道道来自小布的“风声”,穿越百里千里,穿透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催生了一次次战斗的胜利,对以后多次反“围剿”作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厅里挂着几幅不甚清晰的历史照片,是红军无线电事业开创者们在不同时间、地点留下的珍贵合影。我在这个展区驻足良久,仔细察看、辨认照片。比照着玻璃展柜中已经成为文物的生活用品,想象着它们曾经的主人,我隐隐感觉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气场。合影中的人有的梳着分头,有的戴着眼镜,有的满脸书卷气,但他们有着同样年轻的脸庞,眼神里流露出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自信神采。

  事实上,以曾希圣等“破译三杰”为代表的中革军委二局工作人员,其中很多是大知识分子。在那个风雨如晦、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以劳苦大众为主要成分的军队构成中,他们的存在显得极其显眼。他们是有知识、有文化、有专业,同时是有眼界、有见识、有情怀的一群人。他们甚至会把破译的密码记录形容为“百美图”。在艰危的战争环境中,他们仍葆有着审美的精神和情怀,这是极其令人感到震撼的。“半部电台”的故事,让我对那段历史、那群人满怀崇敬之情。

  在敌我两军中时刻进行的“密码战”“情报战”,无疑是惊心动魄却又鲜为人知的。相对于反“围剿”战争那些刺刀见红的厮杀场面,小布镇上演的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小布镇的“风声”,也可以说是正面战场之外的一段段高亢而悠远的泛音。这些英雄人物隐姓埋名、无私无我的牺牲奉献精神,使得“半部电台”的故事释放出更加深沉而持久的情感和精神力量。

  离开纪念馆,我又来到离此不远的青塘镇,参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夕阳西下,放眼四望,巨大的香樟树下,炊烟缭绕,村前池塘中小荷初露。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我和几个当地村民攀谈起来。聊起当地的红色革命历史,一个穿着宁都一中校服的女中学生熟稔而又骄傲。她告诉我,宁都到处都是革命遗迹,仅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就有近百处。宁都不仅红色资源丰富,而且生态环境优美。青塘村民们继承革命老区精神,将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有机融合,村民们也逐渐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和乡亲们告别,我放眼四望,青翠的山峦起伏流淌,勾勒出碧浪般绵延的线条,炊烟与云雾缭绕山间。村中池塘里种植了大面积的生态莲子,为村民们带来稳定可观的收入。春日荷塘里,嫩苗初露,大面积的新绿煞是好看。历史的、人文的、现代的、自然的,青翠欲滴的山色与激情如火的红色在这里交融。宁都,巧夺天工的丹霞山水、古老厚重的人文历史、淳朴好客的客家风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不断向世人讲述着她的质朴和纯美。

  绿色宁都,红色历史浓墨重彩,英雄传奇仍在延续……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