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资讯 > 中国正能量网 | 军地情系大别山 红色旧址展新颜

中国正能量网 | 军地情系大别山 红色旧址展新颜

2024年11月25日 07:50:18 来源:中国国防报 访问量:1229 作者:黄雪彦 汪鹏飞 汤 伟

军地情系大别山 红色旧址展新颜

——安徽省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情况记事

■黄雪彦 汪鹏飞 汤 伟

安徽省霍山县人武部组织基干民兵参观大别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馆。汪鹏飞摄
群众参观霍山县第二届苏维埃政府旧址。雷  威摄
安徽省六安军分区组织全体官兵在舒城县新四军第四支队旧址参观见学。邵成山摄
位于霍山县诸佛庵镇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雷  威摄
位于霍山县诸佛庵镇的红色家书园。雷  威摄

编者按  安徽省六安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从党的创立到新中国诞生,六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孕育了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资源。

2022年6月28日,六安市出台首部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类市级地方性法规——《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正式施行一年多来,该市依托辖区内一系列革命旧址,调整优化了一批红色文化展览陈列项目。

在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的同时,该市军地相关单位还适时对一批符合条件的革命文物及时申报并提升保护级别。自2023年初至今,全市共实施革命文物维修、展陈、消防、安防和病虫害防治等项目60余个,争取各级资金9400余万元。《条例》为全市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管理、传承、利用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为军地双方共同开展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

建立名录,革命遗址遗迹应保尽保

“叔叔用他那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烈士亲属,这些年来,真切感受到干部群众对烈士的尊崇,我替叔叔感到高兴。”立冬时节,气温骤降,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的许继慎纪念馆广场上,许继慎烈士的侄子许光明老人像往常一样,拄着拐杖,迈着蹒跚的步伐,走上一级级台阶,在纪念馆内走走看看——只要身体允许,他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缅怀那段峥嵘岁月。

许继慎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曾先后任红4军第11师、12师师长,兼任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皖西分会主席,1931年11月牺牲,年仅30岁。“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许继慎纪念馆建成后,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让更多人了解叔叔的事迹。”许光明欣慰地说。

许继慎纪念馆广场提升项目是六安市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的一个缩影。

“截至10月中旬,我市共采集文物普查数据510处,其中,复核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452处,登记新发现文物58处,复查完成率为42.60%……”10月25日,六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解读新闻发布会召开,市文旅局领导在会上就相关工作进行了通报。

六安革命遗址遗迹众多,如何保护好每一处革命遗址遗迹,传承好红色基因?名录认定是基础。翻开《条例》,笔者看到,内容共有6章34条,分总则、名录认定、保护管理、合理利用、法律责任和附则。“名录认定”一章中明确记录相关内容:建立市、县两级保护名录制度,授权政府制定革命遗址遗迹认定标准和名录保护办法;要求开展专项调查认定工作,建立保护名录数据库;确立保护责任人制度,明确保护责任人的权利义务……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推动实现革命遗址遗迹应保尽保。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每处革命遗址遗迹,均在入口处的明显位置张贴了安全责任公示牌,监管主体、属地、管理人等责任划定一应俱全、清晰明确,直接责任人、管理责任人、监督电话等均公开透明。

六安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杨四好介绍,《条例》正式实施后,六安市军地相关单位结合《六安市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再次对革命文物资源以及未被列入文物保护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了调查,谋划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和途径,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革命文物名录,并适时对外公布。同时,组织开展了全市抗战文物专项调查、红色标语专项调查。截至目前,全市可移动抗战文物71件,其中一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3件、一般文物1件,未定级文物64件;调查登记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资源有23处63条(幅),其中不可移动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22处58条(幅),可移动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1处5条。

丰富载体,文旅融合发展局面一新

位于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的独山革命旧址群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安徽省唯一保存完整的苏维埃时期集党、政、军、文化、教育、司法、经济于一体的县级机构旧址,被当地作为研究中共党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2016年12月,独山革命旧址群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我朋友是六安本地人,知道我来六安旅游后,强烈推荐我过来参观。身处现场,我更加被这些古建筑蕴含的历史厚重感触动,在瞻仰革命旧址过程中,也真切感悟到了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10月29日下午,来自四川的游客陈鹏在朋友的陪同下,走进独山革命旧址群,参观了苏维埃俱乐部、暴动指挥部、赤卫军指挥部等区域。临走时,她赞不绝口。

无独有偶,六安市霍山县着力开发利用辖区内红色文化资源,传承赓续红色基因,同时以此为契机,丰富旅游业态,推进乡村振兴进程。霍山县人武部与县委宣传部和安徽省当代影视创作研究院合作,联合将六霍起义的革命历程和刘淠西等我党早期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改编为沉浸式实景密室项目。红色主题实景沉浸式体验项目《红夜》受到游客和青年学生追捧。

近年来,六安市红色旅游人气高涨,全国各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沿着“六安市—金寨县—霍山县”这一条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一路走一路看,从中学习革命历史,感悟“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

据了解,该线路是大别山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核心,包括六安皖西革命烈士陵园、独山革命旧址群、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金寨县红二十八军和红二十五军旧址群、霍山县西镇暴动旧址群等红色旅游景点。除这条国家级精品线路外,截至目前,六安市现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9个、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5个、省级红色旅游小镇3个、3A级及以上红色主题旅游景区13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6个、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49个。此外,还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9个,利用革命旧址建立的展览馆陈列室17个。

与此同时,依托景区和红色资源,六安市打造了一批红色演艺和展陈作品。霍山县六万情峡景区推出抗战实景剧《大别山传奇》,金寨县汤家汇“十万剧场”打造沉浸式、元宇宙红色演艺戏剧《立夏》,拍摄《花开石上》《请带我回故乡》等系列红色影视作品。运用VR、AR、裸眼3D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红色展陈形式,该市开发红色VR体验剧目《星火相传》,推出“让文物说话 讲皖西故事”系列微视频等一批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展陈作品。

据统计,目前,该市各类乡村和红色融合实体单位达2000多家,他们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引领示范及带动作用,赋能全市经济发展,打开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

挖掘利用,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前不久,金寨干部学院承办六安市乡科级公务员培训,组织学员来到修缮一新的金寨县斑竹园朱氏祠红32师成立旧址参观,现场学唱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通过现地教学,学员们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近年来,金寨干部学院紧密依托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和革命遗址遗迹,开发立夏节起义旧址、汤家汇红色小镇等特色红色教学点48处,编写《金寨革命史》等红色书籍,形成独具特色的培训模式。该学院被列入中组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

保护的目的在于传承。“革命文物是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将革命遗址遗迹充分利用起来,挖掘其承载的红色文化、精神内核,才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六安市领导表示。

《条例》中,对军地相关单位如何开展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进行了明确规定:市、县(区)联席会议统筹研究力量,组织开展革命史料的收集、研究、编纂工作,挖掘、展示革命文化、精神内涵和历史价值;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利用革命遗址遗迹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新闻媒体创新传播方式,推出云展览、云直播,弘扬革命精神;各类馆藏单位利用革命遗址遗迹,开展传承活动;各类学校和干部培训机构将革命遗址遗迹所承载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相关主管部门指导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培育红色旅游品牌,深化区域合作,促进革命遗址遗迹资源利用与旅游融合发展等。

加强革命文物宣传推介、谋划红色文物主题旅游线路、实施革命遗址遗迹提档升级工程、打造精品展陈创新融媒传播、开展“老区精神宣传季”“红色基因进校园”等主题活动、推动红色文艺精品创作、推进建立与上海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对口协作机制……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保护和利用举措,正在让老区的革命遗址遗迹焕发新生机。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六安军分区领导介绍,《条例》的颁布实施,明确了革命遗址遗迹的范围,完善了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工作机制,细化了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措施,促进了革命遗址遗迹合理利用。下一步,军地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推动《条例》更好贯彻实施,做好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的“下篇文章”,擦亮老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名片。

版式设计:扈  硕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