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改革,必须回应无数“毛坦厂中学”难以纾解的焦虑与期待
中国又一次进入高考时间。虽然随着高招录取率的不断提高,“名落孙山”的焦虑感有所缓解,但家长的紧张、社会的重视,“涛声依旧”。而面对高考,舆论则开始了多元解读。
近年来,河北衡水、安徽毛坦厂等“超级中学”,频频进入公众讨论的视野。各地一些中学所贴的“雷人”高考标语,如“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 往死里学”“战胜高富帅,考过官二代”等,也因其背后令人深思的价值观,屡屡引来关注。对于高考期间焦急守候在校门外的家长大军,各有关部门车辆绕行、禁 止鸣笛的安排,更有人不以为然,觉得没必要过分重视。
有媒体总结了高考历年的作文题,从《记一件新人新事》《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到《习惯》《鸟的评说》,再到今年的《深入灵魂的热爱》《阅读的意义是什 么》,不变的是作文这种形式,变的是与时俱进的命题思路。而高考作文背后折射的,也正是这一考试制度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寻求的平衡。
尽管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已使国人的成长成才之路变宽变多,但不能不承认,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深造以改变命运、成就未来,依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在所有 向上流动的制度通道中,高考是最有效的一种公平制度。尤其是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当代中国,高考是打通城乡、区域的一个重要桥梁。这应该是一个共识。
另一方面,对于高考的反思也好、批评也罢,大都有着对教育改革、高考改革的殷切期待。的确,我们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只会考试的机器;我们需要的是 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而不是畸形发展的人才。也正因如此,高考才有从“文七理六”到“3+2”再到“3+X”的演变,高招才有从“单轨—双轨—并 轨”到试水自主招生的发展,连考试时间也为了避开高温而往前挪了一个月。即便如此,高考制度也还在不断完善中,十八大以来,高招改革已经进入中央深化改革 领导小组讨论的议题。
下一步的高考改革,同样需要立足这样的变和不变。既保持高考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又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既坚持素质教育的大方向,也要看到,教育资源在城乡 间、区域间分配仍然不均衡,尤其需要看到在高等教育进入“买方市场”后,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今天的高考,已经出现“寒门难出贵子”的苗 头,农村孩子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有所下降,这也正是近年来一些重点大学招生向边远和农村地区倾斜的原因。
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应试教育,让不管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来自北上广还是来自河南山东湖南的孩子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可能不是 “一刀切”就能实现的任务。与其给类似毛坦厂中学这样的学校冠以“高考工厂”之名,倒不如更好地去辨析其存在的现实土壤。如何回应无数在山区小镇为高考打 拼的学生和家长们的焦虑与期待,是高考改革的重要方面。
虽然对高考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很多人都是这一考试制度的受益者。也正因此,对于高考的讨论,总是承载着复杂的个人体验。我们相信,高考制度必将在不断的改变中越来越合理,并倒逼出整个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的进步——衷心希望这个过程不要太漫长。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08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