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微醺,高阳如炙之际,行走在井冈山,朱德元帅为纪念井冈山会师的一首赋诗萦绕在脑海:“红军会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穿越时空,革命雄师会井冈的历史画面向我们走来。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与湘南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龙市镇(原宁冈砻市)胜利会师。
矗立在龙市红四军建军广场中央的一座高大伟岸雕像,艺术性地再现了这一段历史。抬头望去,雕像中的毛泽东和朱德,两道目光炽烈如炬,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是中国现代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当两位巨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新纪元。
“朱毛会师”,是革命者在强敌环伺中坚定信念、冲破黑暗的伟大壮举;是在革命受挫之际实事求是、开辟新局的光辉实践。
带着景仰、带着追思,沿着当年“朱毛会师”走过的路,触摸着一处处革命遗迹,看着一件件历史文物,90多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渐渐清晰。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从正反两方面积累了深刻的教训与经验,开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刻,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血的教训中爬起来,拿起武器,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的斗争。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人领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举行秋收起义。在秋收起义遭受严重挫折后,毛泽东审时度势,带领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到达井冈山的茨坪,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实践因此生机勃发。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国民党反动派千方百计要把革命的“火种”扑灭。此时,迅速把分散各地的武装力量集中起来,形成“拳头”,成为共产党人的迫切任务。
何长工在回忆录中写道,上井冈山后,毛委员得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从粤北转战至湘南,便派我和毛泽潭各带一个营,去寻找朱德和陈毅,请朱、陈上井冈山会师。这时朱德和陈毅与毛泽东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俩正指挥部队向井冈山方向边打边寻找毛泽东。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列的资料记载,1928年4月初,朱德与陈毅在资兴以东彭公庙见到了何长工和毛泽潭。一见面,何长工对朱德和陈毅说:“毛委员认为,中国是农业国,中国革命必须先在农村进行。井冈山山高林密,深沟险谷,是最理想的藏兵之地,也是打游击、发展部队的好地方。”朱德说:“我俩正有此意,你们现在就带路,向井冈山进发。”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隔壁”,是背依五虎岭,面临龙江河的“龙江书院”。九十多年历经沧桑,如今的龙江书院依旧书香古朴,同井冈山会师纪念馆一道,向后人“讲述”着“朱毛会师”的故事。
4月25日,在毛泽东亲自率领工农革命军的接应和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部到达宁冈砻市。毛泽东闻讯后来到龙江书院,与朱德研究两军会合后的整编事宜,他提议:“趁‘五四’纪念日,部队和附近群众开个会师大会,两方面的负责同志和大家见见面。”
历史行进的脚步中,一个标志性的节点,一幕难忘的场景,昭示着这一历史性雄阔壮丽的未来图景。
5月4日,阳光灿烂,砻市一派节日的喜庆景象。龙江岸边的沙洲中央用门板和木头搭起来一座高大的主席台,主席台两旁插满了写着“庆祝两支革命队伍胜利会师”、“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标语板。
当天上午十点钟,担任大会司仪的何长工高声宣布:“大会开始!放鞭炮!”霎时,从树顶直垂地面的鞭炮立刻响起来,经久不绝;排在主席台前的司号员一齐吹响军号,号音整齐嘹亮,威武雄壮,远近的山峰都传来回音。
会师大会上,大会执行主席陈毅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六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军长朱德,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毛泽东兼第10师师长,朱德兼第11师师长,陈毅为第12师师长。两军会师后,全军增加到1万多人。
漫步在红四军建军广场,当年朱德在会师大会上洪亮的声音似乎回响在耳际:“这次胜利会师,我们的力量大了,又有了井冈山作为根据地,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打击敌人,不断地发展革命……”
遥望红四军建军广场毛泽东的雕像,毛泽东浓厚的湖南口音好像回荡在耳边。会上,毛泽东在指出这次会师的历史意义和分析了工农革命军的光明前途后,既幽默又含义深刻地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打弱敌的战略战术:“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敌人也有弱有强。‘雷公打豆腐,专挑软的欺。’我们抓住敌人的弱点,狠狠地打一顿,打胜了,立即分散,躲到敌人背后去玩‘捉迷藏’的游戏。这样,我们就能掌握主动权,把敌人放在我们手里玩。”
行走在井冈山,我们一直在思考,是什么使党和红军、人民群众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锤炼出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新局面呢?走着走着你就会有了答案,这就是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胜利实践之路。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每一步开拓,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
面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悲观论调,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井冈山武装割据的实际,写下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批判了右倾悲观思潮,保证了井冈山斗争的不断发展。
革命雄师会井冈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的战略清醒,提出了红军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建立工农兵政权的三大任务,植根于中华沃土上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结出累累硕果。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毛泽东提出的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以后又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仅更加密切了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同时巩固了红军本身,成为我军战胜一切强敌的重要法宝之一。
风雷动,旌旗奋。一道道保存完好的环形战壕,依然留存在遂川县五斗江乡的山头上,见证战斗胜利的参天古木还在。1928年5月,红四军采取声东击西、避敌正面、攻击侧面的战术,先在黄坳击败赣敌杨如轩第27师81团一个营,尔后全军在五斗江与敌军主力展开了激烈战斗,取得歼灭敌军一个团和击溃一个团的胜利。
龙源口大捷、永新困敌、黄洋界保卫战……红四军运用毛泽东、朱德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游击战16字诀,先后打破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三次“进剿”、两次“会剿”,井冈山根据地迎来了全盛时期。
燎原之火,渐渐燃遍全中国。粟裕大将晚年曾感言:“井冈山会师,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对当时坚持井冈山山区的斗争,而且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行走井冈,触摸历史,我们不由得感叹,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今天我们隆重纪念“朱毛会师”95周年,目的就是要牢记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这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奋力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宋海峰:《江西日报》社高级记者;王倩:南昌职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