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视点时评 > 东北大地如何再现活力

东北大地如何再现活力

2016年01月20日 05:12: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访问量:196 作者:刘维涛

东北大地如何再现活力(协商之路)

——党外院士专家服务团吉林行纪实

本报记者 刘维涛


  1月13日,吉林长春正是三九天气,呵气成冰。一大早,全市多个场所同时上演高水平讲演,更有不少听众在寒风中排队等候入场。

  在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作的是转基因技术及食品安全的报告,报告厅座无虚席,更有人席地而坐;在松苑宾馆会议中心,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的报告会现场同样气氛火热,关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金融形势”的演讲令人屏息凝神,生怕漏听细节;而在长春工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关于创新创业的演讲,也让莘莘学子群情振奋……

  与此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国务院参事汤敏在吉林省教育厅、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在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吉林大学、途牛旅游网副总裁童卫在吉林省旅游局登台演讲。

  如此大规模、高水平的演讲令听者大呼过瘾,一场场高层次的交流互动就此展开。新一轮东北振兴方兴未艾,1月11—15日,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党外院士专家服务团一行10人来到白山松水,为吉林省发展问诊把脉、献计献策。

  边走边看,发现问题也探寻答案

  无党派人士人才荟萃,影响力大,他们分布在各阶层各领域各专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极大的包容性,对于促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具有特殊作用。如何将星火聚成一团,发出更夺目的光芒,中央及各地统战部门一直孜孜以求。

  2011年,中央统战部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组建党外院士专家服务团,旨在发挥党外院士专家的智力优势,服务决策咨询、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5年下来,服务团已成为党外院士专家开展社会服务的知名品牌。

  学富五车的院士专家组成服务小分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深入一线,理论与火热的实践充分对接与激荡,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成果。5年来,他们先后赴甘肃、山东、云南、海南、贵州等地开展服务活动,累计完成服务项目130余项,送去先进理念、最新知识和前沿技术,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激发了新活力。

  正如此次服务团团长陈章良所说,院士专家服务有三层意图,一是学习,二是问诊,三是结缘。学习并非谦辞,大学问尤其经世致用的学问,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焕发神采;问诊却是职责所系,利用所学为当地发展找问题、献良策;结缘便是情感上的交流,所服务的地方往往是欠发达或者发展有薄弱环节的地方,需要院 士专家长期关注与支持。

  院士专家服务团一到吉林大地便兵分两路,一路看农业、一路问科技,各自奔波不已。严寒中,院士专家们带着问题,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产业园区、科研院所,调研、座谈交流,一方面增进对吉林省的认识和了解,也为吉林的振兴发展提出了前瞻性意见和专业性指导。

  在吉林省农业信息中心,院士专家们看到,通过物联网数据采集设施,大屏幕上可以实时监测千里之外的蔬菜大棚;省里的农业专家正现场接通农民的问询电话,科技与田间地头无距离对接。吉林省的现代农业令院士专家们印象深刻,左小蕾尤其为农业信息化点赞,认为“这种务实举措很接地气,这些经验做法、发展模式值得向全国推广。”

  但同时,院士专家也在思索,吉林省自然禀赋高,但农产品知名度却不高,实施品牌战略,增加农业附加值是当务之急。

  在中国一汽集团公司,院士专家们一起回望了国产汽车走过的艰难与辉煌,从第一台纯手工敲出来的“红旗”轿车,到装载着自主研发的V12发动机的最新奔腾车型。一汽的辉煌,代表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荣光。

  在中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院士专家们登高而望,77节车厢同时生产的壮观场面令人振奋,长客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正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老工业基地如何重焕生机,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也是院士专家们一路思索的问题。他们认为,工业制造尤其是汽车和轨道客车,仍然是吉林省的优势产业,也是吉林经济的强大引擎,如何借重它们实现优质发展,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院士专家们还来到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和应用化学所,两个研究所辉煌的创新历史和深厚的人才储备令他们感慨万千。他们认为,坐拥两大研究所和众多高校科教资源,吉林省应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走得更快更好。

  院士专家们的到来,也让研究所的同行兴奋不已,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助理孙守红说:“服务团成员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他们的到来,为我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提振了信心,也为科研单位如何开展资本运作进行了具体指导。”

  建言献策,为老基地寻找新出路

  1月13日下午,吉林省十几个部门负责人来到院士专家们驻地,当面讨教高招,汇总而言,抛出的问题不外乎三个方面,如何创新、如何放活、如何补短。

  陈章良是农业问题专家,看到吉林在现代农业方面正探索出一条新路,感到非常兴奋:“现代农业的步伐还要加快,东北是最有条件搞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的, 应该在土地流转方面多出实招,从而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同时,他认为吉林种业有深厚的历史积累,应该进一步扶持,做大做强种业,把未来的种子管在自己手中。

  李稻葵从产业经济角度分析吉林农业,认为当前应做好两件事,一件是做好土地平整工作,保证黑土地的品质;一件是做好品牌建设,“吉林大米好吃,但大家都不知道,应该加大力气做好独特标识,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对于吉林省的优势产业如汽车制造业和有轨客车制造业,李稻葵认为吉林应该背靠一汽和长春有轨客车等大企业,精心扶持产业做大。“一个高铁车厢需要3万个零件,现在大部分需要外部采购,假如其中大部分能够在本地满足呢?”李稻葵问,“虽然有大企业,但吉林的制造业仍然骨感,应该在产业丰富化上下点功夫, 扶持大量配套产业的发展。”

  李稻葵也同时观察到,吉林国有企业优势明显,但民营经济放活不够。在长春光机所和应用化学所,院士专家们了解到,研究所的大量科技转化项目都放在了东南沿海省份,原因是科技成果转化放在规模10亿到100亿的民营企业做效率更高,而在吉林本地,这样的企业并不多,研究所只好舍近求远。

  研究稀土材料的李卫举了个例子,稀土新材料科学在我国的发源地是长春,这里研发的新技术应用全国,但作为产业,却没能在本地培育出来。“吉林有这么丰厚的科研力量和科教资源,为什么创新发展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李卫认为,关键是市场的手段用得不够,他建议吉林省在改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上要大胆一点, 把更多的市场空间放给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

  刘卫东观察到几个现象:吉林省的优势产业多年变化不大,民营企业占比也始终在低位徘徊,GDP中科技贡献率与本身具备的科教优势不成正比。他建议吉林省应该把创新发展摆到应有的位置,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更强大的动力,这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资源配置流程再造,重塑管理方法,“这肯定要动部门利益,要敢于向自己开刀!”

  作为归国留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代表人物,邓中翰院士认为,吉林在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强大的科研优势,重点发展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的新兴产业,放宽趋紧的市场环境,鼓励创新创业,以产业多元化为目标,让东北大地重新焕发活力。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20日 20 版)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