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15年05月28日 10:30:04 来源:人民日报 访问量:348 作者:袁行霈
作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经过千百年时间积淀下来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尊严,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记。要将世界上各民族长期形成的、千差万别的文 化变成单一文化,是不可想象的;世界文化失去多姿多彩而变成单一文化,也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这样一种文化对 于未来世界稳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我们应以中华文化丰富世界文化,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以中华文化丰富世界文化,中华文化应更主动地走向世界。牛津大学教授雷蒙·道森在1967年出版的名著《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 析》一书中,详尽介绍了西方对中国的种种看法,并总结说: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似乎在两个极端间变化:或者是理想的王国,或者是停滞与落后的象征。中 国时而被描绘为富裕的、先进的、聪明的、美好的、强大的和诚实的,时而被描绘为贫穷的、落后的、愚蠢的、丑陋的、脆弱的和狡诈的。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西 方对中国的认识与中国的实际有很大距离。西方对待东方的态度,常常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只有西方才拥有解释东方的权威。在这里,我们并不想讨论西方对包括中 国在内的东方的种种偏见,只是从中深切地感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华文化应更主动地走向世界,在世界上充分展示自己的真实面貌。随着世界联系越来越紧 密,特别是中国经济日益繁荣,世界更需要了解中国,中华文化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和途径走向世界,在世界上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体上看,经济全球化对中华 文化发展来说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清醒认识这种形势,把握这个历史机遇。

  以中华文化丰富世界文化,应坚持中华文化的自主性。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更加广泛和深刻的文化交往,对此我们持欢迎态度,积极汲取人类文明的 一切优秀成果。近代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为了救亡图存,积极向西方学习。这种学习经历了从科学技术层面到政治、人文层面的深化过程。在与外来文化的接触 中,中华文化不断丰富发展自己,逐渐融入世界文明的主流。这一过程也使我们对文化的自主性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坚持中华文化的自主性,就要深刻认识到无论汲 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还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都是我们自主的意识和行为。在我国历史上,汉唐人对外来文化的开放胸襟与拿来为自己所用的宏大气魄,即 鲁迅称之为“闳放”的那种态度,就是自主性的很好体现。西方近代文化从明朝中叶起逐渐传入中国,鸦片战争之后大量涌入,影响了中国百余年来的历史进程,但 中华文化并没有失去自主的能力。到了今天,我们更有条件坚持文化的自主性,自己决定自己文化的命运。

  孤立的民族文化是难以存在的,单一的全球文化是不可思议的。不同文化只能以开明开放的态度互相包容,只能和平和谐地相处,以期达到共同发展、共 同繁荣的目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也要看到民族特色是因比较而存在的,越是有比较就越能显示自己; 还要看到文化的民族特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与其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有些因素会凸显出来,有些因素则会逐渐淡化乃至消失。总之,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到来的, 既不是单一的世界文化,也不是文化的冲突,而是文化的自主、馈赠以及多元文化的繁荣。这种新的文化生态的出现和确立,是人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一个重要标 志。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文化可以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