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幅书画作品创作完成,都需要落款和盖章。
盖章,规范地说应该叫做钤印。
钤印,是书画创作的最后一道环节,它不仅同样是整体章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造成明快醒目的色彩效果。
一幅作品中如在适当的位置铃上一方乃至几方精美鲜红的印章,确能收到锦上添花的奇效。
好的钤印应该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钤印数量要服从章法需要
一幅书法绘画作品钤印的多少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定,而是要根据作品的章法格局以及作品的幅式大小,从美观得体着眼,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清代郑绩的画论《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图章》有一节论述值得思考:
图章之顾款,犹款之顾画,气韵相通。如款字未足,则用图章贅脚以续之;如款字已完,则用图章附旁以衬之。如一方合式,只用一方,不以为寡;如一方未足,则宜再至三,亦不为多。
一幅作品,只要合于审美,哪怕只钤一方印也不能算少,而为了章法需要,钤两方印也合适,钤三方印也不为多……。
我们知道,在文言里,“三”往往是约数,是三及三以上数目的代称。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解读这段话:钤多少方印,看章法需要,看审美需要。
铃印的位置要合理
引首章
引首章也叫起首印,表示作品内容由此开始。
引首章的位置,一般在书法作品正文起首处偏下一点,一般在一幅作品的右上方,与左下方款识末端所钤的署名印遥相呼应。
中式作品的起始一般在右上角。
落款:“鹰戏图。丁巳春正月。苦禅写。”钤印:李英之印(白文),苦禅(朱文)。右上角钤引首章“以学愈愚”,位置比首字“鹰”稍低一点。
署名印
一幅书画作品,所有钤印类别中最重要的印,也是最基础的印当然是署名用印。
因为它起最基本的凭信作用,确切地标明了书法绘画作品的作者。
不管是用姓印、名印、字印、姓名印、别号印、斋号印等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因此,中国书法绘画一般都有署名用印,在漫长的书法绘画史上,也形成了相应约定俗成的钤印位置规范。
先看启功先生的一幅书法作品:
这幅书法,正文是一首诗:“软金杯子瘦金书,家法宣和秘本储。天上楼台春似海,杨花一曲卷帘初。”
后面是落款:一九八四年春日启功。钤两方署名印:启功之印(白文)、元白(朱文)。
启功之印,是姓名印,因为先生自称“姓启名功”,元白是他的字。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这是通用的署名钤印位置和排列方法。
即:两方署名印均跟在落款之下,第一方印与落款保持半个字(指款字)大小的距离,第二方印整齐排在第二方印之下,两方印之间保持一方印大小的距离。
压角印
压角印,一般钤在书法绘画作品的下角(或左角,或右角)。
其作用有三:
1、表示这里是作品的底边;
2、调节作品重心;
3、表示作品不得裁剪。
压角印一般用于绘画作品,书法作品较少使用,钤盖压角印时,要注意不能与署名印置于同一水平线上,要注意左右参差。
同时,压角印也不能在左右两角同时使用,如果一幅作品,既有引首印,又有压角印,二者要呈斜角呼应。
印章分类
印章按形状可分为:方形、圆形、扁形、腰圆、半圆、椭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
按篆刻方法可分为:朱文(阳文)和白文(阴文)两种形式。朱文印章一般白多朱少,盖出来的印白底红字;白文印章一般朱多白少,盖出来的印红底白字。
按内容可分为姓名章、闲章和收藏章。
姓名章指作者姓名、笔名、称号等代表作者身份的印章,一般为方形,盖在作者落款名字的下方或左右。
闲章是为了丰富画面、完善构图而用的章,内容一般与作者的喜好、作品的内容有关,如座右铭、作画时间、作画时的心情、作品寓意等。
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责编:王文屹
监制:魏良鹏
中文宣服务热线
400-002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