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史纵横 > 特稿:八一起义精神永放光芒(组图)

特稿:八一起义精神永放光芒(组图)

2018年08月28日 16:30:20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访问量:246 作者:周根保

周根保宣讲八一南昌起义精神

周根保有关研究八一起义精神的著作和担任主编的书刊等(危春勇摄)

周根保在国防大学教学楼前

    作为八一起义爆发地——南昌的人民,回顾八一起义的伟大壮举以及蕴含其中的革命精神,学习习近平主席在建军九十周年庆祝大会重要讲话,倍受鼓舞,感到振聋发聩。

    习主席对八一起义的伟大历史地位,作出了全新的概括,他说: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习主席高屋建瓴,对八一起义的科学定位,为我们研究八一起义精神,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深深感到,在八一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所产生的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政治资源。科学定位八一起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弘扬八一起义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意义重大,很有必要。

    一、科学界定八一起义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历史赋予的政治责任

    (一)科学界定八一起义精神的基本内涵,有利于我们全面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习主席说:“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精神。”我们党历届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革命传统的总结、归纳和弘扬。对于八一起义精神的宣传问题,聂荣臻元帅早在1985年5月就为八一起义纪念馆题词“南昌起义精神永放光芒”。周恩来总理1961年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时就强调指出:“南昌起义的宣传,一定要讲到井冈山”。从历史事实看,八一起义的历史地位、历史价值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不仅仅在于几天和二百多天伟大创举的历史过程,更深层面、最具根本性的是伟大历史事件所产生的伟大精神。八一起义部队历经艰辛,胜利到达井冈山,实现“朱毛会师”,使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力量得到加强和扩充,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斗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共性在于都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都是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贯穿其中的精髓是一脉相承的;其区别在于对武装斗争具体形式的探索;正是有了八一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实践和总结,才有了“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新升华。在建军八十周年之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就明确指出,“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确立,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八一起义和井冈山斗争的历史地位、历史价值和蕴含其中的革命精神提供了科学指导。科学界定和大力弘扬八一起义精神,与我们宣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等革命精神的意义是一致的,都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弘扬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都有助于发挥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政治资源的积极作用,让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世代相传、永放光芒。习总书记强调指出:“要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人民军队长期形成的良好形象”、“改革是要更好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更好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更好坚持我军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今天,科学界定和弘扬八一起义精神,对于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强军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科学界定八一起义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八一起义的历史地位、历史价值所决定的

    习主席说:“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

    南昌起义,首先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拉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大幕,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先河,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同时,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历史,其火种遍及全国呈现燎原之势,为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3年7月,8月1日便被确定为我军的建军日。1949年,“八一”两字作为主要元素铭刻到军旗、军徽上。用如此规格来界定一个历史事件,在我党和军队建设史上是罕见的。今天,“八一军旗”作为人民军队光辉形象的“代言词”,誉满全中国、誉满全世界;再是,八一起义的历史功绩还在于它为党和国家、军队培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从八一起义中走出了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十大元帅中直接或间接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就有7位: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林彪、叶剑英,而参加过起义的大将、上将更不在少数。八一起义堪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帅摇篮。这些叱咤风云、彪炳史册的共和国元勋几乎参与和经历了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井冈山斗争、中央苏区、红军长征等重要历史事件的研究和宣传中,都总结概括了重大历史事件所产生的伟大精神,但八一起义精神的基本内涵至今未通过权威形式加以认定,这与八一起义的历史地位、历史影响不相符,也不利于八一起义精神的学习和宣传,这是当前“八一起义”研究和宣传中亟待解决的历史性重大课题。

    (三)科学界定八一起义精神,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政治心愿

    八一起义在南昌举行,南昌因此而有了“英雄城” “人民军队摇篮”等美誉,南昌人民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发挥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资源的优势,不仅八一起义的旧址——江西大旅社、贺龙指挥部、朱德教导团等保存完好,而且修缮一新,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为了铭记这一光辉历史,以“八一”命名的场所成为南昌一大区域优势,如,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纪念碑、八一广场、八一学校、八一大道、八一体育场、八一公园等等。这些革命旧址和纪念场所,不仅成为南昌人民瞻仰之地,而且吸引全国各地群众前往参观学习,对学习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令人遗憾的是,八一起义迄今已90多周年,但这一伟大历史创举所产生的伟大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说法各一。南昌和外地前往参观学习的群众都盼望对八一起义精神的基本内涵能有一个规范的、权威的科学界定,面对人民的期盼,面对历史的重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否则,有愧于前辈、有愧于英雄城的称号,也有愧于历史和时代的重托。

    二、多年的研究成果,为科学界定八一起义精神的基本内涵提供了必要条件

    南昌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八一起义的宣传,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士对此也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南昌八一起义精神研究会,近八年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承担起“八一起义精神”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提炼工作,在深入研究、探讨和广泛交流、吸纳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于2014年对“八一起义精神”提炼出了“听党指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为民奋斗”的文字表述。期间,仅举办八一起义精神专题报告会就有近百场。

    (一)听党指挥

    习主席说:“前进道路上,人民军队必须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这一条当作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

    听党指挥是八一起义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也是起义军的灵魂。八一起义,是改组后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起义;起义的领导核心,是党中央任命的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参加起义的部队,是党所掌握和受党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中的部分队伍;起义领导人是听党指挥的典范;起义部队中的党员,在最紧要、最危急、最艰苦的关头,形成了坚强的核心。贺龙起义前就坚定地表示:“我完全听党的话,党叫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叶挺的部队是起义军的重要基础力量,他执行党的指示毫不含糊,坚定不移。朱德同志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在起义军面前树立起高山般的信仰丰碑,在茂芝会议上,有人提出解散部队,他站出来明确表示: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把起义部队带出去,将革命进行到底;在天心圩军人大会上,他鼓励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中国也一定会有一个“一九一七”,他和陈毅以非凡的英雄气概和革命胆略,带领起义部队走出困境,走向胜利,以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周恩来在汤坑之战后召开的领导人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要有继续奋战在党的旗帜下的决心,并根据张太雷传达的中央命令,对起义军人员作了妥善安排,有效保存了革命火种。这些火种根据党的指示,奔赴新的战场,开展新的斗争,为实现党的目标继续奋斗不息。起义军将士永远奋战在党的旗帜下的光荣传统,在以后的建军实践中不仅得到继承,而且不断丰富发展。听党指挥,成为我军始终不变的军魂,成为我军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敢为人先

    习主席说:“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改革创新的伟大力量。人民军队成长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

    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八一起义中突显在敢于担当的政治气魄和敢闯新路的革命勇气。八一起义,是周恩来等领导人力排张国焘的阻力,坚定按中央原定计划起义的伟大壮举;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蒋介石大屠杀的恶劣环境下,打响武装反抗的第一枪;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首次顶着共产国际的压力,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条件下,独立自主地发动和领导的武装起义。回顾八一起义的历史进程,在没有现成理论指导、没有实践经验借鉴、遭受主力受挫、历经艰难险阻的环境下,艰苦探索旧式军队改造和无产阶级新军队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在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原则等诸多重大问题上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南下广东失败后,朱德、陈毅等认真总结教训,把作战目标由进攻城市转为占领农村,把作战形式由正规战转为游击战,第一次将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的旗帜,第一次探索了“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雏型,率先实现军事战略转变,“坪石大捷”中,起义军以一个团的兵力粉碎了许克祥五个团的进攻,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八一起义中敢为人先的精神,不仅体现在打响“第一枪”,而且体现在历史进程中诸多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敢为人先”是八一起义精神的显著特色。

    (三)百折不挠

    习主席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

    南昌起义前辈,用生命诠释了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八一起义将士百折不挠的刚强意志,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927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没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毅然发动武装起义,以革命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历尽千险也毫不动摇、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在千里转战中,遭遇4万多敌军的追堵围歼和劳师远征、补给不济以及“失联”等种种艰难困苦,起义部队殊死拼搏,浴血奋战,战胜了前进路上种种困难,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起义主力广东受挫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在朱德、陈毅率领下,摆脱重兵追击,转战闽西、赣南、粤北、湘南,发动著名的湘南起义,毅然奔向井冈山,实现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朱毛会师”,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再次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主力失败后,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历尽千难万险寻找党组织,发扬愈挫愈勇的精神,继续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斗争,同样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诸如此类的英雄壮举和历史事实充分说明,“百折不挠”四个字是八一起义将士历经挫折而不屈服、受尽磨难而不气馁的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

    (四)为民奋斗

    习主席说:“前进道路上,人民军队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为民奋斗,贯彻了南昌起义的全过程。中共中央将“土地革命”确定为八一起义的目的,明确提出了“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问题”和“救国救民”的口号,这不仅明确了八一起义的目标,实际上也指明了新生人民军队的宗旨,具体地历史地回答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重大问题,彰显出这支革命队伍与历史上任何由统治阶级掌握的军队的本质区别,成为起义将士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的力量源泉。为了“救国救民”,贺龙、朱德等诸多人士抛弃高官厚禄和安逸舒适的生活,聚集南昌,聚集在党的旗帜下,参加武装起义;为了“救国救民”,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在危险紧要关头,总是挺身而出,一马当先;为了“救国救民”,起义军面对强敌和艰苦环境,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浴血奋战,八一起义在南昌激战五小时歼敌4000余人,壬田遭遇战和会昌攻城战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汤坑战斗两天打垮敌军三个精锐主力师,不少同志为了“救国救民”流尽最后一滴血,英勇事迹不胜枚举,可歌可泣;为了“救国救民”,起义保留下来的将士以各种形式继续投入为民奋斗的伟大事业,为实现起义的根本目标而不懈努力,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兴起和苏维埃政权的创建就是典型事例之一;为了“救国救民”,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在突破重围、艰苦奋战的条件下仍然不忘八一起义的根本目标,在转战赣粤湘南途中,积极开展按口分田、插标分田运动,大力创建苏维埃政权。八一起义留下的历史轨迹说明,八一起义之所以没有停留在单一的武装起义,而且在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积极开展分田运动和苏维埃创建等诸多工作,其原因在于牢记了起义的根本目标和“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和宗旨。

    朱德同志1952年为八一起义纪念馆题词时就深情写道:“学习八一起义英雄们为人民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

   三、科学界定、大力弘扬八一起义精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近百年的历史,有力地映证了八一起义精神的巨大历史价值,深远历史影响和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出那个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苏区精神的性质、地位和意义时所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将蕴涵其中的丰富内涵,科学系统地展示出来,坚持不懈地传承下去,意义极为深远。

    (一)弘扬八一起义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既处于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面对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面对确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温“听党指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为民奋斗”的八一起义精神,更加深刻地感到,科学界定、系统揭示、大力宣扬八一起义精神的基本要素,确实意义重大。弘扬“听党指挥”的革命精神,有利于坚决贯彻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自觉性。弘扬“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有利于强化坚持创新发展的政治担当,加强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加自觉地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弘扬“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有利于提升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的政治勇气,有利于提升正确面对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破解发展难题的政治勇气。弘扬“为民奋斗”的革命精神,有利于强化全党的宗旨意识,自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而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有利于激励全体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90多年的历史证明,伴随伟大创举锤炼出来的“八一起义精神”,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二)弘扬八一起义精神,是实现党在新形势强军目标的精神动力

    八一起义和八一起义所产生的革命精神,不仅在人民军队诞生中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在人民军队建设发展中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八一军旗闪耀的不仅是八一历史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伟大创举孕育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徐才厚等腐败问题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背叛了我军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政治信仰产生了根本性的动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中汲取政治营养,对于经受考验、抵御侵蚀、坚定信仰是何等重要。

    习主席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提出要为建设一支听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是总结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成功经验,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发展变化,着眼于解决军队建设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党在新形势的强军目标,这个目标与我军一以贯之的建军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是一致的,其精髓与八一起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听党指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为民奋斗”的核心是一致的,是我军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把八一起义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与习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强军目标结合起来学习、思考,有利于从我军近百年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事实中,从我军诞生之日创立的克敌制胜的传家宝中,深刻理解新时期强军目标的战略意义,从而进一步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为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强军梦奋斗不息。

    (三)弘扬八一起义精神,是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重要要求,反映了国际国内战略大局的客观要求,也符合我们江西的省情。对于我省跟上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步伐意义重大,也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这个目标,江西的优势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发扬革命光荣传统,红色基因的政治优势就是江西的红色资源。激活红色基因、焕发生机活力。红土地孕育了红色基因、江西人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我们不仅要为拥有光荣传统而自豪,更要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续写红色江西更加辉煌的新篇章,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科学认定“八一起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弥补我省红色资源建设的一个空缺,有利于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江西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更好地转化为内在动力,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

    南昌因为“八一起义”而有了“英雄城”的美誉,南昌人民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南昌作为省会城市,对于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极大。进一步“加快做强省会城市”做到“一盘棋,一个调,一条心”,建设“美丽南昌,幸福家园”, 需要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南昌市委、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发挥八一起义光荣传统在加速南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南昌呈现出八一起义精神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的可喜氛围。大力传播八一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大纵深地宣扬八一起义精神,深化以八一起义精神为内涵的文化品牌、城市品牌,对于进一步提高南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对于增强南昌人民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对于聚集各界力量,齐心协力打造“南昌样板”,强化省会应有担当,为认真落实“强攻工业,决战工业”,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交上优异南昌答卷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追昔抚今,无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还是从全面与局域的角度来思考,我们都热切期盼在全市、全省、全国高规格地隆重定位“八一起义精神”的基本内涵,掀起弘扬八一起义精神的新热潮,以利于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军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为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期盼已久的强国梦、强军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

    周根保,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西丰城人,1947年4月出生。1965年7月入伍,1970年2月入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师副参谋长、师参谋长、军分区参谋长、军分区司令员,曾任中共南昌市委常委。2002年退休后,专心研究、弘扬八一南昌起义精神。现任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江西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副会长,到目前为止已经内部出版了《军魂永驻》《不朽第一枪》《南昌城头的枪声》等专门研究南昌起义的专著。

编辑:张惠
上一篇:让跨越时空的苏区精神永放光芒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