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宣简介 > 中国正能量网 | 古代人是如何表达“520”的?跟古人学学这些诗情画意的告白方式

中国正能量网 | 古代人是如何表达“520”的?跟古人学学这些诗情画意的告白方式

2023年05月19日 18:55:20 来源:中文宣三百 访问量:376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5月20日这一天突然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之一。除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7月7日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还有“520”和“521”都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情人节。


对于这一天,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生活需要仪式感,爱情也需要在这一天有所表达,送花送礼送红包,都是对待爱情的态度。有人则认为,520不过是一年中平常的一天,爱情都是体现在日常的细节里的,不需要特地拿出来一天的仪式感来证明。


但无论怎样,“520”这一天在逐渐深入人心。


在小编看来,送花送礼送红包,其实本质上都是爱意的表达,而爱意的表达,却又不仅仅局限于这几种方式。相比起来,古代人表达爱意,却比我们浪漫多了。


那么,来看看古代人都是如何表达“520”的吧!



01 用食物表达思念之情


《诗经》有记载,“投桃授荑,抛桃掷李。”


古时候男女青年在夏季瓜果成熟之际,于林中聚会,对中意的人会投以梅子、木瓜等食物,来表示自己的倾慕之情。


唐代诗人王维也曾在《相思》一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从这首诗之后,红豆就变成了寓意相思和爱情的一种“专属”信号了,包括后来衍生出来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其实都是用食物来表达思念之情、以食物作为爱情见证的典型代表。


苗族还有姑娘对意中人赠送糯米饭的习俗。如果姑娘看上哪个小伙子,就可以主动赠送他一包糯米饭,数量越多,感情越深,假如男方对这姑娘也是有意思的,就可以收下,然后禀明父母,再托媒人前来提亲。



其实用食物来表达思念和爱情,是一种既直白又含蓄的方式,情意能直接被传递出去,又不会因为过度直白而尴尬。这种方式,我们现代人也可以化为今用啊。


02 用诗词表明爱意


古代流传下来最经典的告白方式,大概就是以诗词的形式了。


追溯到最早的表白诗词,莫过于《诗经》。《诗经》中所记载的一些经典诗词,可谓是后世告白的参考模板,哪怕是今时今日,都可以随时拿来用,也一点都不违和。


比如那一句最常用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以说是当时最浪漫的爱情诺言了,所谓山盟海誓,感人肺腑,也不过是这句话的原型。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句话在任何表明爱意的场合都被拿来使用,快被“用烂了”,所以远不及当时那样惊艳。


还有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为原型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句诗词是出自于汉代才女卓文君的《白头吟》,她和司马相如的爱情虽然不一定是一桩美谈,但这句经典的诗却流传了下来,并且在这几年还火起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经典的。


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婉转的情意,小小的幽怨,无处隐藏的思念,都在这短短几个字中饱含了。


还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尤其是这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更能抓现代人的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凤栖梧》这句最为经典,形容为爱伤神的神韵都寄托在里面。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出自汉乐府的《古相思曲》,更是道不完对心上人的相思与倾慕。


像这种以诗词的形式来表达爱意的,历史“宝库”中其实留存的并不少。诗词的诗情画意,无形中也给这份情意染上了浪漫的基调。



03 送定情信物


古人对心上人表达爱意,还常常采用送定情信物的方式。


定情信物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某种物件,而常用的,大概是这几种。


玉佩、簪子等首饰。这些首饰不只是男子可以送给女子,女子也同样可以将自己的首饰送给意中人,即便是不能每天相见,玉佩和簪子陪在心上人身边,犹如日日相见。


香囊。香囊其实在古代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定情信物的“标配”了,如果说有心上人的话,女子可以亲手做一个细致的香囊,然后赠予他,男子也有意,就会将香囊作为贴身之物,而且常常佩戴。



木梳。木梳在古代有“白头偕老”的美好寓意,正所谓“结发同心,以梳为礼”,把梳子当做定情信物,其实也是很合适的。而且,古代女子在出嫁前也有木梳梳头的习俗,如果“520”不知道送心上人什么礼物的话,送一把梳子也是很浪漫的哦。




END



传承华夏文明
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责编:朋天岳

监制:魏良鹏



中文宣全国客服热线

400-0027-300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