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庆丰包子铺月坛店,当日中午习近平主席在这家店内吃了午餐,图为“主席套餐”:二两猪肉大葱馅包子,一份炒肝,一盘芥菜。新京报记者黄月 摄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作者:梁相斌/祝捷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4年4月
原标题:梁相斌再过20年,会觉得这段历史惊心动魄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今年4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等内容进行了全面地梳理和论述。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本书的作者之一梁相斌,从《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书的写作初始谈起。
【作者简介】
梁相斌历任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党委书记等职,现任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党组书记。主要专著有:《中西方新闻战》《影响中国的480天——毛泽东在东湖》《岁月钩沉》《黄土忠魂》《秦人入楚记》等。
祝捷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独著或与人合著著作10种,发表论文50余篇。
本书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力图从实践到理论层面引导全党同志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共识,增强全党同志的理论自觉和制度自信。
【八项规定部分内容】
● 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 要精简会议活动,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
● 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
● 要规范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
● 要改进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 要改进新闻报道,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 要严格文稿发表,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 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
八项规定改变了“官本位”观念
新京报:这本书当时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梁相斌: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八项规定,对规定能不能执行,各界存在疑虑。结果没几天,风就硬起来了,在全国刮起来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阵风能刮多久,能不能刮下去,能不能解决腐败问题。又过了几天,人们发现总书记出门不要警车开道不要住大房子,大家一下子知道是来真的了。
我当时也在想这个问题,中央搞八项规定,肯定是影响中国的大事情,而且我发现,这个事情真的要干下去了。
最初我打算给这本书起的题目是《八项规定影响中国》,后来觉得不仅仅是影响,规定还决定了中国的走向,所以想用《八项规定决定中国》,再后来觉得还是不对, 应该是“改变中国”。开始给这本书搞了八个章节,确定由新华社国内外八个记者来写,也与记者进行了沟通,大家也愿意一起来写。过了几天我又在想,由我们新华社来写这本书,会只有一个视角,所以改变了主意,决定与著名学者祝捷来一起完成本书,他也很优秀,在湖北青年学者里很有影响力。
新京报:“改变中国”里有哪些确切的改变呢?在书的第一章里提到了比如言语、舌尖、车轮、楼堂中的改变。
梁相斌:首先是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一种“官本位”观念,我们从奴隶社会开始,贵族可以决定奴隶的生死;封建社会,帝王官员决定老百姓的生死;到了民国依然维持着一个上流社会。所以很多人要当官,觉得当官可以耀武扬威、出人头地,他们把共产党干部是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当公仆的这些东西都忘记了,所以八项规定非常好,改变了中国的官文化。一直以来共产党官员为人民不懈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但是很多人违背了这个宗旨。这种改变很重要,而改变后能不能坚持也很重要。
新京报:在本书的第四、五章里,提到了很多八项规定出台后社会风气的转变。你说坚持很重要,你觉得是否能坚持呢?
梁相斌:有几个原因我觉得能坚持下去,第一是腐败的享乐主义人们已经深恶痛绝,而党内对形式主义也很反感,所以这次八项规定是得到了党内外的高度共识。第二是总书记率先做,我们是上行下效的文化,上有所好下必投之,领导严格要求自己,下面的人也会照做。我在分社看到,省领导也不敢让警车开道了,开会也不搞鲜花了,也不豪华宴请了,很多无效会议也不去了,这样一级带一级,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越来越严,越来越廉
新京报:你刚才提到一开始大家对八项规定能不能执行是有疑虑的,那你觉得是什么事件或节点,让大家消除了这个疑虑?
梁相斌:总书记到深圳,他在路上不要警车开道,这就是上行下效的状态。底下人看总书记已经这样做了,高级干部就会跟着做,中级、基层干部也都跟着。这一届中 央给出的最大信心就是,要别人做的自己先做,就是所谓的“打铁先要自身硬”。不搞那些做不到的。我就不让你发粽子还不行吗?不发贺卡和月饼还不行吗?我到你单位去查账,坚持这样做,只能越来越严,越来越廉。我觉得再过20年看这段历史,那是惊心动魄的,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兴转折。现在有些官员不适应。有牢骚,但是这样的做法才是得民心的,能看到总书记的决心,如果能坚持10年,就会成为一种定式,成为做人做事的标准。
新京报:在这本书里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例子,比如习大大的套餐。
梁相斌:把领导人吃什么,展现给国内外的人民,是说明他们的一种作风,这种作风可以代替下面过去的鲍鱼鱼翅。而他的套餐现在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大家都知道,总书记就是这样的。
新京报:同样我们也在书里看到很多平民的感人故事。
梁相斌:这种转变是全方位的,文化、政治、意识、社会各个方面的转变。包括现在很多人对转变这件事还有疑虑,但我认为是这些人没有考虑透,转变已经不可逆。 我在基层组织记者进行报道,老百姓对这些转变是非常欢迎的。这些转变也让我们更有信心,我们也是党的队伍里的一员,对党真的带动老百姓建立和谐社会有了信心。不然贫富差距,特权盛行,老百姓能服你吗?那你能执政吗?
新京报:在这本书的结语里,也提到“永远在路上”,是不是说明这件事还是任重道远?
梁相斌:困难会很大,首先还是我们很多领导干部,没有解决当官为了什么的问题。第二长久以来在官场形成的官文化容易反弹,所以要靠制度和自律来约束。第三是追求目标的问题,这些社会需要安贫乐道的人,而不是仅仅为了当官能光宗耀祖。还有,多年已经形成的崇拜物质和享受的状况,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我们要把住干部入口,敞开干部的出口。把真正有理想、想干事、不给自己谋事的人留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书摘
“与总书记偶遇”
2013年12月28日,一则微博引发了全国“庆丰包子铺”热。当天13时20分,网友“四海微传播”发布微博,内容为:“亲们,我没看错吧?!习大大来庆丰吃包子啦!果断上图。”微博同时配发了习近平同志在庆丰包子铺月坛店的照片。一分钟后,该网友再次发布微博,内容为:“习大大排队买包子,还自己买单、端盘子、取包子。以后庆丰可以出习总套餐啦。”
“朴实之风迎面而来”
2012年12月底,在河北阜平考察期间,习近平同志住的虽是套间,但面积也不过就是十六七平方米大小。习近平同志说:“小房子优越性很大,走两步上厕所,打电话,都很方便,县里头有这样条件就可以了,县委再搞得太豪华了没必要了。”
“不转型不行了”
“湘鄂情”曾经是高端餐饮业的一块标志。八项规定出台后,“湘鄂情”首当其冲,成为受损较大的餐饮企业之一。2012年“湘鄂情”全国所有门店亏损的只有6家,而在2013年第一季度,在27家直营店和9家加盟店中,亏损门店已经达到23家之多。“把高端全部关掉”,面对史无前例的压力,“湘鄂情”董事长孟凯表示,“我们要做中国人的饭堂”。
采写/新京报记者 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