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军人的字典里没有节假日,只有枕戈待旦,只有备战打仗,只有保家卫国。革命战争年代, 战地年味总是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战斗之中。值此新春佳节之际,让我们重温那些在春节期间打响的战斗,用心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1932年大年初三:
红四方面军血战杜甫店
1932年1月19日,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的率领下发起商潢战役。2月初发生的杜甫店阻击战,成为这次商潢战役的关键一战。
杜甫店,又称豆腐店,是河南潢川江家集镇的一个村庄,村庄周围道路曲折,冲洼起伏,是红军聚歼援敌的理想战场。红四方面军总部令第12师在杜甫店地区抢构阵地,负责正面阻击;调围城的红73师于第12师右侧,置第10、第11师于第12师左侧,伺机从两翼对敌实施迂回包抄。第12师接到命令后,由双椿树赶往杜甫店。抵达后,师长陈赓立即组织各团勘察地形,决定集中主力于杜甫店西北一线防守,第34、第36团分别置于商潢公路左右两侧,并以第35团为预备队。与此同时,红军诱敌部队抵近潢川,引诱潢川敌人出援。
2月8日大年初三,潢川援敌右路军与第12师在杜甫店地区接触,左路敌军亦向杜甫店以东进逼。徐向前在回忆录中提到了杜甫店阻击战:“二月八日上午,战斗打响。作战对手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第2师等部,装备好,战斗力不弱。我们硬着头皮,以正面部队死死顶住敌人的疯狂进攻……”第12师据守阵地顽强阻击,数次与敌肉搏,给敌以很大杀伤。第73师由东面向敌迂回,歼敌1个团。激战至下午,第10、第11师从左翼迂回成功,包围了敌指挥部,并抢占传流店渡口。敌右路军见后路被切断,纷纷后退,左路敌军亦动摇。红军乘势全线展开猛烈反击,锐不可当。数万敌军人慌马乱,争相向北溃逃。
2月9日大年初四,红军冒着大雪乘胜追击,直抵潢川城郊。此次战斗,红军发扬英勇顽强、机动灵活、猛打猛追的战斗作风,以10个团的兵力击败优势装备的敌军19个团,共毙伤、俘敌4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商城守敌见援军溃败,连夜弃城经商南反动亲区逃往麻城。红军不战而克商城,缴野炮2门。
1940年大年初二:
八路军反击顽军石友三部
1940年2月9日大年初二,八路军第129师在冀南等部队配合下发起反击顽军石友三部的战役,也称“冀南第一次反击石友三部战役”。
石友三,善于投机,人称“倒戈将军”。抗战初期,石友三为保存实力,曾与我军合作抗日。1939年4月,蒋介石以主政华北为条件,密令第39集团军总司令石友三反共,石友三的立场立刻转为彻底反共,公开狂妄宣称要先发制人,消灭八路军。1940年1月,石友三部先后将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2个连、青年纵队1个排包围缴械,并围攻东进纵队第3团及清江、清河2个县大队。
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同志于2月3日致电八路军总部和第129师,指出对石友三部采取争取的方针已不适用,应在其向我出击时坚决彻底予以消灭。根据这一指示及八路军总部部署,第129师决定集中冀南、冀鲁豫、冀中军区部队,歼灭顽军石友三部及孙良诚部于卫河以西地区。
战役原定2月11日进行。熟料,石友三发觉并率部于2月9日南逃。第129师立即命令参战部队展开猛烈追击与堵截。
战役打响后,青年纵队第771团、冀南军区特务团等部在清河以西之狼窝消灭孙良诚部1个团。东进纵队第2、第3团及冀中军区第23团于威县东北之史家庄、枣科一带,与石友三部暂编第3师激战,歼其2个营。东进纵队、青年纵队、先遣纵队、筑先纵队各1个团及第386旅4团在清河西南中兴集一带,与石友三部第181师激战整日,阻滞顽军逃窜。
随后,八路军将石友三部包围在威县东南下保寺、马呜堂、窑安镇地区,并发起猛烈围攻。石友三部伤亡惨重,于15日夜突围西逃。东进纵队主力、青年纵队第771团与冀中军区赵谭支队等部,立即沿石友三部左右两侧平行追击。此时,日军为掩护石友三部,出动日伪军3000余人进至广平、丘县间地区,向八路军发起进攻。石友三部趁机从大名、临漳间渡过漳河,向清丰东南地区撤逃。战至18日,八路军停止追击,结束了战役。同年,八路军部队协同作战,先后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反击石友三部战役。石友三部在沉重打击下全线南窜。
1948年大年初一:
东北野战军下达攻取鞍山命令
1948年初,东北战场的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我军战略反攻之下,国民党军被迫集中兵力,固守长春、沈阳、锦州等24个大中城市。鞍山、辽阳等城市,本来是“沈阳防守体系”的南部要点。当时,为负隅顽抗,驻鞍山守敌修建多个防御工事,组成强大火力网,使鞍山成为易守难攻之地。然而,国民党东北“剿总”惧怕兵力分散被歼,命令两城守军向沈阳收缩。
根据形势变化,2月7日,毛泽东同志在致罗荣桓、刘亚楼等人的电报中明确指出:“你们现在打辽、鞍、本、营区域之敌很有必要。这个战役完成后,你们就可解放辽南。”东北野战军总部根据中央指示,决定迅速包围歼灭沈阳以南的辽阳、鞍山、营口之敌,防止敌兵力收缩固守。2月10日正值大年初一,东北野战军总指挥部向作战部队发出攻取鞍山的指示。东北野战军第4、第6纵队等部顾不上过年,迅速向鞍山挺进。
2月12日,第4纵队12师率先赶到鞍山东郊,其余部队也陆续到达指定地点,完成对鞍山的包围。此役,由第4纵队司令员吴克华统一指挥,共集结第4纵队、第6纵队、辽南独立第1师、总部炮兵师及部分地方武装近8万人。国民党鞍山守军为第52军25师以及保安团和地方武装等部约1.3万余人。
我军第4、第6纵队等部经5天外围战斗,至18日,占领外围据点,进抵鞍山城下。2月19日,我军对鞍山发起总攻。东西两路攻击部队在炮火支援下,迅速突破城垣。西路第6纵队主力进入纵深后,将铁路以西守军分割成数块,随即向市区猛烈进击;东路第4纵队插入市中心,占领神社山、制钢所等要点;独立第1师攻占鞍山车站。各攻城部队由火力组、爆破组、突击组、支援组等组成的攻坚小分队,在纵深战斗中发挥独立作战能力,逐一攻占守军的火力点、集团地堡和核心工事。至20日凌晨结束战斗,全歼守军。从此,鞍山回到人民手中。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