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宣资讯 > 中国正能量网 || 人生感悟|不必过度解释自己

中国正能量网 || 人生感悟|不必过度解释自己

2025年04月07日 17:20:30 来源:中文宣三百 访问量:224

2025



 

|不必过度解释自己



“你为什么这么做”并不重要,“这是我的选择”才重要。


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我们做出一些决定和选择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地想要向他人解释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比如为什么换工作、为什么穿这件衣服、为什么拒绝对方的请求,等等,仿佛只有解释了才能让决定显得合理。


解释很多时候是善意的表现:不想造成误会,渴望得到理解,厘清基本事实……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但过度向别人解释自己的选择、解释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一种“证明自我”的漩涡。当我们企图通过详尽的说明来赢得对方的认可或理解时,有时会篡改选择的初心,我们会被对方带着跑,表达的重点从“我做出了这个决定”变成“我解释这个决定”,这是一种很大的、且常常是无用的消耗。




很多时候,过度解释容易给人留下讨好、不够坚定、容易拿捏的感觉,从而在人际交往时削弱自己的气场,变得弱势。


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种经历,在比较重要的场合,或是面对社会地位比自己高很多的人时,如果表现不是太好,常常会不自觉地主动解释一句,“不好意思,我太紧张了”,这种解释其实也没什么必要,反而像是一种主动的自我矮化,与解释相比,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更加重要。


实际上,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决定,都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其他人既不帮我们决策,也不为我们承担后果,而那些真正支持你的人不需要你去解释。既然如此,无关的人怎么想又有什么重要的呢?“你为什么这么做”并不重要,“这是我的选择”才重要,这是我们主体性的体现,也是我们变得自信强大的重要一步。




当然,我们说“不过度解释”,是希望你不要陷入“自证怪圈”或在自我辩护中消耗过多精力、牺牲自我认同,而不是说就拒绝沟通、拒绝交流了。在工作中,基于事实的有效解释可以消除误会、维护边界,更好地完成社会协同,减少合作摩擦;在生活里,必要的解释、坦诚的告知、及时的澄清都可以帮助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建立更深的信任。


解释这件事是需要区分对象和场合的,面对那些重要的亲密关系,我们选择坦诚以待;如果是些泛泛之交,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投入精力;而如果是一些恶意评判者,则一定要减少纠缠,保护好自己的情绪和能量。


每当你急迫地想要解释自己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Ta是我的谁?我真的需要向Ta解释吗?”


过多的解释本质上还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们现在常说“课题分离”,“别人是如何解读我的”是别人的课题,不需要你来承担。而我们自己的课题呢?也许就是,坚定地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END

主   办|中文宣三百文化产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监   制|文宣君

主   编|蔡   博

编   辑|宣新平  仲   声

摄   影|黄纪椿

【声明:公益。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中文宣微信公众号,经同意授权后方可转载,并在文章首尾标明出处。如果您认为涉及侵权或标注与事实不符,烦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