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新四军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之一。这支由八省游击健儿组成的抗日铁流,经历十年浴血奋战,到1947年取消番号,已从最初的1万人发展为30万人,他们驰骋于大江南北,成为“华中人民的长城”。
“创新”,是新火文创空间的关键词之一,更是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动力。通过创新,找寻红色文化与大众需求的契合点,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历史,将对英雄先烈的敬仰之情,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让新四军革命精神与现代文明于此相互交融,传承不辍。每一件文创都是一个媒介,传承新四军革命精神的同时,亦传播对生活美学的理解。
本期我们为大家展示面向学生群体卡法的橡皮、铅笔、练习簿等学习文创产品,以新四军英雄人物为原型,将革命精神融入校园,激励青少年积极向上。
橡皮外部在勾勒新四军战士的英勇身姿之外,设计师更以这方寸之间,细腻述说着新四军战士们在烽火连天中,以枪炮为笔,英勇抗敌,谱写的辉煌胜利篇章。“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不怕困难,勇于斗争”、“胜利是属于中华名族的”......字字句句让每一块橡皮皆承载着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中坚韧不拔与执着奉献精神的深情颂扬。
新四军臂章精心刻印在铅笔尾部,每当握笔书写时,标志便如不经意的使者,将新四军革命精神与炽热的红色基因,悄然传递给执笔者。不论是用来记录学习所得,还是捕捉生活里那些温柔而动人的瞬间与感悟,每一次笔尖轻触纸面,那枚新四军臂章便在视线边缘静静守候,宛如历史的长河在耳畔轻声呢喃,激励着心灵不断向前,追寻那无尽的远方。
铁军忠魂雕像、三年式重机枪、新四军战士雕像、歼-5战斗机,以这些新四军纪念馆中的标志性元素作为练习簿的封面主体,赋予了练习簿独特的红色底蕴,让每一翻动页角的瞬间,都仿佛开启了时光之门,引领人们穿越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字体布局经典怀旧,透露出岁月的沉淀与积淀,让人在书写中深切感受到先辈们的满腔热血与不朽激情,仿佛与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勇身影,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供稿 | 社教服务部
审核 | 朱卓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