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神州视点 > 中国正能量网 || 习语丨“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中国正能量网 || 习语丨“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2024年05月14日 21:30:5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新华网 闪电新闻 天津广播 访问量:2017
   
“百姓谁不爱好官?”“焦裕禄精神一直是一盏明灯。”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今天,焦裕禄逝世60周年纪念日,缅怀,致敬!

附:
今天,我们为什么依然怀念他?
来源:新华网

有这样一个人

他的故事

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他曾在兰考一线
带着受灾群众
整治内涝、风沙、盐碱
因为工作太忙
逝世前
他甚至没来得及和家人
留下一张全家福
有人说
他的名字
代表着一种精神

他不仅使一片土地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影响和感动了几代人

他就是

人民的好公仆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焦裕禄

60年前的今天
年仅42岁的焦裕禄
永远离开了我们
可他留下的
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那一个个触动人心的画面
却永远镌刻
每个人的心里

1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
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
河南省兰考县
曾经是个穷窝
黄河在这里改道北流
留下一眼看不到头的黄沙
1962年底
兰考火车站
四处挤满了等着扒上火车
到外地逃荒的灾民
这是第一天
踏上兰考土地的焦裕禄
看到的情形
当时的兰考
正处于风沙、内涝、盐碱
“三害”最严重的时刻
临上任前
焦裕禄这样向组织立下誓言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
决心改变兰考面貌”
焦裕禄同志生前在田间劳动的情形。新华社稿
到任第二天
他就下乡去了
农民的草屋、饲养棚、田间地头
……
一年多的时间里
他跑了全县
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
走进了最贫苦的群众中间
“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
越是困难的地方
越能锻炼人”

这是焦裕禄当年满怀豪情地在泡桐树前留影。新华社发(1990年5月10日发)

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曾经回忆说
老焦病危躺在床上
还在问县里的工作、问生产情况
问张庄的沙丘封住了吗
赵垛楼的庄稼淹了没有
秦寨盐碱地上的麦子长得怎样
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树栽了多少
……
“百姓谁不爱好官
把泪焦桐成雨”
一个党的干部
把热血乃至生命
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老百姓怎么会不铭记他、感念他?

2

“我是您的儿子”

在焦裕禄短暂的一生中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场面

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一天

焦裕禄迎着大风雪

走进一户无儿无女的老人家

老大爷卧病在床

老大娘双目失明

焦裕禄一进屋

就问寒问饥

“你是谁”

“我是您的儿子”

这段朴素而真挚的对白

穿越时空

叩击着每一个聆听它的心灵

而像这样

令人双眼湿润的故事

还有太多太多

1963年的春天

不满周岁的张徐州得了重病

是下乡考察的焦裕禄救了他的命

后来,为了铭记这段恩情

他改名张继焦

张继焦(右一)在河南省兰考县展览馆为参观者讲述焦裕禄的故事(2021年3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
父老生死系”

谁惦记着老百姓

老百姓就永远念着他

3

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下面这张图片
相信许多人都很熟悉
一把破破烂烂的藤椅
镌刻着岁月的痕迹
见证了焦裕禄
艰苦工作的日日夜夜
当兰考开始变得欣欣向荣时
焦裕禄的身体
却每况愈下
可怕的病魔折磨着他
让他夜不能寐
1963年9月
焦裕禄的肝病已非常严重
在开会、作报告、听汇报时
他总是把右脚踩在椅子上
高抬右膝顶着时时作痛的肝部
日子久了
他坐的藤椅右侧
就被顶出了一个大洞
病痛稍有缓解
焦裕禄便亲自动手
用藤条把藤椅上的窟窿一点点补好
但不久,藤椅又被顶破
1964年3月22日晚上
也就是焦裕禄
去医院治病的前一天晚上
他就在这把藤椅上
忍着剧痛用颤抖的手写起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这篇文章
遗憾的是
文章刚刚开了个头
病魔就迫使他放下了手中的笔
……

临终前

他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

“把我运回兰考

埋在沙堆上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

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这是2021年6月23日拍摄的兰考县凤鸣湖湿地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如今的兰考
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许多年前焦裕禄亲手植的
一株“小麻秆”泡桐苗
也华盖如云矣

今天

我们依然怀念焦裕禄

焦裕禄的精神

跨越时空、永不过时、历久弥新

人民的好公仆

人民将永远铭记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综合新华社(记者:王丁、张旭东、吴晶、刘怀丕、韩朝阳、李文哲等)、@央视国家记忆、@人民日报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兮,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习近平 一九九〇年七月十五日

铭记 | 整整60年!今天,我们为什么依然怀念他?

他流传最广的照片是偷拍的

逝世后连标准像都没有

但他的样子所有人都记得


他一生忘我工作
为了让饱尝困苦的人民过上好日子
他从曾经的白净斯文
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模样

他就是焦裕禄

“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和广大干部的好榜样”


图片


1964年5月14日

焦裕禄被肝癌夺去生命,年仅42岁

临终前

他最后的请求是把自己的遗体

埋在兰考的沙堆上


5月12日

一张尘封62年工作照赠送给焦裕禄后人

再次揭开焦裕禄不为人知的故事


图片


今天正好是

焦裕禄逝世整整60周年

一起重温焦裕禄的一生

缅怀,致敬!





1

不了解焦裕禄的前半生

不会理解焦裕禄做出的选择


图片

解放初期的焦裕禄


1922年,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博山县(现属淄博市)北崮山村西头的焦家祖宅里。当时焦家开着油坊,生活尚可。父亲焦方田喜得次子,视若珍宝,请来私塾先生起名。先生叹世道艰难,便起名“裕禄”,乳名“禄子”。受爷爷影响,焦裕禄擅长拉二胡,很快成了学校雅乐队的台柱子。


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了博山县城。在日寇的劫掠下,焦家油坊的经营情况一日不如一日,家道逐渐中落。读完小学后,焦裕禄被迫辍学。


1942年,为了维持油坊生产,父亲焦方田借了一笔外债,没想到最后被讨债者逼上绝路去世。就在焦裕禄准备操办葬礼时,日军却以“共产党嫌疑分子”为由将他押到博山宪兵队。


1942年底,焦裕禄被日军押送到辽宁抚顺煤矿当劳工。他后来在自己的干部情况介绍中说:“不到一个月,我们附近村被抓去的20人死了17个,只剩我们三人,但也是带病下窑。”


图片

日控时期的抚顺煤矿


1943年7月,焦裕禄混进消防队,乘消防车逃出日军魔爪,辗转来到江苏宿迁,并且遇到了新四军。当他得知家乡博山也有党组织后,立即返回家乡,加入北崮山村的民兵组织。


1946年1月,在一户村民家中,24岁的焦裕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7年,他随部队来到尉氏,留任后主要负责剿匪工作。


那时,焦裕禄负责的大营区是著名的土匪窝,其中名头最响的是欺男霸女、杀人如麻的黄老三。


嚣张的黄老三命令手下偷袭区部,要“活捉焦裕禄”。焦裕禄事先获得情报,沉着应对。他带着20多位民兵,“活捉了来活捉自己的土匪”。


然后,焦裕禄张榜公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告示一贴出,无数土匪倒戈,黄老三身边的“勤务官”梁长运也弃暗投明了。


焦裕禄还单刀赴会招降黄老三,但黄老三不仅不投降,还变本加厉地安排手下暗杀焦裕禄。


那段时间,焦裕禄“睡一觉换一个地方”,有时甚至上下半夜睡在不同屋子。多年后,女儿焦守云听母亲徐俊雅回忆过那段日子:“那时候你爸胆子真大,天黑时安排好工作,腰里别把斧子就出门了。”


后来,焦裕禄用计将黄老三抓住又放走,悄悄率队顺藤摸瓜,将黄老三及其党羽一并抓获。


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投身到国家建设中。


1953年6月,31岁的焦裕禄响应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来到河南洛阳矿山机器厂。焦裕禄一生工龄18年,其中有9年属于洛矿。


图片

焦裕禄同志在洛矿原办公楼前留影


焦裕禄抵达洛矿时,这里刚刚筹建完毕。一年后,领导决定选派焦裕禄和其他几位同事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


焦裕禄虽是小学文化程度,但到哈工大后,他如饥似渴地查阅资料,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立即向老师、同学请教。半年后,焦裕禄与同学们有机会“转入本科阶段学习”。


图片

上世纪50年代的哈工大校园


但就在此时,洛矿来信:厂里对培训计划做出调整,决定让你们即刻中断在哈工大的学习,到生产工艺先进的大连起重机器厂进行岗位实习。


他攥着洛矿的通知一夜没睡,天亮后,他下了决心:“还是服从安排。”


1955年,焦裕禄来到大连起重机器厂报到。


他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为苏联专家们表演文艺节目,趁机向他们请教俄语。焦裕禄与苏联专家们熟悉后,也从专家那里学会了技术方面的简单俄语。


图片
焦裕禄(左4)与苏联专家雅辛斯基检查机床设备


在解决语言难题的同时,焦裕禄还努力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1956年,带着一身学来的本领,焦裕禄回到了洛矿。


图片

1958年,焦裕禄(前排左四)在提升机前与厂领导、工人合影


当时洛矿党委提出“边基建,边生产,试制2.5米双筒提升机”的任务,作为一金工车间主任,焦裕禄一心铺在研制任务上,曾连续50多天没回家,吃住都在厂房,还经常开会到半夜一两点,开完就在车间的长凳上睡一晚。


在焦裕禄的带领下,一金工车间只用了3个月就成功研制了2.5米双筒提升机。后来,这台倾注了焦裕禄大量心血的提升机,整整服役了49年,直到2007年才被淘汰。


1962年,从洛矿离开后,焦裕禄再次回到河南开封尉氏县,担任县委书记处书记。


2

河南发现焦裕禄珍贵照片

唤起尉氏县尘封62年的回忆


今年5月12日,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举行焦裕禄同志在尉氏工作照展出暨赠送仪式,展出焦裕禄在尉氏工作期间的一张工作合影,并将其赠送给他的二女儿焦守云,以特有的方式纪念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图片

5月12日,尉氏县党史办主任张建营向焦裕禄二女儿焦守云捐赠照片。


2月6日,照片中老中医史紫鹏先生的后人在参观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时,提到家中翻修老房子时发现了一张焦裕禄同志的合影。展览馆立即派人会同县史志研究室相关同志前往其家中,找到了这张尘封62年的珍贵合影。照片拍摄于1962年9月,是一张黑白合影,距今已62年。当时为落实党中央“必须把中医重视起来”的指示精神,刚返回尉氏工作3个月的焦裕禄,主持召开了尉氏县名老中医带徒工作会议。照片中共有29人,除了焦裕禄和4名县里相关负责同志、3名儿童,还有当时尉氏县的知名老中医及其徒弟。焦裕禄蹲坐在前排中间位置,第二排的凳子则让给了几位年岁较长的老中医。当时焦裕禄刚刚过完40岁生日,他手拿文稿,目光沉稳坚毅,显得严肃而干练。


图片

1962年,时任尉氏县委副书记的焦裕禄(前右五)同全县老中医合影留念。


1962年,他第二次来到尉氏工作,距离他第一次来到这里负责剿匪相隔15年。这次来到尉氏工作之前,焦裕禄已经患有严重肝病。


重回尉氏,焦裕禄的工作重点已经变成农业建设。


焦裕禄发现,当地负责开拖拉机的机耕队吃拿卡要,于是立马写了一首斥责的顺口溜:“好饭好菜,拖拉机跑得快;无菜无酒,犁不到头就走。”借助口口相传的舆论力量,这种揩农民油水的歪风很快就被刹住了。


1962年12月,焦裕禄带着一身干劲与病痛离开尉氏,调往兰考,成为大众所熟知的焦裕禄。


3

带病赴任兰考治“三害”

20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


1962年冬天,正是河南兰考县遭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平均亩产仅43斤。这时焦裕禄被派到兰考,任县委书记。焦裕禄到兰考县不久,就亲自去老韩陵大队做调查研究,并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撰写了一份调查报告。他说:“我们每天都在指挥生产,每天都在发言,不调查研究怎么能行呢?”作为县委书记,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关系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老百姓的利益。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深入调研,是对工作方方面面的全面了解。决不能因调研不深入、工作不细致,让百姓为自己的“决策失误”买单,让党的事业蒙受损失。


图片

焦裕禄在泡桐树前的留影


焦裕禄走遍兰考大地,发现黄沙满天,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盐碱地,这让焦裕禄心痛不已。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全县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在之后的一年多,焦裕禄靠一辆自行车和自己的双脚,走遍了120多个生产大队,行程1250多公里。正是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身为县委书记,焦裕禄不顾自身病痛,前往一线调查研究,用亲自调查的第一手翔实资料作为治理“三害”的决策依据


他所开创的水利工程,最终让20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为治理风沙而大面积种植的泡桐,后来也成了闻名于世的民族乐器材料。


图片

焦裕禄在老韩陵大队的红薯地、花生地和村民一起劳动


焦裕禄为了解“三害”,起风沙时,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下大雨时,他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他还经常忍着肝部剧痛,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直到住院前几天,他还挥舞铁锨在红庙公社葡萄架大队和群众一起劳动。在肝癌后期,他拿个鸡毛掸子、茶杯盖等物品顶着肝部坚持工作,常坐的藤椅右边都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


1963年6月,焦裕禄又回到尉氏县担任县委副书记一职,这里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有很多老朋友,能很快融入环境、团结同志、开展工作。在这四个多月时间里,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焦裕禄还总结了两条领导原理:要搞好团结、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因此被树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4

去世后埋在兰考沙丘

一生不曾与家人照过全家福


剿匪时胆大心细的焦裕禄,还是一名优秀的青年团干部,担任过青年团尉氏工委副书记。他曾说:“党是头颅,团是手足。一个人只有头颅没有手足怎么行?”


也是在青年团里,焦裕禄收获了爱情。


1950年6月,焦裕禄与徐俊雅在河南省团校举办的培训班里相识了。凭借一手精湛的二胡技艺,他成功引起了尉氏优秀团干部徐俊雅的注意,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取得双方父母同意后,两人举行了婚礼。


结婚那天,焦裕禄拉了一曲《小二黑结婚》,徐俊雅伴唱:“大伙儿呀,你拍手他叫好,都说你是一个好青年。”


图片

焦裕禄(右)与徐俊雅


焦裕禄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直到去世前3个月,1964年春节,他才带着全家人做了一件了却心愿的私事——回到生他养他的博山。在焦家祖宅门前,他伫立许久,默默注视着早已荡然无存的油坊旧址。半晌,他才慢慢走进故宅。


大年初二,焦裕禄组织了一场家宴。焦裕禄侄子的未婚妻赵新爱以未来侄媳妇的身份参加了那场家宴。她记得当天下着大雪,焦裕禄披着一件打着补丁的衣服,时常叉着腰,脸色发黑,滴酒不沾。她还发现,焦裕禄母亲李星英的脸色也非常凝重。


“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逝世,年仅42岁。他一生不因私情乱公事、不以亲情乱原则,经常教育孩子们要艰苦朴素,要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要自食其力,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焦裕禄一生为民,甚至没来得及和家人留下一张全家福。他曾对着子女说:“劳动最光荣,不劳而获最可耻。从小要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长大后就能自食其力,就会对劳动人民有感情,才不会忘本。”


图片

焦裕禄去世后,妻子徐俊雅(后排中)和子女们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如今兰考早已实现脱贫
焦裕禄当年的夙愿变为现实

昔日的风沙盐碱地
如今春光正好
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图片

每到春天,那棵著名的“焦桐”,连同遍布兰考城乡的泡桐,花苞饱满,花香四溢。


在百姓心窝里扎根的人
他的精神永存人间

焦裕禄
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
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
矗立在中国大地
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
编辑 | 马媛
综合 | 大河网 环球人物 国家记忆 央视新闻 新华网 光明网 凤凰卫视 共青团 共产党员等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