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中国正能量网 | 设计新四军纪念馆,他没收一分钱,还落下终生不适

中国正能量网 | 设计新四军纪念馆,他没收一分钱,还落下终生不适

2025年03月29日 09:55:19 来源:新四军纪念馆 访问量:712

3月21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新四军革命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走进东南大学。在活动现场,记者采访了东南大学建筑系主任、90岁的鲍家声教授。四十年前,正是他设计了新四军纪念馆的主体建筑。

“重要的政治任务”

1985年,鲍家声出任南京工学院(1988年恢复更名为东南大学,为便于阅读,下文即称“东南大学”)建筑系主任。没多久就接到了一项任务:设计位于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

任务是通过省委省政府传达下来的。东南大学建筑系在国内享有美誉,许多重要建筑的设计均出自该系。四十年前,也没有今天招标之类的程序,与任务同步传达的,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90岁的鲍家声向大家讲述设计新四军纪念馆往事。

鲍家声是皖南人,从小听着新四军游击队的故事长大,自然知道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他召集了系内所有的设计力量,每人出一套设计方案。最终选定八九个方案,进行综合评审。

平面图、剖面图、透视图……东南大学老师们手绘的设计图案交了上来。风格上有现代立体的,有不对称的,有园林式的,几乎囊括了建筑设计的所有流派。

鲍家声自己也设计了一稿,也就是今天的新四军纪念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个设计是“方方正正”“四四方方”。

“新四军是我们党领导的正规部队,这个设计得堂堂正正,要大气、庄重。不能太异形、太时髦。”鲍家声告诉记者,他内心里觉得,这个“四四方方”的设计,也与新四军的“四”暗中契合。

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就选鲍家声的设计稿。

“三线一性”的讲究

“方方正正”“四四方方”,并不意味着循规蹈矩、墨守成规。鲍家声告诉记者,在整体设计上,他有一个“三线一性”的讲究。讲究到位了,才算好作品。

“三线一性”中“三线”指的是参观线、光线、视线,这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关键要素。“一性”指的是艺术性,是建筑最终呈现的整体效果。

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为鲍家声讲解。

设计参观线有三个考虑:参观顺序、连贯性和灵活性。考虑到展陈展板的文字是从左到右,参观线必须也是从左到右,不然会路线重复;新四军历史是有时间维度的,它的连贯性不容忽视;考虑到观众的实际情况,有人可能只挑选感兴趣的看,有人看了一半有事走了,那么建筑设计得考虑到出口设置问题,不能逼着观众看完才能走。

光线问题首先考虑就是自然采光,同时要避免光线反射问题。这涉及窗户如何开。最终采用了高处开窗的采光设置,如此也不妨碍馆内展陈布展。

视线问题主要是兼顾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这涉及展览的墙面不能太高,否则观众就得站得很远才能看清。最终鲍家声设置了3.5米的高度。

艺术性方面,凝聚了鲍家声的匠心。这是文化建筑、纪念建筑,艺术性明显高于普通建筑。鲍家声将二楼设计成向四面八方伸展的模式,一方面有了变化,同时也形成阴影,更具有艺术感。

而对于新四军纪念馆正面的浮雕立面设计,鲍家声借鉴了苏联众多关于卫国战争建筑的设计,将外墙立面设计为两面红旗的造型,既寓意“工农”的结合,也暗合八路军、新四军在盐城的胜利会师。

值得一提的是,鲍家声甚至考虑到观众参观时可能出现疲劳的问题。他吸收了美国建筑设计师的经验,将纪念馆参观的顺序设计成从二楼开始。观众入馆后,迎面而来的是宽敞的楼梯,登上楼梯就是新四军领导人的塑像,然后才开始参观。这样观众实际上是从上往下走,不会太疲劳。

“这是我一生的骄傲”

新四军纪念馆的设计方案,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广泛好评。考虑到纪念馆在盐城建,鲍家声找到盐城市建筑设计院合作,由对方参与做施工图设计,这样就近方便,确保方案实施得当、不出意外。

鲍家声(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项目托付不代表撒手不管。在建设期间,鲍家声多次来盐查看建设情况。20世纪80年代,南京盐城往来一趟堪称受罪,路况差、车辆旧、耗时长,早晨出发傍晚才到。1985年底,鲍家声最后一次来盐城工地上查看。新四军纪念馆已经雏形初现,广场上的纪念碑高大巍峨。

“也想建得再高再大一些,但条件不允许。500万元建设资金花得差不多了,旁边也没地了。”鲍家声告诉记者,设计新四军纪念馆,他没收一分钱设计费,当时也没有设计费之说,大家全凭热情与责任来干活。

然而在回南京的路上,由于临近年底,驾驶员归心似箭,一脚油门,面包车与大卡车迎头相撞。驾驶员受了重伤,方向盘卡进身体。坐在二排的鲍家声由于座椅断裂,狠狠地摔在地上。车内其他人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伤。

“第二天醒来,左腿肿了一大圈,过了好一阵子才消肿,此后四十年,每逢阴雨天左腿就不舒服。”鲍家声拍着大腿说。

1986年10月,新四军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广场上的纪念碑高大巍峨,象征着新四军将士的不朽功绩;方正规范的纪念馆严肃庄重,到访观众敬佩之心油然而生;纪念馆正面的浮雕,讲述着盐城会师的胜利与喜悦;而馆内的展陈展览,向人们讲述着“红旗十月满天飞”背后的英雄壮举。

新四军纪念馆的成功,为鲍家声打开了另一扇门。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史料陈列馆的设计,也委托于他。“能够设计两处重要的新四军纪念场馆,是我一生的骄傲。”鲍家声说,每逢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新四军纪念馆,他都会条件反射似地想到当年。往事历历在目,热情丝毫未减。

来源 | 盐阜大众报

审核 | 朱卓

图片

来源:新四军纪念馆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