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成名后改行当作家的不乏其人,作家契诃夫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当一回记者。1890年4月,他揣着《新时报》记者证从莫斯科出发,穿越一万多公里的苦寒和荒凉,辗转来到萨哈林岛,并在岛上采访了三个月零两天。最终,长篇纪实巨著《萨哈林旅行记》问世,契诃夫因“用文字诊断俄罗斯”而享誉世界。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经得起时间考验、能沉淀下来的好作品,不花费一番脚力、眼力、脑力无从得来,这是做新闻最质朴的方法论。俗话说,“文章中不中,要看基本功”。判断一名记者的基本功如何,其脚力、眼力、脑力,也是重要的参照。邹韬奋、范长江、邓拓、穆青……历数新闻界名家大家,他们无一不是这“三力”的表率。
脚力到位,笔力方能雄健,“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历史上,范长江行走大半个中国,写出《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今天,有人捏着单程机票孤身前往埃博拉疫区,有人为推动呼格案重审整整奔波9年,有人4个多月里走访70位抗战老兵……那些讲述好故事的记者们,都堪称脚力的冠军。“路是人的脚走成的”,“蜗”在办公室里翻资料,不可能得到鲜活的素材、生动的细节。从“三贴近”到“走转改”,事实证明,越接近、越真实,越贴近、越出彩。多扎根基层、常深入一线,掌握第 一手材料,“脚底板下出文章”的箴言就会应验。
一位新闻界前辈谈及成长之路曾总结道:一个记者的经历,可以概括为“古灵精怪”四个字。 仔细推究,从缺乏社会实践的“古板”到采写逐渐上路的“灵活”,再到善于打开局面的“精通”,直至历练为新闻业界独当一面的“怪杰”,一名记者从青涩走向成熟,何尝不是眼力渐长、观察渐精的过程。从这个意义出发,有意识地训练眼力,不仅是完成新闻发现的必要环节,也是培养新闻敏感的有效途径。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既能见人之所见,亦能见人之所未见,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采撷独特素材,始能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精品力作。
如果说思想是媒体的 至高境界,思考则是记者的制胜法宝。延安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多想”,鼓励报纸工作人员多动脑、多分析。报社将题词制成匾额,悬于编辑部窑洞重要位置,以激励大家身体力行。今天,处身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时代,垄断信息来源和发布渠道已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新闻竞争日趋白热化。如果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判断,就可能在众声喧哗、乱云飞渡中丧失价值的坐标。身为记者,贵在多思,必须沿着思想的阶梯,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判断框架,掌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本领,练就拨云见日的功夫。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用双脚去丈量大地,用双眼去观察时势,用头脑去萃取精华,新闻工作者就能通过一次次心灵之旅,让新闻报道更有温度、更加独到、更富见识,不负时代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