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评论:当下香港电影为何走不出低谷?

评论:当下香港电影为何走不出低谷?

2014年05月23日 15:48:24 来源:中国艺术报 访问量:482
在香港政府“电影发展基金电影制作融资计划”的支持下, 《岁月神偷》《麦兜响当当》 《过界》《末日派对》等不同类型的电影获得了融资,这些影片的共同特点是投资不大,“港味儿”十足。

  今天,中国电影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例如:中国电影票房与好莱坞相提并论,是中国经济地位和文化影响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另一宾厢,曾 是仅次于美国好莱坞、印度宝莱坞电影发行量,排行世界第三的香港电影却一蹶不振,相较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发展,香港电影尽管背靠着中国内地庞大的 电影市场,却依然无法走出低谷。虽然香港政府花费了上亿港币的资金为电影业提供支持,但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问题出在哪儿呢?

  香港电影的发展模式

  香港电影从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忠实地保持在制作商业电影的模式之中。早期香港电影其实并非以粤语为主,国语片的份额甚至高于粤语片,内容反映香 港本地文化(有别于广东地区文化)的更是稀少。很多香港电影制作班底其实亦并非本地,而来自于中国内地、台湾地区及东南亚,故此当时的香港电影题材广泛、 语言多样。

  香港电影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早期香港影片的市场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海外华人市场为主,与英美电影的市场并不完全重叠。上世纪60至70年 代的邵氏和国泰旗下的电懋几乎就是香港的好莱坞。上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急剧发展,新贵也涉足电影圈,投资电影的大财团数量激增,邵氏因而失去垄断地位, 转向电视广播业发展。以嘉禾为代表的卫星公司包拍的“外判制” ,渐渐代替具垄断性质的“大片场制” 。

  到上世纪80年代,香港的电视业带动香港本地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但香港电影在台湾地区、新马的海外华人市场的主导地位渐渐被香港本地市场所取 代,粤语片成为电影的主流,“港产片”之名也从此诞生。然而嘉禾代表的“外判制-独立制片”很快又被真正决定影片成功与否的发行和放映这两个环节上的财团 收购,因此上世纪80年代后期香港的院线制大行其道。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电影进入低谷,虽缘于东南亚市场的丢失,但也因为新媒体的冲击及盗版的 问题,以及金融风暴和“沙士”的影响。同时,香港电影的本地市场也已不足以再支撑港产电影制作日益增加的巨大成本。

  当年的港英政府将香港电影定位于娱乐行业,因此并没有什么电影政策,奉行完全不干预的态度,既没有直接向电影业界提供任何支持,亦没有像欧洲国 家般采取保护主义,限制外国电影入口竞争。港英政府1995年成立了艺术发展局的拨款资助,支持各项艺术活动包括电影及视觉艺术等,但资助范围仅限于非牟 利性质的独立电影制作,而最高资助金额亦只有50万元港币。政府与电影业相关的行政机构仅仅为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执行电影检查及监察制度。

    合拍片:内地电影市场的诱惑

  内地电影市场在短短的30年间,从开始的十亿元票房飙升至现在的超过两百亿元票房,增长速度之快远超想象,而这还只不过仅仅是一线城市的电影市 场。背靠着这么大的一个电影市场,香港电影似乎没有衰落的理由。与内地电影业合作或是进入内地电影市场,无疑是香港电影发展的新契机。

  其实香港电影海外市场的变动在上世纪80年代初已开始,但当时的香港本地市场正在强劲扩展,而当时的内地电影市场也还没有改变体制,双方对合拍 片的认识远不是在经济层面上。对港方而言,内地提供的是新鲜实感的电影场景和特殊才能的演员(例如武术演员) ;而内地提供的协助则是其对港澳开放政策的一部分,所以合拍片在开始时并没有如今日般被重视。

  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开放和世贸协议WTO的签署,内地电影市场瞬间成为全世界的争夺目标,内地电影业也逐渐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因 此,合拍片的考虑有了改变。对港方而言,内地电影市场是挽救香港电影业最重要的一环;而对内地而言,合拍片不仅仅是争取更多票房的问题,而是借鉴修正内地 电影体制改革的参考,以及最大程度地融合香港电影的优势来应对未来抗衡好莱坞电影冲击。换句话说,以合拍片为主的形式已对内地电影工业改组及提升内地电影 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而拓展市场作用也让香港电影从低潮重现生机。香港与内地的CEPA协议,正是双方合作发展电影产业的一个里程碑。

  若是循这个思路发展,两地电影的合作以及香港电影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应该在两个层面进行:共同开拓市场、共同提升两地电影工业的竞争力。在共同开 拓市场的层面,合拍片类型已是一马当先,在内地、香港及台湾地区,乃至亚洲甚至欧美开拓了一定的市场。目前的问题是,合拍片的类型范畴仍然过于狭窄。是市 场对华语电影的视角太过偏颇?或是合拍片的门槛过高?还是审批过于严苛?抑或发行、放映市场的垄断?

  在共同提升两地电影工业的竞争力层面,拍摄技术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提升电影在内容和创意方面的竞争力,在这方面,两地电影的互动交流未起到应 有的作用,扩展电影的多元化类型和培养更多新导演在两地都做得不够。未来电影市场开放后的多元性竞争,是两地都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两地需要培养更多新导 演,为多元、高强度竞争环境储备后备力量,而培养多元电影人才正是香港的软肋。因此,香港政府应该与内地的电影教育机构多合作与互动,尤其在提升电影内容 和创意方面更需加强,而非仅仅限于电影商业合作层面。

  香港电影为何走入低潮

  对于港产片低潮的到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悬念。有高潮便有低谷,没有哪个地区的电影发展能永远处在巅峰状况,低潮迟早会来。港产片缘何失去 东南亚市场?外在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内在原因,最明显的内在原因是影片内容形式单一,缺乏新意。新一代年轻人选择另一类的观影方式,则是新媒体带来的 市场冲击,它的多元性、多样性及观看时间的可选择性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盗版的猖狂对东南亚电影市场的冲击更是严重,这让以东南亚及内地电影市场 为主的港产片更加雪上加霜。

  问题是如何从低谷走出,重新攀登新的高潮?香港影协( MPIA )的一位前执行理事认为:“香港电影应该坚持走商业电影的路,寻找新的市场,培养有新口味的电影人。 ”这在香港电影界是很有代表性的见解,但这个看法有偏颇。以电影的三个重要环节:制作、发行和放映来看,虽然在运作模式上与好莱坞相近,但香港电影的情况 始终与好莱坞不同——好莱坞有能力收罗世界各地电影人才为其拍片;好莱坞的电影市场也足够大,能容下不同类型的影片和导演;其全球发行能力和在世界各地放 映的垄断性足已抵消绝大多数竞争对手单一的创作力。

  香港电影唯一拥有的较强能力仅在商业制作这一点上,笔者曾经用时装产业比喻香港的电影工业:香港时装产业创意不是没有,但没有系统,只是零碎的 拼凑,其结果只是个“样板店” ,而永远无法成就一个好的品牌。没有好的品牌,就没有强的竞争力。而这个品牌的建立,是基于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创意/文化) 。若以单个产品去和有制作能力同时又有发行能力和放映控制权的地区去竞争,几乎毫无成功的希望。

  此外,电影人才的培养并不来自于商业电影制作,虽然很多香港电影人都对此不以为然。笔者认为,当年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到来得力于香港电影垄断 的瓦解和电视台的“火并”的一次巧合,从而使得一批年轻学院派导演纷纷从电视制作跳入电影圈。尽管有不少独立制片公司冒起,但香港毕竟是以商业电影为主, 这些新导演制作的新风格影片也仅仅是短暂的星光一闪,整个香港电影“新浪潮”也只是昙花一现。尽管时间短暂,它还是给香港电影带来了近20年的长足发展。

  因此,香港有必要换个思考模式。电影在香港政府的眼内向来是娱乐业,与文化不沾边。2006年香港政府开始拯救香港电影行动,但并没有真正转变电影是文化创意产业而非纯粹娱乐这个观念,也没有细致长远的计划。直至今天,香港电影发展局仍是划在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属下。

    如何为香港电影注入新鲜血液

  香港政府设计了两种电影扶植方式:投资以增加产量,间接减少产业人员编制方面的萎缩;选拔培养新的电影人才。2007年4月15日成立的香港电 影发展局,将3亿元港币注入香港电影发展基金,为中低成本的电影制作提供部分融资。但是,电影投资是风险投资,将纳税人的钱用于风险投资其实并不明智。据 香港审计署2012年报告,绝大多数获香港电影基金融资的电影,其整体回收率仅四成。香港现时每年制作的电影只在50部左右(包括合拍片),2012年香 港本地市场的数据为:52部香港电影之中,港产片17部,35部是香港与内地合拍片。港产片票房为9800万元港币(占全年票房的6.3%),香港与内地 合拍片票房为2亿4800万元港币(占全年票房的15.9%),两者合占全年票房的22.2%。香港电影业的萧条也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的萎缩,即在各个方面 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

  既然政府以投资的方式支持电影业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在培养和挖掘新血方面,支持效果又如何?政府曾于2009年投资2000万元港币给香港浸会 大学,将电影电视系升格至电影学院;另外,还有多间大学设立电影电视系。但在近年出现的电影新人,也仅是寥寥可数,香港电影业的就业率并不理想。

  眼见香港电影业目前人才凋零,学院的新鲜血液也是远水难救近火,因此政府出炉了一个新计划,目标是于两年内资助三名新导演及其电影制作团队,以 商业模式拍摄其首部剧情电影,从而为本地电影业培育急需人才。计划由电影发展基金拨款予电影服务统筹科,透过电影创作及制作计划比赛选拔新秀,全资资助新 导演及团队落实其胜出的电影计划,这个计划称之为“首部剧情电影计划” 。

  “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和政府之前的支持项目最大的分别在于具有整体性思考。不只注重影片的商业性(票房) ,也开始在意港产片的创意性,这是一大进步。同时,关注剧本创作、合理规划预算及资源分配,对规范影片制作形式是很好的一个示范。只有先合理化香港电影制 作体系,香港电影业才能继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才好谈后继人才的培养、香港电影才能有希望。

  香港电影发展局秘书长冯永就笔者询问什么是政府支持电影的理念时说:“在市场客观条件不成熟的环节,政府可给予支持。但政府不会过分干预,以免 造成依赖。 ”政府有意对本地电影施援,该在那个位置施以援手才较合理呢?笔者认为首先要看目前香港电影工业的发展,究竟是以发行为主导还是以制作为主导。香港电影在 上世纪90年代前市场的需求量大,制作随市场的需求而增加,因此香港电影当时可以说是以发行为主导。但目前的情况是市场萎缩,而作为香港电影主要市场的内 地市场这一情况更为明显。因此,香港电影目前只能是以制作为主导,即面临强竞争状态。目前只有两条可行之路,即“超级制作-大规模巨资”拍摄和宣传形成市 场轰动效应拉高票房收入;小规模成本但突出创意性的精品吸引观众观看。

  香港电影最大的“软肋”在哪儿?笔者个人觉得是缺少真正的制片人。香港的制片人直至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发展最兴旺时才出现,但不幸的是这个 制度并未真正建立,因为大多数电影公司多是家庭式或小企业式的经营方式。往往出资人自己做制片,老板娘任会计。制片的真正工作其实关乎电影成败,他必须掌 握电影市场,决定制作路线;与编剧、导演决定剧本;选定演员;考虑票房收益;控制制作成本。但香港则由早期的“星妈” 、“师傅” 、“契爷”等方式以及上世纪80年代的经理人公司做演员的代言人,包办戏路、形象和前途,间接使得制片人的角色被削弱。这一结果也使得香港电影工业缺乏具 有整体规划、长远眼光的电影制作统筹人才。香港电影“新浪潮”迅速消亡的原因是,那些独立公司只集中在制作领域,而无法兼顾影片的发行和放映,一旦发行和 放映做得不足,无论影片的艺术成就如何突出,电影公司的资金循环也会陷入危机。因此,政府在发行和放映方面是否能多做些扶持呢?

   我们到底还需不需要港产片?它是否已作为中国电影的一部分,没有必要再标榜“港产”或用“合拍片”取而代之?从长远眼光来看,港产片对整个华语 电影的多元化组成是十分有意义的。虽然目前港产片的市场基本依赖内地市场,港产片的任何所谓“回归本港”也都不切合实际,但它毕竟是个极为重要的“水密 舱” ,更不说它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及各种发展经验。从这个角度而言,政府支持香港电影的独创性,就显得更加重要了。香港电影若要在大量的华语电影中不被淹没, 保有其固有特色非常重要,但首要的是,政府自身要扭转电影只是娱乐而非艺术的观点。

(何威)


    【编辑:张巧鹏】

编辑:张巧鹏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