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华中分院是皖南事变后为了培养抗日救国的专业艺术人才,刘少奇、陈毅亲自指导筹建的,由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兼任院长。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有志抗日的文化工作者汇集在此,如薛暮桥、骆耕漠、钱俊瑞、孙冶方、夏征农等众多知名学者和文化人,使盐城一度名声日隆,也使得华中鲁艺成为新四军艺术的摇篮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堡垒。
从繁华热闹的大上海到贫穷荒凉的苏北盐城,王海纹脱下了旗袍,穿上了战袍,她面对的还有一道道生活关。第一关要能住“神仙宫”(破庙),睡“金丝鸭绒褥(稻草铺)”,那时候鲁艺的师生们夜里睡在兜率寺的地上,睡在草地上。第二关,在战争环境中,要随时准备出发,适应在夜间的泥泞道路上长途行军。白天,背着一只小板凳,到了没有战争的地方,就停下来放下板凳,开始上课。上课的地方,多半在荒郊野外,敌机侵袭时,就隐蔽在坟场边。第三关,要能与群众同甘苦,吃“蛋炒饭”(玉米糁子饭)、“红参饭”(麦糁子和胡萝卜饭)、养“革命虫”。王海纹真心热爱文艺事业,热爱党与人民,她很快适应了战地艰苦的生活,积极参加到轰轰烈烈的以抗战为主题的文化运动中。
她和鲁艺的师生们一起教唱抗战歌曲,演出戏剧、排练舞蹈,鼓舞人民武装起来,抗日救国,他们创作《新翻版》《汪逆之泪》等作品,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汉奸卖国贼的丑恶嘴脸,公演《皖南一家》《王玉凤》《惊弓之鸟》等剧目,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假抗日真反共的阴谋活动,在根据地抗战文化活动中影响甚大。八旅文工队在益林首次公演著名剧作《李闯王》获得巨大成功后,到各部队和地方巡回演出,仅在盐阜区就演出30 余场。鲁艺的师生们还创作数以千计的以宣传反投降、反“扫荡”、减租减息、参军参战、统战政策等为中心内容的版画、漫画、宣传画,进村入户,激发大家的抗日激情。鲁艺师生们充分挖掘和利用木刻、秧歌舞以及大量地方民间文艺形式,与军事斗争、政权建设、锄奸反霸、减租减息、参军支前等相融,既繁荣了根据地文艺创作与成果,又有效服务并直接推动了抗日斗争和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1941年6月初,为了保卫根据地,华中鲁艺提前结束了专业课学习,将师生编成三个中队和一个服务团,深入到盐城各地农村,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实习。一边帮助群众劳动,一边进行抗日宣传,动员了近2000名农民参加自卫队或参加新四军,彰显出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队伍的蓬勃力量。
年轻的王海纹逐渐成长为一名党的文艺战士。她既是话剧队的演员,又是合唱队的歌手,还是戏剧系女战士班的副班长。她在《重庆二十四小时》中饰演孔二小姐,引来台下观众一片叫好。著名戏剧家刘保罗、许幸之认为她是最有前途的演员,陈毅军长多次称赞她的舞台表演。若是能够活到解放后,可以预想出她如鲜花般绽放的未来。
这场花季终止于1941年的夏天。随着新四军军部的重建及华中鲁艺的广泛宣传,苏北地区的抗日形势如火如荼,盐城也成了国民党与汪伪政府的围攻重地。鲁艺师生奉命随部队转移。
7月24日凌晨,一路冒雨行军的师生们刚到达北秦庄。突然,“突突突”的马达声刺破了黎明前的寂静。是日军的汽艇!只见日伪军100多人向北秦庄气势汹汹地扑来,子弹像雨点般从四面八方袭来,师生们不断倒在敌人的扫射中。
写出了《第七连》《叶挺印象记》等优秀作品,被郭沫若誉为“我在他的作品里发现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先影,我觉得中国的作家还不曾有过这样的人”的著名作家——31岁的教导主任丘东平在枪林弹雨中组织突围,以身殉国,后来人们在收殓遗体时,发现他的挎包里装着《茅山下》的手稿,上面沾满了血,已完成的五章成为他的绝笔。
《青春之歌》中许宁的原型——30岁的共产党员、戏剧系主任许晴在指挥调度中被日寇击中。面对日军雨点般的子弹倾泄,手无寸铁的鲁艺学生在猝不及防中倒下,阡陌田埂旁散落着染血的乐谱、手稿与断弦的二胡。
在战争的最后,王海纹和她的几位女同学被堵在了桥南的河岸上。“抓活的!抓活的!”敌人狞笑着向她们步步紧逼。眼看突围无望,几位女生振臂一呼:“姐妹们,我们宁死也不做俘虏!宁死也不做俘虏!”没有瞬间的犹豫,王海纹和其他女生都纵身跃下,投河殉国。
这一跃,成就了青春永恒;这一跃,立起了壮丽的旗帜;这一跃,定格了革命者坚定的信仰与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从此,华中“九女投河”的悲壮故事便被永远地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他们壮烈牺牲后,延安《解放日报》等全国各地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报纸都予以报道,并发表了许多纪念文章。延安等地的文艺界、教育界纷纷举行追悼遇难烈士大会,悼念殉难师生,抗议日寇暴行。
陈毅军长为《新四军革命烈士纪念文集》写的“本军抗战将校题名录书端”一文写道:“又如丘东平、许晴同志等,或为文人学士,或为青年翘楚,或擅长文艺,其抗战著作,驰誉海外,或努力民运,其宣传动员,风靡四方,年事青青,前途讵可限量。而一朝殉国殒身,人才之损失,何能弥补,言念及长,伤痛曷极!”
王海纹的母亲一直在等着女儿回来。她不肯搬家,她说,我怕海纹回来,找不到家啊。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十年……她一直等啊等,盼呀盼:什么时候我的海纹能再次穿上这件旗袍?什么时候我的海纹能推开门进来,叫一声妈妈?
王海纹的家人辗转全国寻亲,由于当时消息闭塞,直到1986年,才得知海纹已于1941年的夏天壮烈牺牲。她的家人专程来到盐城悼念她和她的战友,并捐赠这件珍藏了长达45年的旗袍。
这件旗袍虽然没有上海滩的风花雪月,却见证了革命者的青春热血;虽然少了女人花的温婉知性,却多了文艺工作者的坚毅党性。穿越百年风华,一代又一代像王海纹一样的文艺工作者,投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出反映时代呼声、引领社会风尚、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谱写出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辉煌篇章。
来源:《群众·大众学堂》2021年第3期
作者:朱昱熹(作者单位:中宣部文艺局)
责任编辑:朱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