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马是溧阳市西北丘陵地区仅有百来户居民的村庄,位于溧阳城区西北30里的丘陵地带上。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发生新四军历史上一场非常惨烈的遭遇战、一场可歌可泣的保卫战——塘马战斗。新四军六师参谋长兼十六旅旅长罗忠毅、十六旅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廖海涛与同时牺牲的新四军270位官兵共同谱写了一曲抗日救国的壮歌。
罗忠毅烈士旧照
廖海涛烈士旧照
塘马,当时北距日军侵占的溧(水)武(进)路,南距驻扎国民党军队之地都不到20公里,处于日伪军与国民党顽军的夹击之中。1941年11月,塘马及外围观阳、玉华山、王家庄、戴巷、下梅、西祺、邵笪里等 10多个村庄,驻扎着新四军十六旅旅部和中共苏皖区党委及苏皖特委、苏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苏南保安司令部等领导机关,还有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后方机构与旅部特务连、旅教导队、警卫连,四十八团二营及团特务连、四十七团二营、四十六团九连及茅山保安司令部1个连等,战斗部队约1000余人,共计1500余人在此开会整训,不久情报被日寇侦知。
11月27日深夜,日第十五师团部3000余人与各部伪军800余人,从溧武路金坛——薛埠——天王寺一线各据点出发,分东北、西北、西南三路向塘马地区合击。
作战布局图
当日吃晚饭时,罗、廖才得到日军在金坛到溧水一线集结兵力、有向南出动可能的情报,遂立即召开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司令部原参谋长王胜、管理科长乐时鸣,政治部组织科长王直、宣传科长许彧青等。因以往日军集结重兵都是进攻国民党军队,但罗、廖没将这种想法作为定论,会议重点讨论转移问题。塘马北面是金坛、薛埠、天王寺三个日军大的据点,距离塘马都是20多公里;塘马向东十多公里就是长荡湖,无法逾越;塘马东南面的溧阳县城、别桥镇,驻有国民党军四十师。我军仅有向塘马以西转移的可能,但要穿越溧武公路。瓦屋山上有敌观察哨1500多人的队伍,穿越公路必被敌人发现,被敌截击的可能性很大,在野外应战强敌,即使有四十六团接应亦无胜算。四十六团与十六旅旅部及党政机关如能会合在一起,也对敌有利。会议开到深夜12时,没有找到更好的撤退避战办法。旅部立即把情况通报部队,加强警戒,准备战斗但新四军与地方抗日领导机关、部队均未能及时转移,当夜即遭日伪步骑炮兵的三路包围。
11月28日拂晓,新四军及地方党政机关在塘马村遭日伪军袭击十六旅旅部特务连哨兵首先发现敌情,战斗打响。罗忠毅、廖海涛首先命令原参谋长王胜、组织科科长王直率旅部机关与苏皖区党委、地方机关人员向东转移。罗、廖两首长指挥部队阻击敌人,亲率旅特务连和四十八团部队,掩护旅部及党政机关1000余人冲出包围圈。他们在陷入日军重围后就地抗击,与敌人展开浴血奋战。敌军凭借猛烈炮火作掩护,数次发起冲锋,均被新四军击退。罗、廖两位首长同在第一线上指挥,罗忠毅要廖海涛先向后撤,但他坚决不肯。
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日军凭借火力优势,发起冲锋。我军指战员眼见旅首长与指战员们并肩作战,斗志昂扬,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冲锋。但是秋后的田野上缺少隐蔽物,敌我双方非常靠近。血战至上午10时左右罗忠毅旅长头部被一颗子弹击中,壮烈牺牲。
正与敌血战的廖海涛得知罗忠毅牺牲的噩耗,立即向部队发出“为罗旅长报仇,坚决消灭敌人”的号召。旅部特务连的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拼杀,机枪手不幸中弹牺牲,廖海涛端起机枪向敌群横扫过去,打得日军纷纷后退。日军骑兵又向我军冲来,双方激战十分惨烈。下午3时,廖海涛政委腹部中弹,肠子崩出体外,仍手捂伤口指挥战斗,终因流血过多倒在阵地上,壮烈殉国年仅32岁。
塘马战斗历史影像
从塘马及附近村庄向东转移的旅部和苏皖区党政机关近1000人安全撤离到长荡湖边的清水渎。下午日军曾向东追击,新四军四十八团后撤人员及从几个连队集中起来的“小鬼班”和一挺重机枪,阻敌于与清水渎相距仅两公里的戴家桥以西,我军连续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战至黄昏,日军停止了进攻。入夜,我旅部和党政机关人员在当地干部、溧阳县县长陈练升的引导下,从日军临时驻扎的村庄边安全突出包围圈,转移到敌人侧后。次日晚折向西行军,抵达溧水地区脱离险境。
塘马战斗结束后,新四军代军长陈毅通电全军:“罗、廖两同志,为我党我军之优秀老干部,为党为革命奋斗10余年,忠实、坚定、勇敢、负责、艰苦缔造苏南根据地,卓著功绩。罗、廖两同志壮烈牺牲,全军一致追悼,昭彰先烈。”原二支队司令张好永以《悼罗忠毅、廖海涛同志殉国》一文寄托哀思。
罗忠毅,原名罗宗愚,1907年出生于湖北襄阳。1927年7月加入冯玉祥部西北军。1931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五军团排长、连长。从瑞金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毕业后,历任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任福建军区第三分区副司令兼参谋长和闽西南第一作战分区司令员、闽西南游击队第一纵队司令员、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司令员。1935年3月,任闽西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党务部部长。4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任委员兼第一作战分区司令员,率明光独立营在(龙)岩连(城)宁(化)地区建立起游击根据地。1936年1月部队改称红军闽西南抗日讨蒋军,他仍任第一军分区司令员。10月,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缩编,罗忠毅任第一纵队司令员,率所部坚持了闽西南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罗忠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参谋长、江南指挥部参谋长,参与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参与指挥水阳伏击战、官陡门奇袭战战斗。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主力北渡长江后,重建新四军江南指料部,陈毅、粟裕分别任正、副总指挥,罗忠毅任参谋长,留苏南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4月,担任新四军第六师参谋长兼十六旅旅长。
廖海涛,1909年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溪口乡。1927年12月入党1929年5月领导当地的农民暴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中共代英县委副书记、县苏维埃主席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苏区,历任中共(上)杭武(平)县委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中国工农红军闽西抗日讨蒋军第七支队政委:领导上杭苏区军民坚持了艰苦的一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率部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抗日历任二支队四团政治部主任、政委和二支队副司令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江南指挥部主力渡过长江挺进苏中、苏北,建立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后,廖海涛任江南指挥部政委。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和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合编为新四军第六师,廖海涛任六师十六旅政委兼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政委员会主任。在新四军历次对日作战中,罗忠毅、廖海涛是牺牲时职务较高的将领。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2009年,罗忠毅入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这是党和国家、全国人民对罗忠毅和他的战友廖海涛及在塘马战斗中牺牲的其他烈士的崇高褒奖,也是对新四军血战塘马对新中国解放事业独特的历史价值的充分肯定。
塘马战斗前罗忠毅(右)、廖海涛(左)
塘马战斗是在敌强我弱、遭敌突袭情况下保存实力的一次成功突围战。新四军与八倍于我的强大敌人血战终日,毙伤日伪军500余人,粉碎了敌人一举消灭苏南抗日党政军领导机关的阴谋,对我坚持和发展苏南抗日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四军遭受了六师参谋长兼十六旅旅长罗忠毅、十六旅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廖海涛和黄兰弟等共272位官兵壮烈殉国的重大损失,但换来了1000多人的突围。此战虽然是新四军突围战斗中牺牲人数最多的,但保存下来的是领导苏南地区抗战的党政军骨干力量。战后,他们继续坚持苏南抗战,使日军为支持太平洋战争、巩固后方基地的战略企图彻底破产。
经过塘马战斗洗礼的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在师长兼政委谭震林的带领下,迅速稳定情绪投入新的战斗历经合并改编,壮大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塘马战斗中新四车对日血战,表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当时国民党指责八路军、新四军“游而不击”的谎言不攻自破,提升了新四军在苏南人民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英勇抗敌的形象。这场战斗体现了新四军的铁军精神,使日军不得不感叹“新四军如此顽强坚决,征服中国遥遥无期”。苏南老百姓把罗、廖两位首长和牺牲的270位其他指战员作为民族英雄看待,积极支援新四军抗战。
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四十八团指战员在塘马进行刺杀比赛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塘马战斗,溧阳县政府对罗忠毅、廖海涛墓进行了整修。当年战斗发生地的后周小学成立了罗忠毅和廖海涛少先中队;在戴家桥战斗遗址上建了座新桥,老百姓在桥上镶了塘马战斗纪念石碑。塘马村老百姓自发捐资修建了新四军塘马战斗烈士纪念碑。1973年,塘马战斗发生所在地修建了烈士纪念塔。新四军后代,特别是参加过塘马战斗、在塘马战斗中成功突围的新四军的后代们奔走相告,每年都有不少人前来凭吊烈士、追忆先辈。塘马村建设了塘马战斗纪念广场,修复了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司令部、政治部、中共苏皖区党委、苏皖特委、火线剧社等旧址,设立了红色塘马党员现场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实境课堂、文艺塘马、新四军陈列馆等。塘马烈士陵园经多次翻修扩建,占地8000平方米。每年有数万名党员群众到塘马开展支部活动,瞻仰革命烈士。
塘马战斗烈士纪念碑
塘马对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多方关注和支持。2017年,塘马在市、镇两级助力的新农村建设中,入围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首批试点村庄,“文艺塘马,睦邻原乡”的特色田园乡村游品牌打得越来越响亮。红色塘马规划添绿生金增彩,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打卡胜地”。
美丽乡村塘马村
出品 | 常州史志
来源 |《新四军十六旅浴血奋战的地方——塘马村》,杜仁彬,《江苏地方志·红色地名》
审核发布:朱振鑫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