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改编旧址内,琼崖纵队战士的雕像。
本报记者 黄晓慧摄
1939年2月,日军从三亚榆林、东方十所、海口天尾港等多个港口登陆,侵占琼州。
70多年过去,对幸存的岛民来说,这依然是惨痛的记忆。
日本帝国主义对琼崖觊觎已久。为了将海南岛变成其在太平洋战争中“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日军封锁了出海口,整个海南岛与大陆的联系几乎隔绝,成为“孤岛”。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支既无援兵、又少弹药的队伍,领导岛上的人民奋起反抗,坚持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这支队伍中,有女人、孩子,有良田百顷却愿意尽数变卖折换成枪支入伍的阔少爷,有带着整队人马投奔过来的草寇。这支部队,成就了冯白驹、马白山、冼际章等一批革命先驱,也涵养了文艺作品《红色娘子军》《琼花》中的精彩故事。
这支队伍,就是琼崖纵队。
琼崖纵队主要领导人之一吴克之在其回忆录中写道:“的确,当时我们的队伍装备很差,但是指战员们都有誓与日军血战到底的决心和气概,具有任何艰难困苦都吓不倒的精神,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支持他们的百姓说,红旗所在,人心不倒。
被仇恨点燃的抗日火焰
在海南省军区白坡干休所的老房子里,琼崖纵队老兵符树森,为接受我们采访,特意穿上一件年头已久的绿军装,军装上庄重地别着9枚闪光的勋章。讲起峥嵘往事,老战士声如洪钟。
1938年,年仅10岁的符树森,在老家东方市四更镇大新村参加琼崖纵队领导下的儿童抗日救国团。据他描述,“九一八事变”后,琼岛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就已零星开展。1938年是抗日热情最为高涨的一年。儿童、青年、妇女等各类团体纷纷加入救亡图存运动。
儿童抗日救国团组成歌咏队,晚上到各个村庄演出募捐。符树森说,募集到的钱用来买枪支援游击队,或发枪给村里的青壮年抗日。
日军侵占琼州后,儿童抗日救国团的主要任务是爬到树上给游击队员放哨。
1942年,日军蚕食扫荡,5万日军进入海南,符树森目睹了侵略者的暴行。“儿童抗日救国团副团长文保福被日本人残忍地‘二马分尸’。”符树森说, “当时文保福在完成侦察任务返回根据地时,被日军逮捕,发现他身上携带了儿童抗日救国团编的抗日书籍。他牺牲时只有15岁。”说到这里,符树森的声调低沉 下来。
李清娥,今年快90岁了。抗日战争时,她是云龙镇一个村的地下党支部书记。她回忆说,当时老百姓仇恨日本人,只要谁抗日,老百姓就支持谁。共产党一直抗日,所以后来很多人都是奔着红旗去的。
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红军,成为老百姓心中党的代表。冯白驹的外孙车沛霖,一直在寻找当年参加琼崖抗日的老兵。据他所说,当年的队伍中,有自立为王的草寇,也不乏家有良田百顷的大少爷,都是抱着一腔仇恨,加入岛上唯一一支独立抗日队伍——琼崖纵队。
云龙改编后,打响琼崖抗日第一枪
走进冯白驹将军的故居,便见聂荣臻元帅题写的16个大字:“孤岛奋战,艰苦卓绝,二十三年红旗不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海南革命武装斗争从1927年 9月23日起至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解放,曾两次长达数年失去与上级组织、与中央的联系,依然坚持孤岛奋战23年红旗不倒,创造了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 奇迹。
冯白驹领导的琼崖抗日武装在抗日之初,弱小得不可思议。“1937年5月,全琼红军游击队人数只有60人,还有‘在业红军’约200人。‘在业红军’不脱离生产,平时接受秘密的政治军事训练,必要时参加红军游击队的行动。”党史专家、《冯白驹传》的作者邢诒孔说。
这支队伍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完全是因为打出了支持,打出了民心。
1938年9月,国民党将驻琼的正规军一个整编师调离琼崖,新任守备司令王毅指挥的部队只有两个保安团和一些地方部队。
岛上兵力空虚,国民党军队难以担当抗日重担。无奈之下,王毅同意了琼崖特委提出的独立自主等原则,将红军独立队设为一个大队建制,辖3个中队。改编后的部队番号定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队长为冯白驹。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云龙改编。
改编不过两个多月,1939年2月10日,日军台湾混成旅团就在海南岛北部的天尾港登陆。国民党及其军队全线溃逃,海口随之陷落。冯白驹领导的独立队闻讯,当日即派第一中队,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开往潭口狙击敌人。
由于得到琼崖人民的支持,琼崖红色抗日武装越战越强。1939年,独立队由3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扩编为独立总队,先后对日军作战70余次, 消灭日军800多人,挫败了日军速战速决占领全岛的狂妄计划。1940年冬,独立总队迅速壮大到3000多人,之后,冯白驹带领独立总队多次粉碎日军的蚕 食和扫荡,直至抗战最后胜利。
山不藏人人藏人
云龙镇长泰村是冯白驹故里,椰林苍翠、绿水潺潺。
海南的村庄以宗族为主构成。这个村庄原是个2000人的大村,抗战期间整个村子的人几乎被日本人杀光了。如今,尽管政府拨款重建了村庄,村里也只有19户、140人。
冯白驹的女儿冯尔超1940年生。她还清楚记得,奶奶曾告诉她,父亲四处抗日,引起鬼子的仇恨。为了斩草除根,日军先放火烧了冯白驹的屋子,让老百姓供出冯白驹女儿和母亲的下落。老百姓死都不肯,日军将村里的老百姓都聚集在一间屋里杀害了,并放火烧了整个村庄。
“山不藏人人藏人”,这是冯白驹的一句名言。在日军的疯狂扫荡下,琼崖抗日武装吃住都在百姓家。不仅冯白驹,琼崖抗日武装的战士们出门,总是百姓装扮,所到之处的老百姓,个个都认识他们。即便日军重金悬赏、对百姓威逼利诱,也没有一个老百姓出卖冯白驹和他的部队及家人,反倒是处处保护,哪怕舍去身家 性命也在所不惜。
冯尔超长大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坚持回到家乡海南生活。“家乡的老百姓对我们太好了,我们对海南有感情啊!”冯尔超说。
老百姓对这支队伍也有深厚的感情。在海口,冯白驹的纪念点就有3处。在海南中部山区,还流传着琼崖纵队队员飞檐走壁打鬼子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