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慈善 > 庞燕:做公益,会上瘾

庞燕:做公益,会上瘾

2017年07月13日 11:43:0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访问量:775 作者:张 红

本报记者 张 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13日   第 08 版)

  庞燕

  图为庞燕(左)与徐州残疾学校儿童在一起。

  图为庞燕(右)与王钦参加泰国公益活动。

  庞燕身上有很多标签:她是加拿大第一家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家移民、她是加拿大温哥华市的“荣誉市民”。她有自己的企业:加拿大爱尔企业集团、华文媒体《中华时报》。她引导儿子成立蓝丝带公益基金会,她自己被聘为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副会长。一路走来,公益活动一直贯穿她事业的始终,如今,她更是把95%以上的精力都投入了公益活动。

  

  为了中华文化传承

  在海外做华文媒体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盈利更是难上加难。不过,对于庞燕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她从未把她的《中华时报》当作谋利工具。

  “1997年9月7日,我创办《中华时报》。当时,海外的简体中文报纸还非常少。温哥华只能看到《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和《明报》,还没有中国大陆人办的报纸。”庞燕说,“当时,我支持了一个中文学校,发现学校里供学生课外阅读的简体中文读物很少。我的报纸就免费提供给他们。而且,1999年以后,中国大陆移民多了起来,我希望能帮助新移民了解中国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办华文报纸是一种传承中华文化的方式,同时还能成为中外沟通的桥梁。”

  利落的短发、爽朗的笑声,庞燕总能成为房间中的焦点。谈话中,她时不时会扫一眼手机。“群里的信息我需要随时关注,及时跟进。”她指的是她和侨界朋友们2013年12月自发建立的“侨联之友”微信群。“群里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侨领。每星期一到星期五都有专题、主题论坛。做完了节目以后,我们会在朋友圈推送。有些精彩文章,海外的纸媒还会转载。”在微信群的专题中,不乏介绍中国民族、民乐、民情的内容。而且,每逢国内国际大事,微信群的群友们总是积极发声。一定程度上,这个微信群已经成为海外华侨华人传播中华文化、参与公益活动、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新平台。这里面,被称为“群姐”的庞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我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侨联之友’微信群的各种活动上。”又要打理生意、又要处理繁多的社会公益事务,每天两三个小时的睡眠对庞燕而言是常态,“生意我也没有放手,只不过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我的办公地点一直在变动。”

  上世纪90年代初,庞燕以企业家身份移民加拿大。“加拿大有不同类型的移民:投资移民、技术移民、企业家移民等。企业家移民这个身份,要求你在中国本身就是成功的企业家,进入加拿大以后必须雇佣加拿大当地员工,两年内审核合格,才算满足条件。我第一年雇了7个加拿大人,一年后我就满足条件成功移民。当时加拿大的移民部长告诉我,我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企业家移民。”

  自己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庞燕没有忘记后来者。2001年,她牵头成立了加拿大华商发展基金会。“成立这个基金会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帮助新移民顺利融入当地社会,为他们提供资金和人脉等方面的支持。”

  无论是办报纸、主导微信群活动还是成立华商基金会,这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活动对庞燕而言却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公益”二字似乎已经深入她的骨血。

  为中国人赢得感动

  2010年,庞燕荣获加拿大温哥华市“荣誉市民”称号。“获得‘荣誉市民’称号主要是因为我为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赞助了5000套演出服装。”说起这个故事,很多细节庞燕都还历历在目。

  “其实,刚开始的原因很简单。2009年,我大儿子不到14岁,被选为冬奥会首场演出的乐队萨克斯演奏者。他问我是不是很骄傲啊?我就随口问他到时穿什么衣服。结果,当时正好金融危机,儿子告诉我,他们没有统一服装,老师要求他们穿白色上衣和深色裤子。2008年中国刚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我就说你看中国多好啊。结果儿子就说,那你赞助啊。”庞燕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段很平常的母子对话,让她开始了一个迄今记忆深刻的赞助历程。

  母子谈话的第二天,儿子学校和奥组委的相关人士就到了庞燕办公室。双方共同敲定了赞助的诸多细节:庞燕赞助5000套演出服给100多个乐队成员、3000多个演出队员、教练等。设计师由庞燕选,衣服要有加拿大国旗的红白两色和枫叶,还要有中文字。“很有意思,他们追问我,为什么要赞助,好像拿不到理由不罢休。我就告诉他们,我们中国人讲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且我希望用行动告诉他们,我们来到加拿大不是为了享受福利,在加拿大需要的时候我们也会伸出援手。”庞燕笑着说,“在衣服上加中国字,我就是希望加拿大人能看到、世界也能看到属于我们中国的文化形象。”

  庞燕最终选定了华裔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林澍的设计。接下来就是制作了。没想到这次赞助真是一波三折。“当时是12月,正好赶上圣诞节、新年和春节。5000套衣服根本不可能在加拿大做出来,只能到中国做。最后,我们是在两个省的4个工厂赶制出来的。另外,我觉得,这些衣服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质量,不想用次的面料。我们最后使用的面料具有多种防护功能:防雪、防雨、防风、防潮、防霉、防污等。结果就是成本激增。而且特别重。过海关时,工作人员都不相信那么重的货物真的就是衣服,非要开包检查。衣服做好后,离冬奥会开幕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为了及时运到,我们用了4架班机空运。花费更高了。”终于,5000套衣服成功亮相冬奥会。“这一次赞助最终花费32万美元。我最高兴的是,这一次赞助为我们中国人、为我们在海外的华人赢得了加拿大当地人的真诚感谢和尊重。”

  为孩子树立起榜样

  接受采访时,庞燕风尘仆仆,刚从泰国归来。她作为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副会长带领蓝丝带基金前往泰国向泰国15所学校捐赠图书。此次捐赠的现金50万泰铢全部用于购买12390册图书,另外还有来自中国古生物化石基金会捐赠的100册,蓝丝带队员从加拿大、美国捐赠的3万余册等共计4万余册书。图书内容多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三字经》、《中华上下五千年》等。

  值得一提的是,蓝丝带基金是由庞燕的大儿子王钦牵头成立的。“徐州有个残疾学校,我资助了很多年。2009年,我带王钦去了一次。当时他还不到14岁,看到那里136名学生的状况,当场就流泪了。他送报纸赚了1000美元,本来打算买游戏卡,当时就换了8000多元人民币,全部买成礼物送给了那里的学生。他还跟我说,想成立个基金会帮助这些孩子。我说,这太不现实了,你在加拿大,一年也就能来徐州一次,怎么帮?他说,我们先在加拿大帮助那些患有脑瘫、唐氏综合症等疾病的孩子,这样既能帮助别人,也有利于树立好的华裔社区形象。而且,我们学生自己做,不用家长帮忙。我当时认为,他也就是小孩子的三分钟热度,所以只强调了一点:你可以做,但是要记住,任何事情坚持才能成功,如果会半途而废那就干脆不要做。”

  回到加拿大,王钦就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建立了蓝丝带基金会,只是因为当时他们年龄太小,在银行开户是家长做的经济担保。之后,蓝丝带的成员们卖饼干、做义工、卖旧课本等筹集资金,为脑瘫、自闭症、唐氏综合症、多动症等残疾儿童开办音乐班,请老师来上课,他们自己做义工。此外,蓝丝带每年都会到中国助残一次。

  “蓝丝带在加拿大社会得到了一定的认可,王钦不到17岁就被评为‘加拿大杰出青年领袖’,而且,迄今,蓝丝带基金会已经培养了8个杰出青年领袖。”庞燕充满自豪。

  如今,蓝丝带在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下设立了“蓝丝带助残基金”。“蓝丝带助残基金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简单干净,就是一群学生自发组织的助残队伍,但是它的理念先进,已经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因为儿子王钦没办法长期在中国参与活动,庞燕目前是蓝丝带助残基金的负责人。

  用庞燕自己的话说,包括蓝丝带在内的各种公益活动目前占据了她95%以上的精力。“对我而言,做公益是有瘾的。在公益路上,我是一路走一路泪。我看到了很多让我感动的事。这一切是生意场上遇不到的。每一次感动都会鼓励我继续向前走。而且,我特别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个榜样。就像我曾对王钦说的,做公益,不是一时一刻的事,必须坚持做下去。我坚持做公益也算得上是以身作则。”庞燕笑言。

编辑:张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南海同鄉會新春敬老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