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0年秋到1945年秋,新四军第三师在盐阜区战斗和生活了5年多时间。在这5年期间,三师为建立巩固的盐阜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了艰苦和重大的贡献。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日本侵略军准备加紧对我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阴谋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将和我摩擦的重点由华北逐步转向华中。党中央清醒地看到全国政局将开始大的逆转,为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挑衅和进攻,指示新四军要在江苏境内不受国民党的限制,“西起南京,东至海边,南至杭州,北至徐州,尽可能迅速地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一切可能控制的地区控制在我们手中,独立自主地扩大军队,建立军队”。陈毅同志坚决执行中央提出的正确路线,积极调集兵力,渡江北上。为了配合新四军开辟苏北、华中抗日根据地,党中央根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同志的建议,决定八路军总部编一支部队,南下豫、皖、苏。5月初,八路军总部把三四四旅和冀鲁豫支队、晋南支队,整编为第二纵队,由左权同志兼司令员、杨得志同志任副司令员、黄克诚同志任政治委员。6月中旬,黄克诚同志率领第二纵队一部越过陇海路,同彭雪枫同志的部队合并为第四纵队,黄克诚同志任政治委员。不久,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黄克诚同志率领二纵机关、教导营及3个团,整编为第五纵队,执行东进南下,与新四军会合、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任务。8月,第五纵队穿过津浦线,东渡运河,进占沭阳、淮阴地区,开辟了淮海区。
这时,陈毅、粟裕同志率领新四军—支队主力已顺利过江,和沿江的抗日武装会合,而皖南军部的项英同志拒不执行中央指示,留在皖南迟迟不动。蒋介石为了保住苏北这块地盘,再三严令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反共到底,韩颁布《剿共条例》,一面集中兵力攻击已到黄桥地区的新四军,一边焚毁涟水、淮阴间老黄河各渡口船只,阻止第五纵队南下。10月初,韩德勤倾其主力1.5万人,分三路向黄桥进犯。黄克诚同志根据陈毅同志的电报,集中5个团的兵力,兼程南下,攻占阜宁、东沟、益林,直下盐城,开辟了盐阜区。途中得到黄桥战斗胜利的捷报,新四军全歼韩军1.1万多人,并乘胜追击,进占海安、东台。
10月10日,新四军和八路军先头部队在大丰县的白驹、刘庄间的狮子口胜利会师。陈毅同志沿串场河北上,慰劳八路军,和黄克诚同志在盐城会面。陈毅同志赋诗一首:“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随后,在盐城游艺园召开了会师大会。10月底,刘少奇同志带“乌江大队”(代号)到达东沟,与黄克诚同志会师,开了大会,刘少奇同志、黄克诚同志都讲了话。11月7日,刘少奇同志到达海安,与陈毅同志会面。11月20日,在盐城成立华中总指挥部。从此,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建立起南临长江、北抵陇海路、东濒黄海、西至大别山的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实现了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1941年1月皖南事变以后,按照党中央的决定,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下辖7个师,八路军南下部队改建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同志为师长兼政治委员,并兼苏北区党委书记;张爱萍同志为副师长;洪学智同志为参谋长。
盐阜平原本来是出产粮棉的好地方,但在那时由于日、伪、顽的法西斯统治,地主的残酷剥削,土匪横行,生产落后,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盐阜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以后,黄克诚同志首先抓了安排群众生活,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开荒种地,搞好生产。他从部队抽出一批有地方工作经验的同志,派到农村去,把贫苦农民组织起来,搞借粮斗争,以解决群众冬春断炊的燃眉之急。在部队工作队和各级党组织发动下,农民有组织地向地主借粮。短短个把月时间内,单阜宁县就借粮200万斤,救济农民7万多人。群众借到了粮,揭开了锅,家家欢天喜地,大家说:“新四军真是我们贴心人,他们一来,我们家里的烟囱天天冒烟了。”与此同时,大力进行了清匪反霸斗争。当时,盐阜地区匪患四起,土匪与反动地主相勾结,掳掠人民,破坏生产,甚至残害我干部战士,搞得人心不安。其中较大的一股是盘踞在阜宁县八滩区的顾豹岑,他拥有300多人的一支武装,100多条枪,在沿海一带,横征暴敛,欺压百姓。我军开始想争取他合作抗日,但顾匪坚持反动立场,自封“剿匪司令”,以季家圩为据点,纠集反动武装2000人,与我为敌,竟袭击我八滩区署,杀害我干部战士30余人。在这情况下,黄克诚同志亲自部署了肃清土匪的工作,在1941年春节后,以一个团的兵力攻打顾匪盘踞的季家圩,经过3天激战,歼敌2000余人,击毙了顾豹岑。随后又消灭了其他几股土匪,这才安定了人心,稳定了社会秩序,为建设巩固的盐阜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坚持反扫荡
盐阜区地处黄海之滨,通榆公路纵贯南北,是一个战略要地。盐阜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开辟以后,使苏北同鄂豫皖、苏鲁皖等根据地紧密相连,互为掎角之势,构成了对日、伪、顽的威胁。那几年,正是抗日战争由战略相持阶段到战略反攻阶段的艰苦时期,从1941年夏天到1943年秋天,日寇先后对盐阜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动两次大“扫荡”,而1943年的第二次“扫荡”,重点正是三师所在的阜宁、阜东、滨海等县。黄克诚同志领导盐阜区军民,依托这个地区腹地深广、水网纵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良好地势,与日寇进行了持续3个多月的周旋。反“扫荡”前,黄克诚同志为首的三师领导科学地分析了形势。1943年1月1日,以盐阜区党委名义发表《告党员书》,以盐阜行政公署名义发表《告人民书》,号召军民动员起来,坚壁清野,同仇敌忾,开展反“扫荡”斗争。2月12日,日寇出动1.2万人,由东西两路,以钳形攻势向盐阜区夹击,一个月内先后占领了益林、东坎等镇,所到之处,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并于主要集镇建立据点,控制交通,推行伪化。盘踞在曹甸的顽军韩德勤与日寇一触即溃,我军不念旧恶,主动予以掩护,使其大部脱离险境。韩顽反而以恶报善,为虎作伥,借我军反“扫荡”之机,侵入我泗阳县山子头、黄塘圩地区,伺机对我下手。在这复杂的形势下,黄克诚同志带领三师部队在3月17日发起山子头战役,歼灭了入侵我境的韩德勤部队,活捉了韩德勤,解除了后顾之忧。
为了粉碎敌伪“扫荡”,三师部队坚决执行“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方针,主力部队主动转移到外线,伺机打击敌人;地方部队化整为零,深入到敌占区,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各地民兵则挖沟打坝,拆桥毁路,破坏地形,到处截堵,随时给敌人以打击。首先,三师二十二团在阜宁县单家港打了一场阻击战,与日寇激战一天,毙伤敌人240名。3月25日,二十三团又向陈集据点攻击。这是我军在盐阜区第一次攻打敌据点。陈集地处盐阜区中心,日寇“扫荡”开始,就在这里设弹药库,构筑了强大工事,驻有兵力80多人,同时拆毁了周围桥梁,街道上修筑了矮墙,路口挖了机枪工事,街上建立嘹望台,防备十分紧密。当夜,我军战士发扬善于夜战的特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防御,攻入陈集,经过一夜激战,80多名日寇全部被歼。攻克陈集,就好像掏了敌人的心脏,给了阜宁、东坎、益林等地的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在反“扫荡”战斗的日子里,三师指战员始终和盐阜区军民战斗在一起,单家港、陈集战斗后,三师又发动了八滩王家桥战斗。王家桥和东坎镇成掎角之势,敌人在四周围墙上构筑了碉堡,企图据守,以推行其“扫荡”计划。为了攻克王家桥,三师领导同志亲自带领参战部队的排以上干部化装到王家桥附近侦察,熟悉地形,作了周密的部署。30日晚10时,部队开始运动,迅速向各预定地点接近,11时即翻过围墙,击毙敌哨兵,并以勇猛动作,向敌中队部攻击,炸毁电台。日寇遭我突然袭击,仓皇逃跑,我军各部形成包围圈,四面展开火力,到31日晨,全歼守敌,收复王家桥据点,东坎守敌惊慌失措,不久就被迫放弃该据点。
这次反“扫荡”,历时3个多月,盐阜区军民进行大小战斗200多次,歼灭敌伪军15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700多枝,取得了反“扫荡”战斗的胜利。5月1日,盐阜区召开盛大的自卫军、民兵代表大会,黄克诚同志在会上总结反“扫荡”经验,表彰在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
建设根据地
在那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三师指战员和盐阜区人民同仇敌忾,和日伪坚决斗争,而且组织和帮助盐阜区军民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时,黄克诚同志身体力行,除在驻地周围开荒种地外,他经常带领干部战士帮群众干活,浇水、割草,什么都干。他还亲自背起粪兜拾粪,带动了师部好多同志,大家起早捡粪,送给附近的农民。在这样的组织发动和带领下,盐阜区的大生产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到处兴修水利,开荒改碱,多打粮,多种棉。在大生产运动中,较普遍地组织了互助组,合作社也有一定的发展,单阜宁、阜东二县就成立了31个合作社。在搞好农业的同时,还大力提倡发展纺织手工业,号召家家纺纱,户户织布,建立了互助会和小本借贷所,筹款发给农民购买纺机和棉花,对群众纺的纱、织的布,政府组织收购。那时,盐阜区形成纺纱织布高潮,一到夜晚,纺车的吱吱声到处荡漾,姑娘们一边纺纱,一边唱着《纺织歌》:“棉花白,稻子黄,根据地里好风光。纺车转又转,棉纱细又长。织成千匹布,军民喜洋洋。”这样,既发展了生产,改善了群众生活,也把广大人民吸引到党的周围,投入到抗日斗争中来。到1942年,全区农救会员发展到40万人以上,工人、青年、妇女、儿童、教师等抗日救国组织,也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强大的抗日洪流。1944年12月,盐阜区召开了生产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表扬全区各地劳动英雄13人,黄克诚同志在会上讲话,号召劳动英雄们在发展生产中起带头作用,带动广大群众植棉种树,参加民兵,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
黄克诚同志还模范执行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十分重视争取开明士绅和地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参加抗日战争。他指示各级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府,专门派一些同志去访问地主士绅,了解他们的态度,说明我党的政策。他还亲自召开士绅会议,同士绅个别交谈,登门拜访,做统战工作。经过艰苦的工作,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盐阜区深入人心,抗日队伍逐步壮大。1942年10月2日,盐阜区参议会开幕,出席代表141人,其中有前清举人庞友兰、北洋军阀吴佩孚的秘书长杨芷江、各界知名人士计雨亭、李济兰先生等,大家共同推选黄克诚同志为第一任参议长。1945年2月,召开第二届盐阜区参议会,黄克诚同志亲自主持并致开幕词。这次会议开了12天,收到议案57件,参议员们和衷共济讨论抗日工作,为建设盐阜区抗日根据地献计献策。计雨亭议员当场捐法币10万元支持抗日,还动员儿子带领10多个青年参加了新四军。
1944年,盐阜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全国各根据地一样,由相持逐步转入反攻阶段。这年元旦,黄克诚同志在《盐阜大众报》题词:“动员与组织根据地一切力量,粉碎敌伪扫荡蚕食,准备反攻敌人,是今年党政军民的光荣任务,也是报纸的宣传方针。”这一年内,他带领抗日军民,不断向盘踞各据点的敌人发起主动攻击,先后攻打合德、陈家洋、大兴等集镇,和敌人作战470多次,攻克大小据点158处。力了进一步开展反攻,在1945年2月,盐阜区召开民兵代表会,表扬了在战斗中涌现出来的民兵英雄、神枪手、杀敌能手共140多人,黄克诚同志到会讲话,号召军民开展大反攻,英勇杀敌。4月24日,我3师部队,在南起草埝,北至阜宁县城的70多里战线上发起全面进攻,一天内攻克据点22处,碉堡143座,解放村庄560处,吓得敌伪胆战心惊。不久连阜宁县城也攻克了。阜宁当时是敌伪在盐阜区的一大据点,驻军几千人,已被占2年多。在攻城前,三师已把它围困了几个月,通过长时间的政治喊话,宣传抗日形势,动摇了敌军心,先后有2000多伪军逃出城来向我军投诚。4月24日下午,三师集中两个旅的主力部队,向阜宁发起进攻,先后扫清头灶、七灶等外围据点。黄昏,炮兵连开火了,城墙被突破。在一片喊杀声中,部队像破堤的洪水似地涌入,敌人抱头鼠窜,到处是焦头烂额、弃枪举手投降的伪军。次日拂晓,全城解放,三师指挥所移入城里。5月11日,在益林召开庆祝阜宁解放大会,黄克诚同志在会上讲了话。8月10日,延安总部发布大反攻命令,三师和盐阜区军民,向敌伪发动全面反攻,解放涟水、淮安,迫使盐城伪军向我投降,被日寇蹂躏6年的盐阜区获得新生。
军民鱼永情
三师师部在盐阜区,先后住过阜宁县的郭树张庄,板湖孙西舍,益林桑树街和羊寨孙河庄等地,师领导同志每到一地,都十分关心群众的生活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
“我们是人民军队,每时每刻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黄克诚同志经常用这个道理教育干部战士,他在自己行动中切实做到了这一点。那时,人们经常看到,黄克诚同志每天清晨都要到地里走一走,看看庄稼长得怎么样,到各家看一看,问问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群众有什么疑难事,也总愿意找他谈。1942年开春,他听说师部驻地附近有户农民无牛耕地,一家人很着急,就叫马夫用自己骑的小红马为这家把地耕出来,这一家欢喜得了不得。驻地附近有户群众,两口子生病,不能劳动,靠15岁的儿子卖油条维持生活。一次,黄克诚同志问他:“一天能赚多少钱?”小朱说:“我没本钱,赚不了几个。”黄克诚同志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三块钱给他做本钱。2个月后,小朱来还钱,黄克诚同志说:“这个钱不要了,你家生活困难,就算我送给你的。”特别令人不能忘怀的是,黄克诚同志无论在任何艰险情况下,始终不忘群众利益。1943年夏天,三师在老黄河边和日寇打了一仗。当时,河上只有一座桥,部队和不少群众都要过桥,挤在一起。看到这个情况,黄克诚同志下令,部队涉水过河,把桥让给群众过。当时,敌人的流弹丝丝飞过,黄克诚同志面无惧色,站在河边招呼群众过桥,直到群众安全走过后,他才离开。
对于指战员中出现违犯群众利益的事,黄克诚同志总是用党的纪律教育战士,进行制止。1943年,三师八旅某部,住在东沟附近的大王庄时,为了准备反“扫荡”,打算锯些树来构筑工事。有些群众有意见,就向师部反映。黄克诚同志知道后,就找干部战士谈话,取消了这种做法。群众高兴极了,主动出主意出人力帮助部队把工事修好。一次,在行军途中,他看到一个马夫坐在路边,马跑到田里啃麦苗,黄克诚同志当即问他:你的马跑到田里去了,指导员没讲过行军中的纪律吗?这个战士知道自己不对,检讨说:讲过的,我一时忘记了,部队住下后,黄克诚同志第一件事就是查问这件,要这个战士向群众道歉,第二天出发前,又询问处理情况。
三师指战员发扬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优良传统,坚决执行群众纪律。那时部队每到一地,常唱《三不走》的歌:“水没有挑满缸,我们一不走;地没有扫干净,我们二不走;东西未还清,我们三不走。群众才说我们真不错……”部队转移防地,总要派人挨户查询,群众是否丢失了什么东西,有时迁移不远,过几天还要派人来再次询问。这样,三师部队和盐阜区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每年春节,黄克诚同志都和师部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到驻地群众家去拜年,当地群众习惯请他们吃元宵,并向部队送元宵。部队为了感谢群众支持,也请当地群众到部队联欢,军民关系十分融洽。
1945年10月,三师奉命北上,走的那天晚上,益林、东沟数千群众举着灯笼火把,夹道欢送,人群绵延十多里,不少群众流着眼泪,目送黄克诚带领三师指战员同志们远征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