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咱们说的是北京的“书摊儿”。今个儿说说北京城里的“小人书摊儿”。
小人书,也叫小孩儿书,官名称之为连环画。
说起这小人书,现在五六十岁的人都有印象,而且感情还挺深。可不是嘛,小时候都是看这小人书长大的。可以这么跟您说,小人书虽小,但对人的成长起的作用可谓大矣。
小人书,顾名思义,就是小:书的外型小、书里画的人物也小。巴掌大的开本,一页一页的画面接连不断;在画面的下面还配有一段文字说明。您要问这小人书为什么那么吸引人?这还真有点道道:就画面而言,那上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景物也很逼真,令人百看不厌;再看那说明,言之到位,文字精练,简洁明了,让人过目难忘。再加上一个情节曲折、生动有趣的故事,您说它怎么能不吸引人呢?
过去在京城里有不少这小人书摊,有的在屋子里,有的在大街上。在大街上的书摊,可谓一景。记得在东城灯市口大街路北就有这么一个比较大的书摊:在靠墙根处,有个用白帆布搭的棚子,棚子下用铺板拼成的一个台面上,摆着一排排五颜六色的小人书。摊主是个老头儿,慈眉善目,他坐在台面里头,手把着一把小茶壶,时不时喝上两口。书摊外头呢,则摆着一圈小板凳、小马扎,孩子们看书就坐在那里。别看这书摊,可热闹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或是星期天,那书摊前总是围满了人。有的在挑书,有的坐着小板凳看书,而那老头则笑眯眯地来回照应着。
笔者小时候也是个“小人书迷”。放学后约上几个同学就往书摊那儿跑,借上几本书着迷似地看个没完。要是碰上了星期天,或是放寒暑假的时候,一上瘾半天儿就过去了。
小人书给孩子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都是全套的,看完了一本,再看一本,一本一本接着看,直到看完了为止。看完书还不算了事,小哥儿几个还经常聚在一块儿聊聊。聊故事中的人物、情节,或聊自己的感受。有时候还为故事的来龙去脉争论争论。记得有一次看完《岳飞传》后,我们几个同学对岳飞佩服得不得了,同情他遭人陷害的境遇;而对秦桧恨得咬牙切齿。大家七嘴八舌,设想着如何才能好好治治这可恨的秦桧。而看完了《铁道游击队》后,大家对刘洪等几个游击队员油然而生神往之情,甚至模仿着他们的样子,也打起了“游击”:我们几个用纸做起了“20响大肚匣子枪”,在胡同里东躲西藏,看见了“目标”,“乒乒”就是“两枪”,直到把对方“撂倒”才算收场。
那时候看小人书,得花点钱。一般都是1分钱1本,但如果是一气儿看3本的话,那还“饶”1本,这就可以看4本。这小人书还可以借走,两三天再还回来。倘若有毁坏,那得赔偿。所以大家看书时都特别小心,对书很爱惜。
家里人对孩子看小人书都很支持。平时不给零花钱,说句实在话,也没钱可给;但要说看小人书用,那怎么着也想方设法抠出点钱来给孩子用。过春节的时候,大人、亲戚们给点压岁钱,孩子们全都攒着。准备买一套特别好看的小人书,留在家里慢慢看。笔者有一个小伙伴,他家里生活宽裕些,父母给买了不少小人书。有一次到他家里玩,他让我们看他的书,呵!足足有一抽屉。我们几个羡慕得不行,拿了几本就看了起来。
时过境迁,如今这小人书摊没有了,小人书也难寻踪影。但人们对它的感情却没有丢,相反倒是愈加浓烈了。前些日子有报道说,现在有人专门到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去挑小人书。据当事人讲,倒不是为了收藏,而是要找回那份温馨的回忆、那份久存于心的情感。
小人书,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流传于民间,长存于老百姓的心里。通过小人书这个载体,中华民族的大好河山、英雄人物、美好传说、传统美德等等,都滋润、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它给人以熏淘、以憧憬、以知识,让人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将来要茁壮成长的种子。(刘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