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在街上捡到钱包、到剧院观赏戏剧、打电话与人联络、到商场购物……这些都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各种行为。也许这些事情太平常了,人们司空见惯。
我们将连续刊载中文宣三百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魏良鹏编著的《生活中处处有道德》刊载的文章。究竟哪样做才符合规范?哪样做违背了道德要求?这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近日,北京不少红绿灯路口,都出现了一些有了新装备的交通协管员。他们没有小旗子、红袖箍和扩音喇叭,而是举着一个大牌子,牌子上有漫画也有文字,提醒过往行人红灯停、绿灯行。其实,道德的红绿灯,在现在社会,无处不在。
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传统邻里乡亲间的舆论压力对道德产生的制约性大大降低,就像是在网络世界,人们更容易跨过道德的红线,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陌生和距离也会降低人们在道德层面的自律性。越过道德红灯的,情况也有不同。一种是有意为之,明明知道这样违反公共道德,还是选择了去“闯”。比方说,在逛商场的时候,不付钱就把衣服、物品藏在包里拿走,显然就属于这种情况,且不从法律层面,古语有言:不告而去谓之偷。还有一种情况则跟修养和礼仪有关,“闯红灯”的人并不明白哪里有“红灯”。
不认识“红灯”?看似可笑,其实不然。还说逛商场,说话声音大、搭乘扶梯不靠右、试穿衣服蹭上口红,这些是不是“红灯”?现在两岸三地的交流也多了,经常有民众写出心得投诸报端,写差异、写不同。有文章就曾比较过在香港、台湾逛商场的体会。遇到节假日或者打折季,港台的百货商场也是人头攒动,可却并不吵闹,人人轻声低语。搭电梯,先下后上,每到一层,电梯轿厢门口的人总会侧身向两边,方便后边的人出入。搭扶梯,连小朋友都会靠右站立,给可能有急事的人让出左边的通路。我自己也有亲身感受,有一次,在台湾,跟一个朋友一起逛街。朋友在试一件白色衣服之前,先用纸巾把口红擦干净。每次试穿衣服或鞋子之后,她也都会对售货员真诚地说句“谢谢”。这些不同,其实大部分是因为我们有人还没有意识到那些就是“红灯”。
大连有购物广场里专门给顾客留了一道“留言墙”,很多游人走到这里,都会驻足。留言墙上,不乏美丽“心语”。像是“雨滴会变成咖啡,种子会开出玫瑰,旅行是种约会,不是没人陪,只怪唱不醉,只有朋友最珍贵。”也有令人遗憾的“咒语”,像是“恨你”“XX去死吧”之类的。一面留言墙也能看出素质和修养。是传播文明、美好的载体,还是成为城市文明的“污点”?是多了一份美丽,还是添了一份遗憾?一面留言墙上也有道德“红绿灯”。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道德“红灯”也在慢慢增加,不同的场所,因为人的聚集,一旦成为公共场所,就产生了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契约。契约的条款有一个增加和修订的过程,契约的遵守也需要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商场本来只是一买一卖简单商业行为发生的场所,可是,现在的商场小到一个奶嘴大到各种电器家具用品应有尽有,往往还有美食广场、儿童游戏区,甚至是电影院,一个商场就是一个小型社区的缩影,也是现代社会生活模式的缩影。商场在变,人们对文明礼仪、道德内涵的要求也在变。因此,这些年,不断有一些地方推广“道德进商场”的活动,在商场请专家开展礼仪讲座,也邀请民众参与互动。
商场里的道德“红绿灯”,有为顾客设的,也有为商家设的。之前,有则新闻曾在网络上热议。沈阳某商场迎三八妇女节举办解内衣比赛,现场获胜者将获得商家提供的奖品。又是解内衣比赛!广州百货商场也上演过同样的比赛。比赛的规则是参赛者需在短短1分钟内单手解开模特身上内衣的扣环,多者为胜,获胜者捧回了一千元奖金。“解内衣”比赛或许是商家吸引人气或是促销商品的另类手段,可是,却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反思之声。有网友认为,解开的不是内衣,而是道德!当时正在广州商场购物的一位网友说,小朋友问她为什么要在大街上脱衣服,她只有尴尬地赶紧拉着孩子走开。“这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怎样的影响?”
其实,道德的种子在任何角落都会生根发芽,道德的红绿灯面前,更多的人该停则停,该行则行,这个社会就有和谐美好,而如果可以教会孩子认清道德的红绿灯,大概就是我们可以留下的最大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谈逛商场的道德,也有意义。
编辑:朋天岳
责任编辑:文宣君
传承华夏文明
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