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天赐 冯雷
身不离农村,心不离群众,手不离劳动。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文朝荣,这位感动中国的爱民老支书、造林老英雄,虽已故去,但百姓念叨着他,山河大地铭记着他,他的精神,如一面旗,猎猎飘扬。
他几十年如一日,在高寒贫瘠的海雀村带领群众斗荒山、战贫困、谋发展,书写了绝地求生的精彩传奇,淬炼了不向贫困弯腰的奋斗精神,创造了中央确定的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实践范例。
他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带领群众科技兴农,建设环境美、 精神美、产业美、生态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苦甲天下”的贫困村带上“林茂粮丰”的致富路。海雀村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上升到70.4%,海雀村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朝荣成为海雀人心中的“村魂”。
让我们走近这位逆境中点燃希望,给人信心与力量的平凡英雄,向英雄致敬!
绿化荒山“第一锹”
乌蒙山腹地的毕节市属典型喀斯特岩溶地区。海雀村素有毕节的“西伯利亚”之称。这个有780多人的苗族、彝族聚居村寨,坐落在海拔2300米的半山上,25度以上斜坡地占90%,生存条件极差。
1985年,正当壮年的文朝荣接任村党支部书记不久, 就遇到严重的低温灾害,原本水土流失的海雀雪上加霜,家家断粮,靠挖野菜、吃洋芋叶度日。新华社记者将真实情况上报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 记习仲勋同志高度重视,批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
看到民不聊生,村子因贫穷而惊动了中央,文朝荣心急如 焚。他4次把自己的一份救济粮让给更困难的群众。心里想着,如何不再让党和政府为海雀担心牵挂。他一边救助群众,一边暗下决心,一定要挺起脊梁!基层干部 是群众的主心骨,必须带领乡亲干出一番事业,不然就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
但是,怎样让全村群众吃饱饭,过上安逸日子呢?山上巴 掌大的一块地群众都已经种了苞谷,没有地就把山上的树木砍了开荒种地,结果一下雨就把泥土冲走。石头越长越高,土地越种越薄。平时就爱学习、善思考的文朝 荣想到:海雀村当务之急是要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保护生态。“山上有林就能挡住风沙;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 肥就有粮。”他为海雀村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方向。
于是,乌蒙山区这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不适宜人居”的土地上,海雀人在村支书文朝荣带领下,展开了一场绝处求生、科学发展的惊天壮举。
1987年冬,文朝荣带领200多名青壮年,顶风冒寒,背着洋芋上山当午饭,挖开了海雀村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第一锹”。
面对那些只剩下荒砂的山头,文朝荣总结出“点穴种树”、“浅坑植苗”、“同向移栽”、“借泥成肥”等种树经验。他还编了鼓励大家种树的顺口溜:种树之人下决心,千难万苦不灰心。关键窝窝要打好,树子最怕栽坐根。一年更比一年大,一年更比一年青。
连续3个春节,村民们都在山上栽树“过年”。文朝荣叫妻子李明芝把家里的大公鸡杀了、平时攒下的鸡蛋煮了,送上山作为栽树的村民们的年夜饭。
“我鸡骨头都没给孩子们留半根,娃娃们睁眉鼓眼地看着,我心头不好过。虽然没给老文做嘴脸,但是他还是看出来了。”李明芝说,“他安慰我说,苦是苦点,但是先苦后甜,树种好了,长大了,我们家,全海雀,都会享福的。福是慢慢创造来的。”
经过几个冬春的鏖战,全村30多个“和尚坡”山头都种上了华山松、马尾松。
“天被拉长了,地被扯宽了”
20多年前一个青黄不接的日子,村民王付华跑来向文朝荣哭诉:“文支书,我那儿子、孙子都跟着儿媳被饿回娘家恒底村去了,我这张老脸往哪里搁啊!”文朝荣拍拍王付华肩膀说:“不用怕,他们都会回来的。”
文朝荣心里清楚,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不彻底刨掉 穷根,海雀人腰杆直不起来!当时海雀农作物品种单一,“高山大坪子,荞麦过日子;想吃顿苞谷饭,要等女人生孩子。”群众延续刀耕火种方式,春种一大坡,秋 收一小箩。苞谷长得又矮又小,耗子都要跪起吃。粮、林争地矛盾突出。要解决群众吃饱饭问题,必须对症下药,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变落后生产方式。
文朝荣发动党员带头积极推广地膜苞谷种植,组织实施科技兴农。一次,他在乡农技站看到墙上“科技兴粮”四个大字,一间屋子里堆着一捆捆像胶纸的东西,就找农技人员“取经”。农技人员告诉他,那“胶纸”就是地膜,要让海雀村长出大苞谷,你扛两捆去试试,技术我们来教你。
1990年春天,海雀村破天荒出现了白色地膜。村民们 不信:地都被“胶纸”蒙住了,还能长出庄稼?秋收时节,文朝荣和4名党员示范的地膜覆盖栽培苞谷大丰收,全村老少都围拢来看稀奇。第二年,地膜技术和杂交 玉米、脱毒马铃薯就在全村推广开,玉米亩产从300斤提高到600斤,土豆亩产从1500斤提高到3000斤。海雀破天荒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
文朝荣笑了:科技兴粮,少种多收,没人愿意砍树开荒 了。随着山上林茂草丰,他鼓励村民发展畜牧业等多种产业。村里组建了中药材种植、土鸡养殖、苗家刺绣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的海雀草木葱茏,小楼掩映,村 容整洁,是贵州大山深处的美丽乡村,已形成“山有林、河有水、地有膜、圈有畜、房有绣”的产业格局。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60元。
文朝荣带头捐资建小学。在他的努力和各方帮助下,海雀村建起了一栋8间校舍的教学楼。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还办起了学前班。
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群众说,海雀的“天被拉长了,地被扯宽了”!
王付华的儿子王兴富早已带着一家人回村,盖起了青瓦白墙翘檐的黔西北民居。他说:“在文支书的带领下,海雀不比外面差,有奔头!”
“我家海雀这片林”
“我家海雀这片林”,文朝荣视之为全村的生命线和骄傲;“我家海雀这片林”,文朝荣向外人介绍海雀时最自豪的一句口头禅。他和村民们对这片林的贴心守护更是出了名。
从村支书岗位上离任后,文朝荣一直担任义务护林员。从种树到护林,他一干就是30多个春夏秋冬,几乎每天“早上出门天不亮,晚上归来月亮上”。临终前,他还拉着村干部的手嘱托:“一定要带领群众守好海雀这片林,没有了林子,海雀就毁了。”
为了管好林地,文朝荣组织制订了村规民约。村里成立护林队,每天派出2人在山上巡逻。其他事从来不和人翻脸的文朝荣,唯独护林上一点不留情面。
一次,外村一户人家放牛到了海雀的林地,踩坏了一排小 树。巡山的村民去赶牛时,被对方仗着人多揍了一顿。文朝荣闻讯赶到,攥着那个打人青年的胳膊说:“我们全村群众费了多少心血栽的树,这是多少人的希望啊, 我们村也有你们的亲戚朋友,你们将这些树毁了,对得起大家吗?何况,这些树长大后,你们也可以享福的啊!”
对方看着眼前这个精壮老汉,说话在理,手上的力气比自己还大,心里早就蔫了。连连赔不是:“大爹,莫生气。我补种就是了。”
经过精心管护,20多年来,海雀1.34万亩林场从未发生过一次火灾,没发生过一次偷盗行为。海雀村水源充沛了,还为附近7个村寨提供了饮用水源。
据估算,海雀村的万亩林场,经济价值达4000多万元;户均65亩,人均5万元。群众每年可获退耕还林补助款24.8万元;村里妇女儿童每年仅捡拾松果收入超过20万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良性互动,青山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
2013年5月,文朝荣查出身患重病,仍坚持每天拎着镰刀上山,砍砍杂草、修修枝叶……
“犟得很!”老伴李明芝心疼地回忆,“过世的前几天,他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当我们车过背背(离开一会儿),他又拄起棒棒巡山去了,他说,‘放心不下啊,我在林里听听鸟叫,和树说说话,身体就好多了’。”
不让一人受苦,不让一人落单
文朝荣常说:“村干部要能吃苦,不能起贪念,不能让老百姓瞧不起。”
文朝荣深知群众心中有杆秤,当村干部只有“公”字当头,说话才会有人听,做事才会有人跟。
20多年的支书生涯,文朝荣克己奉公,从来不占村民和集体一点便宜,他是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样要求家人和同事的。
2008年,担任村主任已经3年多的文正友,为了方便 自家的小门市进货,花了7万元钱买了一辆皮卡车。身为父亲的文朝荣知道后,联想到政府拨给村里的12万元基础建设资金,马上把文正友叫进屋里,表情凝重地 说:“正友,你爸没什么本事,但知道怎样做人。你买了一台车子,你哪来的钱?”文正友听出父亲的“意思”是担心自己挪用公款,就详细说明了7万元是自己多 年积蓄。文朝荣说:“这才像一个村干部。儿啊,记住,只有千年的名,没有千年的人,做人一定要清清白白,老百姓才会支持你……”
文正友不由想起父亲磊落的做人为“官”之道。
上世纪80年代,海雀村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文朝荣带头做结扎手术。1991年,文朝荣动员大儿子文正全办了村里第一张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文朝荣把自己摆在群众中间,关心村里每一个困难户,不让一人受苦,不让一人落单。
村民王德光3兄弟分家后,一家4口只有一亩地不够糊口。文朝荣把自家的4亩地送给他种,并让他加入护林队。
2003年,文朝荣上山巡林,每天都会遇到从海雀嫁到 可乐乡的苗家姑娘王兴秀。一问才知道,王兴秀丈夫外出打工多年杳无音讯,公婆也不管她,丢下她和两个孩子,一分钱也不给娘儿仨。文朝荣不忍嫁出去的海雀女 儿受苦。他动情地对王兴秀说:“孩子,回到娘家来吧,爷爷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们安心住下来,有地种、有房住,娃儿有学上。”在文朝荣的帮助下,王兴秀母 女三人得以把户口重新迁回海雀,有了自己的家。
苗族老人安美珍独居一间破茅舍,文朝荣领着青壮劳力给老人修了土墙房,还对来帮忙的人说,她家困难,各人回各家吃饭,不要给老人家添麻烦。
2014年2月11日,苍天垂泪,林海肃穆,乌蒙山的优秀儿子、海雀人民的好支书文朝荣同志,因患癌症与世长辞,终年72岁。老支书长眠在他比关心老伴还关心、比爱儿子还爱的山林中间“休息”了。
送他上山那天,乡亲的队伍排了好长好长。93岁的安美珍老人行动不便,就站在门口喃喃念叨:“舍不得啊!好人啊……”
文朝荣,这位20多年来领着海雀群众向荒山要绿地,让 瘦土出效益,苦干实干摆脱贫困,把极贫村建成美丽村寨的彝家汉子,用行动增彩中国梦,用大爱演绎了什么是中国力量。他的生命定格成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的“文朝荣精神”,化作一面荡涤思想、照耀灵魂的镜子长留人间。
【编辑: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