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本报记者常春晖
春耕前,双鸭山市宝清县平安村购置了大型喷灌设备4套、打井12眼,大大提升了村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这是县政府办下派该村的“第一书记” 刘敏争取项目资金466.2万元的成果。想发展找“第一书记”,有问题找“名誉村主任”,已成为双鸭山市不少“软弱涣散村”广大党员群众的共识。
为深入实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抓实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双鸭山市实施了“能人”驻村战略,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名誉村主任”到村任职方式,找准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根源,对农村党组织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预热,做好活动起步准备工作。
市委从大学生村官、机关干部、离退休领导干部、本地成长企业家队伍中,精选细挑96人担任“第一书记”、9人担任“名誉村主任”,帮助农村基层 党组织查问题、找原因、定措施、抓整改,抓好整顿转化工作。在选派的105名“村官”中,本地成长企业家19人、退休领导干部14人、县(区)直部门领导 干部72人,覆盖了全市四分之一的行政村。
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驻村工作中,全市选派的“村官”坚持撰写《工作日志》和《民情日记》,深入剖析基层问题,村务的重点难点、村里的大事小事,都做到了心中有数,使得“第一书记”、“名誉村主任”在任职村里是人人皆知,普遍获得了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在选派“第一书记”、“名誉村主任”到村任职期间,市委从明确选派干部职责任务和完善管理考核机制入手,建立健全了“日报告、周例会、旬督办、 月交流”为一体的选派干部管理制度,规定“第一书记”、“名誉村主任”每周工作不少于14个小时,每月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7天。县(区)组织部门、乡镇党 委对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对工作业绩突出、考核合格的“村官”,月度考核中直接评定为“优秀”等次;对工作开展不力、群众满意度不高的“村官”,进行诫勉谈 话或另行选派。截至目前,全市下派“村官”共走访群众1900多户,撰写民情日记千余篇,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600余件,协调、投入帮建资金2436 万元进行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和建设家园,取得当地干部认可和群众满意初步成效,对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编辑: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