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从来没有加入国军序列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这支队伍曾经在东北战场与日寇孤军作战14年。这段历史由于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而画上了句号。
随着岁月的流逝转眼已经七十年过去了,然而戏剧化的是至今为止,这十四年的东北抗日联军历史还没有完全说清楚。
其实,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从画上句号的那一刻,就已经有如雕塑一样定格在那里。不可能以后人的主观意愿随意改动了!
都说历史当代人说不清楚,只能留给后人评说,原因是当代人干预太多!
都是些什么样的干预使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至今还没有说清楚呢?
我个人觉得东北抗日联军历史的形成应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一、1945年8月8苏联对日宣战。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苏军番号88旅)加入苏联远东二方面军迅速抢占东北57个战略要地(大小城市)后,苏军担任卫戌区司令、抗联将士担任副司令。在日本投降政权暂时真空的情况下,按抗联东北党的决定到达占领地后,要从速建党、建军、建制稳定了局势。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1945年8月14日,苏联从本国利益考量与当时的中国的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苏军按两国政府签订的条约支持国民党接收大员接收东北各大城市。这样国共两党在谁接收东北的问题上出现的矛盾开始激化。出于当时形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发动宣传了攻势要告知人民:十四年间国民党不抵抗,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国民党是十足的摘桃派;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抗击日寇十四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代表人民接收东北。
于是东北局彭真、陈云指示抗联主要将领尽快写文章,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出书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才是东北人民的代表。当时的代表作我认为有:
1、由抗联主要将领冯仲云作为出品人,在1946年2月20日出版《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的书。其中收录的九篇文章早在这之前已经在报刊上陆续刊登过。这部书被定为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第一部史书;
2、1946年3月17日,在《解放日报》刊登的由穆 青撰写的《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略》;
3、1946年3月18日在《解放日报》第4版 由乔木、田家英撰写的《东北问题的历史真相》。
一部书《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和《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略》、《东北问题的历史真相》两篇文章,在当时客观和真实的昭告世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寇的十四年苦斗历史。是宣传的需要吗?不是!应该是写出了历史的真实!(我将在这篇文章发出之后在我的博客上重发以上三篇文章)
二、1949年3月在全国即将解放的前夕,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还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从那时起直至1966年文革开始前,我们的党一直按毛泽东思想统领全党全国人民,在极其严格的纪律的控制着各级领导干部;保持着良好的党群的鱼水关系下治理着国家。虽说生活比起现在清苦,但是社会相对是净化的。比如对于高岗拉山头搞帮派,对刘青山、张子善的贪污案(与现在比真的算不了什么)等违纪的处理是极其严厉的,在当时是起到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
那时对革命历史的撰写都是按毛主席说的:“八路军新四军是抗日的队伍”以宣传主力军为主,没有哪个干部敢顶着“拉山头”、“搞个人崇拜”的罪名;即便写历史也是要按程序审批。比如东北抗联的历史不能提“88旅”只说“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不能提东北抗联中有金日成等朝鲜领导人,怕影响国际关系之类的。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矛盾的激化,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更加敏感。所以无论抗联老战士还是党史研究部门都是要与中央随时保持一致。那时的抗联历史的研究是处于搁浅状态。虽说失去在大量的历史见证人尚存的情况下对于日寇14年战争给东北人民带来的灾难罪证的普查的最好的时机。例如:抗联、义勇军参战的部队知多少?牺牲的烈士知多少?日寇枪杀的百姓知多少?很多与日寇作战的故事失传。但是却没有人敢违反党的纪律戏说或篡改历史!这时的抗联历史研究还算净化。
三、十年文革的功与过我不想在此评说,但是最后的结果肯定与毛主席的初衷相违背,最后应该是失控了。
原本遵循列宁的无产阶级国家理论的五个要素: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国家,其中领袖是关键的理论。几十年由一群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领导者运转的和谐的关系被一种无政府主义取代了,逐渐渗透到国家的各个领域。
在1968年,文革开始的第二年,由于当时的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的成员康生说了一句话:抗联没有好人!致使抗联幸存的老战士全部关押打成双料特务(朝修、苏修特务)。康生的说法的背景是什么?我在这里说不好。但是这说明在这个时段对于东北抗日联军历史评价与真实的历史偏离的太远了。以现在的史观看那是何等的荒谬!
四、经历了十年文革在1976年终于结束了。但是全民的无政府主义的思潮并没有结束。被打倒的“走资派”、“黑五类”“造反派”“保皇派”——全民落实政策;被毁于一旦的党群关系、党纪、党性却让人们忽略丢失了。
然而中国的国情正如毛主席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突出干部的作用,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当国家的法律又不是十分健全对于各级干部的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下,权利给于那些无政府主义投机的领导者以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的、肆无忌惮的在国家的各个领域贪腐猖獗,随时在动摇着国家机器,太触目惊心了!
看了我的这段话似乎觉得我说的有点离题其实不然。当文革结束后,老一代革命家都年事已高,感觉传承抢救历史的重要。在这种前提下,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撰写也被提到日程之上,交给东北三省党史研究部门,由黑龙江省党史牵头。
从这时起出现的由跨越了战火纷飞年代的幸存抗联老战士、党史研究人员、抗联的后代、尊崇抗联历史的人们纷纷登场共同参与十四年东北抗日联军历史的撰写工作。他们或篡改、或捍卫、或迷茫对于十四年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该如何撰写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里我要说的是这场戏的主角:当再一次经历了文革风雨幸存下来的抗联老战士已经为数不多。这时抗联的主要将领已经相继去世。
“小鬼当家”只是戏说。但事实是当年的抗联战士陈雷、李敏夫妇这时担任了黑龙江省的省长、政协副主席的高官。文革中因为历史上参与杀害11军军长祁致中一案,在受到的冲击仍旧耿耿于怀。他们决定利用自己掌控的权利,将这个案彻底翻过来,洗去自己的历史污点。他们在一种近乎可笑的唯心史观的指导下,采取了自欺欺人的做法,将历史上的抗日联军的将领、先烈、历史事件拿来作为筹码为自己洗清污点戏说。
要想说清楚几十年来颠覆抗联历史的来龙去脉,我想还是要从历史事件的原点说起。1939年7月2日,被誉为“工人阶级勇敢的战士,东北人民的抗日虎将——祁老虎”的抗联11军军长祁致中被错杀!历史记载为:三军军长杀了十一军军长吓跑了六军军长的抗联历史大案,当时的北满省委作出开除参与杀害祁致中将军的七个人党纪的决定。
这个历史事件以我个人的历史观看:事件本身对于我们的敌人日寇来说是抗联队伍出现了内讧。作为中共北满省委的处理阻止了队伍的溃散保全了队伍继续抗击日寇,应该是及时也是正确的。
当战火硝烟散尽,新中国建立之后。在幸存的抗联主要将领周保中、冯仲云的提议下赵尚志、祁致中都被追认为抗日烈士,陈列在烈士纪念馆。但是在说明词中避开了祁致中死的真相。原因是祁致中被自己人处死的历史真相该不该公布于众,以及何时公布,不能不考虑社会效果。这种处理方式是得到大多数幸存抗联老战士的认可。
当幸存的抗联主要将领及老战士相继离去的70年代末,由幸存的曾经参与杀害祁致中以陈雷为首的当事人,首先打破沉默,开始了围绕《祁致中之死》的“翻案”活动,一直持续到如今。他们说抗联没有毛泽东思想、抗联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赵尚志是正确路线的代表、没有赵尚志抗联就成了失败的队伍、祁致中该杀……更为甚者散布一些低俗的流言诋毁抗联主要将领。他们给抗联史的编撰设置重重障碍,给抗联史造成的混乱是不容忽视的。这些人虽少,但其能量之大、手段之多、持续时间之长、造成的影响之恶劣都是不能低估的。
鉴于以上情况,1985年中央责成中央纪委书记韩光在丹东召开了由抗联老战士、中央及东北三省党史领导参加的抗联历史研讨会,会上做出了以下决定:肯定党对抗联的领导;抗联领导人执行的路线是正确的;赵尚志党籍应该恢复,建国后已经定为烈士,但是他是犯有严重错误的。
这时的陈雷之流,利用手中的权利,无视党纪国法,无视会议的决定,的随心所欲继续着他们颠覆篡改历史的勾当,他们无政府主义的思潮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些人炒热了自己,炒热了赵尚志、炒热了祁致中、也炒热了那些热心捍卫抗联史的人们……这些也随着历史的推移将载入史册。
然而当我们共同经历了漫长的七十年,留下了这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将继续留给我们的后人去评说了。
但是我将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将逐渐清晰,被有意篡改的历史将会还原显现它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他是不能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随意被改写的!
(作者:卓娅 传承历史张卓娅系李兆麟将军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