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商城)
范扬,1955年1月生于香港,祖籍江苏南通市。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兼任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如今的中国画坛,大家都称呼范扬为范罗汉。谈及这个绰号,不得不归功于范扬红衣罗汉系列画作的成功。范扬创作了几百幅以红衣罗汉为主题的画作,其中的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那么范扬为什么要创作如此众多形象的罗汉呢?
范扬说:“实际上是一个众生相,你在你周围的人里面都可以找到这样的形状和神态,有的善于思考,有的粗放豪迈,这些都会你的笔下呈现。”
范扬的红衣罗汉是其长盛不衰的绘画题材,一个偶然机会,他得到一张赵孟頫工笔重彩人物画《红衣罗汉图》的照片,他便将其张贴在自己画室的墙壁,赵孟頫笔下的红衣罗汉,那遒劲的线条、逼真的表情,让他一再品味,不知不觉中他选择了红衣罗汉题材,那特别的人物造型终于走入了范扬的创作之中。在中文宣书画商城的范扬《听松观荷》,堪称范氏红衣罗汉的代表作。此作品画面上并不仅是罗汉,而是将罗汉置于情景之中。三位罗汉谈经论道,面部表情平静。在画法上,他讲究线条的骨法,他认为,线条是画面的重要支撑因素,勾勒人物的头面手足、衣纹竹石,既要注意各自不同的质感,还得注意用笔的提按顿挫,笔锋的正侧逆转,注意表现对象的神韵。他的创作过程是先起墨稿,随后对脸、手、足加以赋色,以赭石色为主色,眉、须等处可先行用花青渲染。最后用大红调朱砂作红衣僧袍,设色讲究沉着痛快。而辅景则沉雄湿重,用的是短线,有点梵高的意味,恰如其分的凸显了红衣罗汉在画面中的点睛作用。
范扬曾说“我喜欢画画,画画对于我来说,不是事业,是生活。我看我这一辈子,别的也不会了,我只会画画。”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是从人物画中萌芽的,为衬托特定的人物形象或表达不同的人物内心世界而服务。范扬的《听松观荷》正是延续了这一传统表现形式,意在突出主体,令画面更有意境。在对物体的塑造上,画家范扬独树一帜,有所创新,又使得画面颇具时代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价格行情一路看好。笔墨间传达出一股古朴雅逸又自然清新的气息。画家以传统的青绿山水设色技法为主,又有所创新,红色的运用十分大胆,位置安排得当,款识的题跋使得作品不拘一格,颜色厚重强烈,主题思想明确,是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俱佳的作品。
传承华夏文明
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责编:朋天岳
监制:魏良鹏
中文宣服务热线
400-002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