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中国正能量网 || 寻访“方司令”后人③|英雄团长的“回家”路

中国正能量网 || 寻访“方司令”后人③|英雄团长的“回家”路

2025年04月01日 14:50:39 来源:红色太华 访问量:548


“方司令”牺牲后,他的遗物被转交给妻子苏迪,其中有一个笔记本,最后一页上这样写道:“1945年的任务……我们唯一的任务是联合同盟国打倒日本侵略……”。今天,我们知道他未写完的誓言已经实现,但他的长眠地,却静静地等待了半个多世纪才被寻到。

  “方司令”的笔记本(内页)

由于战势紧急,牺牲在前往野战医院途中的“方司令”,被战友们含泪安葬在新登战场附近。没有墓碑,没有姓名。消息传到后方,苏迪悲痛万分。为了纪念在新登战役中牺牲的丈夫,她将大儿子改名为刘新,小儿子改名为刘登。让“新登”这个浸透丈夫鲜血的地名,永远刻在孩子们的生命里。

 合影中左一是刘别生,右一是苏迪(拍摄于长兴) 

1955年,“方司令”的老首长王必成将军曾派人前往新登寻找“方司令”的遗骸。但由于时隔多年、技术条件所限,只能把一位无名烈士的遗骨当作“方司令”的遗骸,迁往上海龙华烈士陵园,而真正的“方司令”,依然长眠在不知名的青山之中。

 《杭州日报》上《一个新四军后代的“新登”情节》文章版面 

“方司令”“回家”的转机出现在2005年。一张旧报纸机缘巧合下落到老战士徐越手中,报纸上《一个新四军后代的“新登”情结》的标题让他双手颤抖——正是他当年亲手埋葬的“方司令”。当年为了防止敌人破坏,徐越和战友们将“方司令”抬进临安的深山中埋葬,并做了只有他们知道的标记。徐越联系到“方司令”的后人,临安深山的遗骸经现场鉴定和DNA检测,确定为“方司令”本人。

 新登战役塔山烈士陵园 

时隔六十五年后,“方司令”终于“回家”了。2010年,他的遗骸被郑重地安葬在新登战役塔山烈士陵园,与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永远相守。

回到1943年的冬天,一枚铜元落在王家人的手里,那是“方司令”留下的“谢意”,也是一支部队的纪律。80多年过去了,太华的百姓从未忘记过“方司令”和他参加的新四军。

宜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太华分会会长汤永伟介绍道,在太华还有许多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故事。襄阳村陈盘金一家为保护新四军干部的小孩,在粮食极其短缺的荒年,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送人,宁愿全家吃野菜、咽观音土,也要把宝贵的粮食留给新四军的小孩。黄石庵的僧人照辉主动关心住在庵内的新四军战士,利用“和尚”身份帮助新四军打探敌情。桥涯村青年吴炳荣两次穿越火线去长兴茄棵地、温塘给粟裕司令送信。北川村张年芝赶着骡子运送军粮去天目山,从此再未归来……

这些普通百姓用生命诠释着“军民鱼水情”的深意。当陈盘金咽下观音土,当照辉和尚“念佛不忘救国”掩藏战士,当吴炳荣在枪林弹雨中奔跑,当张年芝赶着骡子负重前行——他们都在用行动一同抒写“方司令”笔记中未写完的誓言。

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今天,太华青山依旧,竹林苍翠,松柏长青,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永不褪色的真理:兵民是胜利之本。从捐钱捐物、放哨送信,到掩护营救、支前运粮……这些动人故事,无不彰显出太华百姓对新四军的拥护与支持,对革命事业的拳拳之心。

来源:红色太华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