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之前,各式各样的票证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那些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老票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发奉”是旧时发票的一种商业辞令,意为“发出奉上”,带有一种谦恭和儒雅,是商家给买家开具的发票,是比较早期的一种金融交易凭证。据有关人士考证,“发奉”大约形成于清代,是沿于清代的“钦奉”或“御奉”,发奉上还刻有印章,传统印章文化现在已经逐渐湮没,这些旧时的发奉,为我们打开了一本收藏丰富的“庶民印谱”。“发奉”大约消失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后改称为发票。这种老发票作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物载体,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经济价值。
规范的发奉
下图为毛笔手书在正式票据上的“发奉”字条,这件藏品由右至左纵向书写,记录了交易物品及价格,飞马糊精两份总计“国币拾贰万元”,落款是“京沪铁路局上海员工子弟学校”。落款时间是“民国三七年四月”,没有记录年份。在落款下方一枚印模“上海新成工业社”是交易物的供货商。
从这张发奉的方寸之间来看,总价格为拾贰万元的“巨款”,应该是第一套人民币使用期间,上世纪40年代末,通货膨胀很厉害,国家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面值也很大,此条据发生于1948年。
两件发货票
下图是四川广元座商发货票两件,均为毛笔书写在正式票据上,格式为竖式由右至左。
发货票上购买的是“单那尔宾、棉花、非那西丁、”,总价壹拾柒万捌仟元。从发货票的两枚印模可知,商铺的名号为“广元宝清药房”,另有广元税务局的印章,此条据发生于1952年。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前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基层供销社作为服务于农村的商业部门,为国家的全面复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小小的票证,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生活的发展,唤醒大家的心底的回忆。
本次中文宣三百选入的票证各种行业都有,门类众多非常繁华。欢迎喜欢的藏友点击下方海报进入到中文宣三百线上商城进行选购!
责编:朋天岳
监制:魏良鹏
传承华夏文明
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中文宣全国客服热线
400-0027-300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