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走廊里,一组以《书香中国》为主题的“北京阅读季”纪实图片,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城市通道里,拓展开一片让心灵呼吸的空间,让我心生感动,我看到了久违的阅读姿势,看到民族崛起的一种姿势。
互联网突袭,首先改变了我们学习的状态,那些铺天盖地没有章法的碎片化网络信息,让我们传统的文化展示和传播方式一下变得手足无措,就如同我们走进一个陌生城市,手里拿着一张导游图,只知道沿着一条最近的线路寻找一个目的地,而失去了对这个城市的审美观察和理性判断,于是,我们常常得到一个快捷的节点,却失去了对整个城市的价值认知。于是这个时代变得脚步匆匆却漫无目的。网络上的信息,如同拥挤不堪的城市大街,最缺少空间和目的,又彼此陌生没有关联,这样的前行,让我们浮躁冷漠,每天都有逃离的欲望,却每时每刻又要义无反顾地面对,最终我们会怀疑自己的人生,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观察当下这个时代的基本姿态,就是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远近亲疏,都是捧着手机手指急速滑动的姿态。环境被冷落了,书籍被冷落了,亲人被冷落了,情感被冷落了,知识被冷落了,人性被冷落了,连我们自己心底最后一点温度也被冷落了。看手机,目光是专注的,但心理是游离的。一种游离状态下的浏览,是一种无序的认真,我们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得支离破碎、不可捉摸、不可把控,基本失去了对世界的感知能力。
我们难以释怀那个专注捧读的年代。那时,手中的每一本书都有一种神圣感,每一处读书的位置都有一种诱人的魔性。记得上学时班里谁如果有一本课本以外的所谓闲书,这个人立马会有很多“粉丝”环绕。大家会用家里的干枣、瓜子、糖果之类的小食品去讨好交换,希望能早日分享、一睹为快。终于可以借到了,那种激动难以描述,也许就只有一天时间,那我一定是像犯了魔怔一样顾不得吃饭睡觉,要一口气读完。家里仅有的煤油灯,灯苗如豆、亮不盈尺,但书中的世界是光明的,自己的心里是亮堂的。那个岁月读的书,不光记得住书里的故事,也记得住关于读书的很多故事,因为那是最快乐的经历。走进大学,最幸福的是有图书馆。每天晚饭后,总是疾步如飞往图书馆赶,因为晚了没地方。天天“一书一世界,一坐一菩萨”。那个年代,我们无论是国还是民,都是屹立的、自信的,因为,只要有对知识的渴望,有对书籍的敬重,有阅读的专注,大家就有信念、有追求、知荣辱、辨善恶。读书,是一种时尚,是做人的信仰。在部队军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校操场,到处是求知的影像、阅读的姿势。
人类文明的前行,怎么可能缺少了阅读的姿势?古代的先贤有韦编三绝、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高凤流麦等的专注与执着,世代不息书写着文化的创造与传承。我们同样敬佩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图书室地上留下的深深印痕;我们依然记得列宁在西伯利亚苦难的流放中,那篝火边研读的姿势。我们感怀毛泽东延安窑洞里的烛光,以及中南海菊香书屋手不释卷的探寻。几乎每一个伟人、名人、贤哲的生命亮点都定格于读书的姿态,就连武圣关公留给我们的也是夜读春秋的英姿。
书香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命题。我欣赏阅读的姿势,不是因为阅读需要姿势,是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大国需要有一种对待文化的姿态。图书不是环境的装饰,图书是我们优雅人生的伴侣,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精神、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自信都要以书籍支撑。从烦躁的世态中出走,突然发现能坐下来读书竟是这样的美好。这样,我们对得起清新悠远的一杯热茶,对得起田园牧歌的一方恬淡,对得起心中对理性提升的追寻。在我们的案头,在我们的枕边,在我们的行囊中,随手有几本可心的书,你的工作、生活、行程立刻有了一种味道,有了一种不一样的姿态。就像有一位哲人讲过的“读书,就是和高雅的人在交谈”,也许,一本书的提示,就会让你找到自己,就会解读整个社会人生的真谛。我们的先辈讲过“开卷有益”,真的是这样。我常想:这个世界最怕的不是你有虚张声势的核弹,而是全民族阅读的姿势,唯如此,文化的尊严才是一种永恒的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