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走进艺术名家工作室” 系列二 王克举:昂然天地间 超越机巧画我心

“走进艺术名家工作室” 系列二 王克举:昂然天地间 超越机巧画我心

2017年07月06日 08:35:21 来源: 新华网 访问量:394 作者:袁思陶

 (策划、主持/袁思陶 撰稿/袁思陶、伊媛、邢贺扬 摄影/邢贺扬)

    新华书画“走进艺术名家工作室”系列栏目第二期推出的嘉宾是著名油画家王克举。新华网书画频道主编袁思陶博士和著名油画家王克举的对话,带大家走入一个“大巧若拙”的艺术家超越机心、一颗光明澄澈的纯净心灵与艺术不期然“兴会”的过程……

    王克举是山东青岛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89年中央美院油画助教进修班结业;2002年中央美院油画高级研修班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油画院特聘画家、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创作研究员。

王克举接受新华网书画频道采访中

    “正是橙黄桔绿时——王克举艺术展”于今年4月成功举办,王克举的油画作品通过这次展览进行了学术梳理。董其昌说,艺术的高妙之境,在“无心凑泊处”见分晓,王克举此次展览展示的作品已经不能从形迹上追寻,他的自由心性流淌在每一块色彩,每一处精妙的笔端,如同八大山人追求做一只“天心”鸥鸟一般要与世界自由游戏。王克举在油画世界中的“忘机”已然成为一种境界,他天性的“拙”恰恰是他超越天机,达到与天然的契合,他的人与艺术都荡涤机锋,泊然自处,平淡天然地融合在了“大巧若拙”这个中国美学独特的秩序观中。

王克举作品 《金柿闹秋》 2010年

王克举在工作室中作画

    一、寻找绘画中的秩序感

    袁思陶:今年4月份,您的艺术展“正是橙黄桔绿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先请您介绍一下这次展览的作品?

    王克举:这次展览展出的20余幅油画多是我近年来的作品,均以写生为创作方式完成的,表现自然山水风景和自然生态中蓬勃的植被和庄稼,反映着自然生机的勃发与生命的力度。

王克举在乡村写生

    袁思陶:您和闫平老师今年在美术馆的个展是同时举办的。你们二位都是国内著名的油画家,你们在艺术创作上互相有哪些启发和影响?

    王克举:可能我们都有着对生活和艺术共同的态度。喜欢积极、阳光和美好的事物,都把艺术创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了。闫平老师一直是以奔放的笔触、明亮鲜艳的色彩表现自己的性情和喜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很钟情于米勒的画风,注重造型,痴迷于表现深沉苦涩的童年生活。风情画是对于心境的一种表达,有些像自传,所表达的内容多是自己儿时的记忆,画了一系列《黄昏》组画。画完会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这是一个成长阶段的情感历程。但回头再画就没有了感觉,没有了以往的感情,也就没有了表达的欲望。那几年很艰难也很纠结,不甘于重复过去,但新的思路尚未建立起来,开始寻找新的道路在哪里。那段时间,闫平所在的研修班由钟涵先生引导着开始研习西方早期现代主义绘画,像博纳尔、恩索尔、马蒂斯等画家的作品,研究其中的抽象形式,他们在色彩和形式语言上有明显的突破,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王克举作品 《春来杨家冲》 2016年

    在我的意识中隐约的感觉到西方古典绘画中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东西暗藏在其中,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崇高的理想和完美的感染力。现在知道那是画面中的抽象因素使然。我想它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对我来说,它很神秘也很诱惑。特想弄清楚其中的奥妙!这一点我是从色彩上开始的。当年闫平老师的同学经常到我们的画室,譬如王琨在给闫老师的一幅画提意见时说:“画面中的几块白色的色相太一样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给了我思考变化的启示。后来我逐渐发现,在画面中出现相同的颜色就会有雷同的感觉,重复会相互削弱,没有秩序也没有了特点。在画面上所有的因素都应该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且每一个不同都要有特点。而这个特点要来自于自然对象给你的参照和启示。比如白,从自然来讲,这个白,那个白,都会有不同的色彩倾向和明度的差异。哪怕参照的自然物即便是真的一模一样,在画面中也要把它画得不一样。我从色彩上得到的启示,可以以此类推,同样在造型上或用笔上,在画面的各种对比关系上也应该是这样,这就是画面色彩。画面当中应该有最强的,有第二强的、第三强的,是有层次、有秩序的。这种秩序,就是古典绘画中最重要的一个对比关系:完美、秩序和节律,当然还有崇高。

王克举早期写实作品 《黄昏系列 之二》

王克举早期写实作品 《黄昏系列 之四》

王克举早期写实作品 《黄昏系列 之十二》

    袁思陶:那么,您是怎么看西方古典绘画中的秩序感的呢?它带给您什么样的影响?

    王克举:秩序感存在于西方古典绘画中,一直到印象派绘画时期。印象派之后,绘画的固有的审美意识被打破,毕加索将非洲脸谱放到少女的脸上,打破了常人对美的心理标准。他把远处的天空画得很强烈,把近处的人画得很平淡。通常,画面中人是主体,天空是背景,而毕加索将人当作衬设,与画面中其他的物像同等的对待,这是对传统绘画意识的一种颠覆;也打破了时空的概念,他把不同角度、不同时间看到的物像可以整合到一个画面中。毕加索非常理性,这样的理性是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方式和建构画面的规则的。他画人体的时候,五官、性器官、手脚这些富有特征和变化的形都不会漏掉。他会把它们重新组合,看起来非常奇怪,他正是用这样的一种时间错位的理念和规则指导他的画面建构。

王克举早期写实作品 《农夫》 1988年

王克举在乡村写生

    当我开始写生时意识到在我的画面中需要一种主动的意识,建立一种自己内心希望的秩序。带着这样的思考和想法,我从1997年秋天开始下乡写生,那时还处于最初探索阶段,有许多惯性需要修正,譬如依赖自然、被动抄袭等等。一张张地画,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年,作品中才多少体现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注重画面秩序、完整性、造型和色彩的个性特点等,并尝试从笔墨意识入手,抛开光影、光线、空气透视等非本质的因素。构图方面采用“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观看方式。尽其所能地主动把握画面。此时画面的色彩比以前靓丽和纯粹了许多。画面完整了!一年后我在学院画廊做了一个小型展览,许多人觉得这次展览的风格不像我了。

王克举接受新华网书画频道采访中

王克举作品 《黄土沟壑》 2016年

王克举作品 《南屹垛-早春》 2009年

    二、转变绘画风格 另辟蹊径

    袁思陶:您的绘画风格开始转变后,获得的反响如何?

    王克举:那时很多人对我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停留在我画人物画时期。2000年我参加中央美院高研班时,先生们也为我担心,觉得我有点儿走偏了。因为我们那届的方向是“正本清源”。先生们希望我们能够重点放在人物造型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西方的传统绘画上,得到真功夫。而我却在画风景上锲而不舍,不太符合当时的大基调。但是,老师们并没有强行阻止我,只是和我交流探讨,这条路可不可以继续走。

王克举作品 《去桂林——风吹漓江》 2013年

王克举作品 《南屹垛-早春》 2009年

    袁思陶:艺术家的路事实上必须是自己走出来的。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您个人是怎么想的呢?

    王克举:可以说是非常坚定!同时也很自信!因为对画面形式因素的兴趣在风景画中最能得到体现,所以很痴迷,对过去有过的具象写实的造型能力一点儿也不留恋。

王克举接受新华网书画频道采访中

王克举作品 《蒙山春早》 2011年

    袁思陶:您认为这种转变,是以往艺术风格的一脉相承,还是另辟蹊径?

    王克举:没有觉得一脉相承,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以前画人体的时候,更多注意的是体积、空间造型等,那个时期只注意对单个物像造型,环境和多人物的画面较少考虑,而之后画风景画时,完全进入的是另一个体系。在自然中建构和梳理秩序、节奏,要完全画出自己内心的一种希望。它真正地牵涉到主观的艺术处理,以及如何在画面中体现你的心境,表达你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了“怎么画”的重要性,逐渐摸索到处理画面的一些规律,学会了如何从自然当中归纳出一种恒定的新秩序、新的结构关系。 

王克举作品 《春来大别山》 2016年

    当然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和信念下的坚持。初期的时候,我非常执着,经常一个人提着画箱,坐着公共汽车,到乡下的小旅馆住下。或者早晨坐公共汽车去,晚上坐公共汽车再回来,来回一趟要几个小时。很艰辛,却很幸福。

    尤其是我在小旅馆里摆着画完的一幅幅画,很得意地欣赏。有欣喜,也有遗憾。遗憾的是有些画面没有完全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画,老被自然牵着走。经过一番总结后,会在下一张画中寻求新的突破。那时候心里面一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就是要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画面。望着延绵的山峦,走进沙沙作响婆娑摇曳的青纱帐,现在想想那段经历,心情依然澎湃。

王克举在乡村写生

    我偶然接触到《芥子园画谱》中竹叶的画法,“个”字、“介”字、“分”字;画树枝“一笔平,二笔交,三笔破凤眼”等,令我开始憧憬中国文化之深邃。它影响着我构筑画面的规则。笔墨是一种干湿浓淡的虚实关系,这些东西都会在我的画面中得到尝试,我们在中专时学过一学期的中国画,很浅,印象不深,对中国画的认识还是近些年对书画理论的了解。我注重画面的秩序感,完整性。西画是焦点透视,注重画面构成和色彩关系的建立。相比中国绘画的含蓄内敛,西画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和直接性。因此,在我的画面中一定要有一个焦点,有强弱秩序,在中国画中叫“画眼”。这个焦点一定是最能吸引眼球的,尤其是在色彩的对比关系上。后来我慢慢地发现,焦点或者它的周边一定要有耐看的造型和丰富的变化内容,才能留住观者的视线,简单的直线或几何形都会使视线滑过。画面中其它的部分应成为焦点的呼应和补充,而不是把画面填满。

王克举作品 《静静的港湾》 2013年

    当年我出去写生的时候都会带一些塞尚、马蒂斯、梵高等名家的画作资料,晚上就会翻看。我最喜欢的还是马蒂斯。博纳尔的东西都非常讲究,细枝末节都很有规则、有秩序,很完美。而马蒂斯率真简洁,里面该有难度的地方却并不放松,马蒂斯节奏的把握比博纳尔舒畅大放、松紧合适。这两位画家的作品,是西方古典绘画本体画理的继承者和进取者,他们在古典绘画的基础上又将西方绘画的本体经验向前推进了一步!

    我在教学的时候,给学生分析过几张博纳尔的作品,很长时间才能讲完一张作品,因为他的作品太完美、太全面了,运用的手段也是意想不到的。咱们平常用的是焦点透视,主体是最清晰的,其他东西相对要虚、弱一点,而博纳尔会把主要物像画虚,其他的次要的东西画得强烈。用实的来对比突出虚的。这些都在我的画面中得以尝试。

王克举作品 《春潮》 2013年

王克举作品 《天下黄河》 2009年

    三、让绘画与生活融为一体

    袁思陶:顾黎明在展览座谈会上这样评价您的:“因为风景写生的人特别多,大家都在照着画,就降低了写生的意义,没有精品,出不了高度。他说您的绘画在这方面是一种提升,不是照本宣科的,不是照着自然画自然,表达的是自己内心的一个东西,是进行了提炼和概括的。”此外,他还评价您把“天地做画室”,将写生与创作相结合,探索出当下美术教学和创作的一条新路,极有价值。对此,您怎么看?

    王克举:其实,画面的处理方式都是自然提供给你的,比如说有的时候我需要这些光影,我为了表现它的强度或者色彩的丰富性,我会把光影加进去,是心理需要这几条线、这几个色块,但不是为了画光影的关系。比如画树,这棵树有受光面,有明暗交界线,有背光面,这些只能作为色彩的参考,丰富画面关系,而不是画树的立体感。这是对自然造型的一种感受。我觉得这样的造型有意思,色彩我只是作为参照,不会完全复制现实。

王克举在野外写生

王克举作品 《奔腾山野》 2016年

    就我个人而言,更加注重绘画本体语言的建立,即利用绘画视觉因素来表现自己的性情。出去写生,到一个新的地方,对于未知和陌生的景色总有一种期待,很向往。写生、创作、生活,已经融为一体。到大自然中,天地、山川就会给我特别直接的感染,就像演员一样,进入特定的环境,灯光一亮,你要马上进入角色,作为画家需要马上把自然的形色转化成绘画的语言方式,用绘画的因素来体现自己此时的心情!这些已经成为我创作的方式。

王克举作品 《春满枝头》 2011年

    袁思陶:以您现在的创作状态,对自己下一步的艺术创作有什么新思考吗?

    王克举:从2006年开始,我每年都会带着油画研修班的学员和研究生一起到山野去画画。同时作为技法理论课给他们讲授传统绘画图示的解析课程。从古到今,我认为符合我画面分析的作品都纳入进去了。这些内容也是对我画面分析的一种验证,这其中的关系和我现在所追求的东西不谋而合。

王克举作品 《大漠晚风》 2011年

    袁思陶: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曾经提到“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基本的美学……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通过书法,中国的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这样,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是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对于书法,您有什么认识?

    王克举:朱乃正先生写得一手好书法。他曾说,喜欢书法,不一定练书法,但可以对书法有所研究。之后我非常认真地读了一本《中国书法美学》,做了详细的笔记。其实,中国书法在国际艺术界同样受重视,与油画差不多。中国的笔墨、中国的书法、中国的字,是象形的。早期的文字是有象形的、基础的,后来中国文字逐渐越来越抽象,直到现在就不完全具有象形了,而象形等只是文字的一个初级阶段。但是,骨子里还保留着这种精神。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之林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其境界异常得高深。

    中国书法在抽象中带有象形的成分和方块结构,这就成为一个艺术性表现的基础。书法的发展,后来的用笔、章法,一横一竖,都越来越值得考究。书法有字的框架约束,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中庸的,没有抽象到极致,也没有把线条归于自然的繁琐当中。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空间非常大。它是有难度的自由,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想,成为反映生命的一种艺术方式。我自己在其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领悟。荀子就曾说过:“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更集中、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王克举作品 《山路弯弯》 2011年

    袁思陶:林语堂还说过:“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作为一个著名油画家,您对于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关系有哪些感悟?这些传统文化的营养对您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

    王克举:书法与绘画是我国古今艺术门类中两种极为重要的艺术形式。我觉得,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独特的表达方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

    具体到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来说,它很早就掌握了阴阳虚实结合的手法。中国以墨写于白纸或绢,其精神在抽象。中国绘画最看中留白,留白处并非真空,是灵气往来、似生命流动之处。中国绘画不仅仅是画面上单纯的线的体现,还包括笔法的体现、观察方法的体现和人的精神状态的体现。在中国传统中不太注重个性风格的追求,而更重视“高度”和境界!“为人生而艺术”是中国人对待艺术的态度,艺术是用来完善人格,自我修行的最佳途径。比如中国人喝茶,喝茶求的是一种氛围。人一坐下来,就感觉进入了“闲”和“静”的氛围当中。这也是修行的方式。

王克举在野外写生

    中国画的“得意忘形”怎么体现?这是一个课题。怎么“改造”自然?依据是什么?意境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索的。我在绘画中追求的就是情绪和立意,这就是我“改造”的依据,所谓的“舍形取意”用什么样的手法,立意就是依据。

    山水人物花鸟中,无往而不寓有浑沦宇宙之常理。宋人画花鸟,在寥寥数笔中,绘出了一无尽之自然,生趣盎然。笔法极其精妙,这就是中国画的特色。传神写形,流露性情,皆系于此。

    中国的山水画和花鸟画表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它不像西方绘画那么直接,表现杀戮、表现疾病、表现死亡。中国画表现的是美好,升华精神,不是说教形式,而是颐养人心的。中国画在于借景抒情,哪怕在柳枝上画一只知了,都非常有意境。现在回过头来想,那些东西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值得我们深入地理解和汲取,为创造新时期的艺术作品提供借鉴和营养。

王克举作品 《樱桃园》 2008年

    【结语】

    王克举是当代画坛表现性与意象性油画的代表人物,是当代风景油画创作的佼佼者。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称赞他说,面对自然景物,他总是细心体察,反复观察,在心中酝酿着画面的形式结构,始终把眼前的真实存在的自然景物与画面的塑造与结构相结合,主动地驾驭作品。

    艺术是自然中最高级的创造,是精神化的创造。王克举对景写生时的创造,就是一段自然创造的过程。山川田野在他的画面上经过绘画语言的处理和转换,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传递着浓郁的性格化的内涵,流露出高涨的情绪和对生命意义的抒发与表达。这种激情的迸发,来源于他对艺术的一种强烈深浓的、不可遏止的情绪,和挟着超越寻常的想象能力。正因如此,他以独特的视角创立了属于他自己的绘画风格,必将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绚烂有生机的独特笔触。

王克举作品 《涨潮》 2014年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国正能量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本站主办:中国现代教育网 阳光网络传媒承办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中国现代教育网 邮政编码:100027
联络QQ:2641755684 值班电话:1566381501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